玉石在中國古代的文化中,」「其實可以特指和田玉。

就像」「,特指黃河

所以問題應該是,為什麼只有和田玉在中國才值錢,而西方往往喜歡鑽石類彩寶?

大概從三方面來說說為什麼?

分別是

1.產地產量

2.文化斷層

3.文化灌輸


1.產地產量

在古代,生產力是非常薄弱的。

幸運的話,在唐漢時期,辛苦幹一年,能養活一大家子,有小積蓄就算不錯了。

不幸在五代十國戰亂時期,不逃荒逃難就不錯了。

所以古代在祭祀,身份象徵方面,基本以當時生產能開採的本土珠寶玉石為主。

不論古代,現代,玉石珠寶開採,都沒有出現大規模,高質量的鑽石彩寶一類,

所以在古代文化形成初期,只能就地取材。

例如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玉豬龍

遺址在內蒙遼寧一帶,再來看看我們剛才的地圖

岫岩玉,瑪瑙。

所以在發現的玉豬龍中,很多都是岫岩玉。

隨著文化的傳承,即使戰亂,朝代更替,中國文化本身並沒有出現斷代

所以岫岩玉也成了中國古代四大名玉

而在中國能開採的玉中,又因為和田玉開採,運輸相對困難,遠離當時中國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原,所以物以稀為貴嘛,再加上品質確實相對來說最高,而且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義智勇潔,所以。。。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中國也產鑽石,也產彩寶。

中國確實產鑽石,比如山東,但總體而言,產量少,品質低。比如山東產的藍寶石,因為鐵含量偏高,所以顏色往往發黑,市場價格一直不高,而且開採歷史短,也就百十來年。

山東產的藍寶石,價格真的是石頭價。


2.文化斷層

一開始並不是只有中國喜歡玉石。

蘇美爾人喜歡黑曜石、青金石

希臘人和古羅馬人都用碧玉飾品

美洲印第安人、毛利人也喜歡玉石

瑪雅人不僅喜歡玉,連造型上的品味和中國人如出一轍。

但上述文明,都沒有像中國文明一樣,能一直傳承,沒有出現斷層。

所以自然玉石文化也一起沒落了。


3.文化灌輸

中國近代國力衰弱,所以導致文化軟實力大大不如以前,文化不僅沒有很好的輸出,反而倒灌。

比如好萊塢電影。

隨著電影一起的,還有戴比爾斯 的鑽石/愛情文化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很大程度上,在世家各地,都傳輸了鑽石文化。

再加上娛樂圈,政治,都不時會有鑽石,彩寶的出現

無形中也是一種文化倒灌,造成了世界各種都鍾愛鑽石,彩寶的感覺


總結

你以為是審美問題,其實是文化問題。

以為是文化問題,深層其實是國力問題。

等中國什麼時候國力強盛了,文化軟實力可以和燈塔國掰手腕,甚至一家獨大時,這類問題,也許可以變成,

為什麼玉石能在全世界受歡迎,而不是鑽石彩寶?


除了中外文化的認同、歷史導致的玉文化影響之外,還有正經客觀得限制~

「真愛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這個廣告詞的普及程度啥樣?

中國玉石的口號或者廣告詞是啥?

第一,咱們就沒有整體的規劃,沒有國際市場的意識。國際貿易這塊咱們國家目前出口的都是啥東西,佔到主體的還是一些工業生產的產品。這幾年才逐漸擺脫國際市場的血汗工廠地位。珠寶玉石的定位是奢侈品。別說玉石,中國有啥國際化的奢侈品品牌。

第二,沒有這樣的資本力量能在中國的現狀里橫空出世一個」戴比爾斯「這樣的公司。展開講就是:1.市場自由程度不夠。2.壟斷,壟斷經營啊朋友。3.時間上也不足。人家1888年創立的,那時候康有為還在給光緒遞摺子呢。我國完全開放自由經濟才多久。

