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作音樂過程中,對於每個音軌,如鼓採樣音軌、人聲音軌、弦樂音軌,是否在編曲時要使其峰值對準小節線,使其峰值位於同一個位置,或者說是否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對齊各個音軌的節奏。

另外對於人聲,比如chang(拼音)在強拍,是要使ch對準小節線,還是ang對準小節線?


怎麼對齊是一件事,需不需要對的那麼齊是另一回事,你問「如何對齊」所以我基本只回答前者哈。

弦樂,編曲時簡單啊,直接量化不就完了嗎,對的絕對齊,但我個人經驗啊,因為弦樂起弓時候有個attack time,所以你量化到100%准聽起來則有可能慢那麼一丁點。有兩個辦法解決,其一是直接對這個軌道做-20至-40毫秒左右的延遲(也就是整軌提前20到40毫秒,具體數值你自己試試看)這適合類似LASS這種自動連奏的時候起動時間和第一個音音頭起動時間差不多速度的弦樂音色;其二是放棄量化,每個音單獨調整位置,比較繁瑣但可控性更高,並且對於CSS的高級連奏模式的這種連奏觸發時間和非連奏的attack time不同的弦樂更好用(或者說,這種弦樂只能這樣用)

如果音頻階段,判斷它那個換音的位置你就看波形有沒有粗細突然有變化的點,再追求細一點就放大,看波形那個疏密突然有變化的點就是換音的位置了,把它對在小節線上基本上就是准了。不過長音最好還是用耳朵檢查別依賴視覺,視覺很容易誤判。

人聲,以你的例子chang,你把ch放在小節線(或節拍線)前面、ang放線後面,就是絕對準的了,同理也適用所有有z c s這類齒音的字、有d t p k的字、有f h的字,總之就是聲帶動起來的聲音放下小節線後面,就准了。

至於要不要這麼准,需要經驗判斷,結合樂曲需要,也要看看一整句怎麼修最自然,有時候全准了不好聽。


純MIDI編曲狀態不存在對不對齊,你一量化就都齊了,如果追求人性化,你可以加入量化比例,多次量化趨近於絕對值,這樣有微妙的呼吸感。

如果你的編曲進入了錄音的步驟,那麼你要注意對齊是非常重要的。人聲素材的對齊還好,在Cubase中你可以用一個參考軌道一鍵對齊,再手動微調,ProTools里也可以找到擊點來對齊,各DAW大同小異。

但是鼓組和管弦樂租的錄音,由於多點錄音,麥克風存在的距離可能導致一些相位問題,所以需要你單獨的對點。


這個不是說強制對齊,其實不同的錯位會給音樂帶來不同的感覺。方法也有很多,有的人喜歡先粗對齊,然後把midi全部轉化為音頻再對齊,有的人喜歡在混音階段利用壓縮的起始時間做文章。要多試試符合整首歌曲風格的對齊方式。


人聲可以一段一段的剪然後貼齊。弦樂midi音頭要稍微往前點,這樣保證發聲與其他樂器對齊。


Voc Align Pro了解一下


所有真實樂器發聲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開始物理振動,第二是震動穩定,音色完整出現且飽滿,第三是泛音。通常物理打擊樂器震動就在一瞬間,如各類鼓,鋼琴,原聲貝斯,這些發聲瞬間就是峰值。而摩擦發生樂器,如弦樂,管樂(空氣摩擦)是會有一個很短的振動初期的,所以管弦樂midi製作一般要把音符稍微拖前一點,比其他樂器先發聲,這樣才能保證所有樂器整齊


我想題主指的大概是用音源的情況,弦樂大部分情況是需要移動的(音符比較長長的時候attack會非常明顯,cubase中可以使用延遲補償,別的軟體也可以拖動調整,但是注意不同技巧需要不同處理,比如跳弓這種肯定不一樣吧,也不用完全對得很齊,產生一點變化更真實,個人感覺弦樂應該在編曲的時候找到合適的位置,不一定非要參照人聲,什麼都整整齊齊的聽著也不如多變化一點(個人覺得),其他樂器道理也都差不多,比如鼓,或者別的,你可以手動精調找到比較舒適的點


無論什麼樂器哪裡對齊小節線要看情況,不一定是峰值

人聲對齊要看實際發聲的擊點,就是你說的chang中的ang,齒音和各種預備咬字的聲音是不佔時值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