第三,行業自封稱號居多,沒有真正有領導能力的人出現。業內自封稱號都是為了國內銷售,也有牛人,但是在不多。例子就不舉了,但凡是個做這個生意的都是:大家好,我是*****一堆頭銜沒有名字。這個東西能騙消費者,真正能被行業認可的有幾個。另外說這個玉雕市場,玉雕產業不是走向藝術化,而是產業化。其實本質上目前和選秀、歌手、書法、繪畫等市場是一個意思。在這幾方面有所了解的就清楚這是啥情況。真大師多麼?國內一流高校很多學科的論文水平都是逐年下降的今天?ps:這部分可以關注「鄭也夫」先生的相關文章。目前國內,基本任何的商業目的都不是做大做強、做久做長。而是賺多賺快、賺穩賺爽。這個和情懷也沒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環境太著急了。

第四,產品無統一評價標準,市場就沒辦法做好。別說國際,國內都做不好。鑽石為啥內讓大家都放心。4C標準真的靠譜?4C不也是人檢測,檢測人員經過培訓之後得到統一認識,然後做一個相對中立的評價?玉石很難?其實也可以評價,而且國內就有一些大佬寫過(我也寫過哈哈哈哈)。但是為啥推行不了,推行是要成本的。不是你說好,大家都認可。這需要行業帶頭人,以及一群有能力的人才能推行。做標準難在兼顧他人利益,就像你是一個真誠的人,你認為染色是造假。嘿,就有人希望他的名字叫優化處理。咋搞?如果市場倒閉到大多數人都要去做所謂」優化「(造假)。就咋辦,你做出來的標準怎麼適應?

第五,產量問題。大家都知道鑽石其實挺多的,只是優秀的鑽石比較少。玉石這個東西講體量的,他不可能以克拉記,都是以克記。實際的產品數量遠不及鑽石。一個東西國際化推廣的重要前提是得有量啊。說真的,玉石這東西但凡量大到能滿足國內市場,造假都得少一半。對這裡你就想到了,咱們又不光是和田玉、翡翠。說對了,光和田玉就8大類幾十小類。還想把綠松石、青金石、黃龍玉、金絲玉等等加進來可能么?人家鑽石咋做的?以單一品類、單一顏色做評價標準。

綜上:實際操作起來其實和文化歷史等關係不大,只是條件沒有達到。為啥你認為中國人可以接受鑽石、紅藍寶等國外就接受不了?咱們接受能力強?不是,有客觀條件制約滴。


玉石儲量大呀!

大到什麼程度,岫岩玉產地,隱隱覺得整個山都是!

就算是和田玉,當年奧運金鑲玉那會兒,有人質疑玉石這麼珍貴,那麼多金牌夠不夠。專家出來解釋說,玉石儲量很大,剛發現一整座山都是。。。

一整座山都是!

所以但凡玉石除了珠寶級翡翠外,都是智商稅。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和玉大叔先說一下我們新疆地區與和田玉的文化淵源,大概距今3800年前,在今羅布泊地區的孔雀河北岸的古墓溝生活著一群古羅布泊居民,從他們的墓葬中,出土了軟玉質玉珠,作用是死者頸腕部裝飾品。這可能是現存最早的和田玉器。兩漢以後,南疆地區興起了鄯善精絕等城郭王國,考古工作者在尼雅(古精絕國)、樓蘭(古鄯善國)兩座遺址中分別採集到玉珠,說明在當時的社會已經繼續使用和田玉器。

但剛才說的是已經被考古確切證實的,其實在更古老的時期,和田玉在神話中就已經出現了,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多餘的補天之石散落在大地,成為今天的各種美玉。這個神話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有詩文這樣寫到:「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出自《涉江》,描述了詩人屈原夢想有朝一日能騰雲駕霧,飽覽昆崙山的美景,這一時期,所謂的中國歷史中的和田玉其實就已經開始轉移到昆崙山這一帶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獨山玉,青海玉。

上面的這些歷史記錄我們可以看出,從上古時期中國的先祖就已經開始使用和田玉作為生活的裝飾了,實際上這些考古發掘出土的玉器被仔細鑒賞後可發現其藝術價值並不高,可能是在古代,人們所使用的工具質量有限,加之加工技法不成熟,只能以石刻類似的方式雕琢玉石,受到技術與工具有限,所以玉器本身大多沒有紋飾。《穆天子傳》記載,在2900年前,周穆王與西王母相會於崑崙,兩人難捨難分,後周穆王載玉萬隻而歸,由此可見到了周朝的政治生活中,玉就已經佔有顯著地位,當時的皇家 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玉文化」。後來到了戰國時期,玉又有了更多的涵義,玉象徵倫理道德觀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於玉」的觀點;到了東漢關於「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說法,就是將玉石的5種物理性質比喻為人的5種品德:「仁、義、智、勇、潔」。古語有云: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幾千年來玉石的發展與帝王是分不開的,從周代祭天的禮器,秦國的傳國玉璽,明代的子岡牌等都是採用和田玉製成。中國歷史上的三位皇帝痴迷於和田玉,分別是秦始皇,宋高宗和乾隆皇帝。

自從和田玉登上歷史舞台,它就不只是一種珍稀的礦物質,而是一種可以祭祀祈福的「神物」,歷經千年的發展傳承,它還成為了玉文化的代表。中國是唯一將美麗的石頭稱作「玉」的國家,中華民族也是唯一將玉石道德化、人性化的民族,所以說玉文化在中國的流行不是孤立的,既然有它的歷史淵源,也必然會流傳下去,成為炎黃子孫一筆記錄歷史的文化遺產。


這個問題其實角度比較刁鑽,準確的說不是在中國玉石才值錢,是因為歷史因素,只有中國能找得到美玉,其他國家沒有的東西,如何知道它的價值?

要了解玉石的歷史,這可就遠了。

翻開《今本竹書紀年》、《列子·周穆王》及《史記·趙世家》,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周穆王十七年癸亥,前往西王母國,呆了一個月,甲子吉日,天子執白圭玄璧賓於西王母。

專程跨越萬水千山,來到西域旅遊這麼久,最終還以白玉結緣,雖然這些傳說非正史的內容不算可靠,但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根據後來穆王西征故事推斷:中國與西方早有通商之路,有玉石自西方而來,便是一個例證。

目前新疆山料的最主要產區且末,歷史也十分的悠久,五六千年前且末的先民就已經開採玉石並且向東運抵中原,向西甚至遠達巴比倫帝國以輸送玉石,《漢書·西域傳》中記載該國位於鄙善以西720里,精絕以東的區域。在距今6000多年的關中地區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新疆產的和田玉。可見比中國正史記錄的歷史還悠久的遠古時期,和田玉就已運輸到了陝西、甘肅等地。

著名的玉石專家楊伯達先生在大量研究後指出:「商、西周時期,我國的玉器由原始社會的石器時代進入了以和田玉為主體的時期。」比如安陽的殷墟婦好墓出土了755件玉器,要知道婦好可是中國的第一位女軍事家,多次出征西域,這樣的陪葬品足見和田玉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自西周起,和田玉就已經作為中國的通商鑒證之一,為一國的對外貿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以至於漢武帝在修築長城的時期,專門修築了一座「海關」,為了紀念這難得的貿易關口,特意以西域輸入玉石取道而命名為「玉門關」,雖然幾經易址,這名字倒是沒有改過,後來的中國最出名外交官張騫的第二次出使西域,以及東漢的班超出使,都是從這裡出入的。

可惜玉石貿易千年,也許是運費太貴的緣故,一直都屬於皇家獨享的珍藏,民間難以流通,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才真正算是「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就必須要感謝北京奧運會的大力推廣。

奧運會第一次在咱們家門口舉辦,對外展示的最好禮物莫過於運動員的獎牌了,北京奧運會獎牌的主設計師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肖勇,當年在設計定稿的時候,他認為中國的文化中只有和田玉在傳統文化中同時擁有禮讚和榮耀的意義,不但是東方文明的符號,同時也可以把奧林匹克精神(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現出來,設計一出爐就被奧林匹克官網評價為:「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你看,這就是和田玉的魅力。

北京奧運會的獎牌用玉,是青海省政府捐贈的,可以說為和田玉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不過和玉大叔認為,縱覽幾千年的昂貴玉石之路,恰恰展現了和田玉對中國商業從萌芽到發展的重要性,玉不僅僅是一種名貴的商品,也代表了東方大國的形象,隨著祖國的日益強盛,中國文化也一定會成為世界主流的引領者,到了那個時候,和田玉文化也一定會更加燦爛,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