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從和命令我是沒太多體會,在家這個單位裡面哈。平等溝通這一點,我覺得大多數時候是的,至少我從小到大到現在結婚,我跟我的父母老公包括老公家的人都是像朋友一樣溝通,當然不能像朋友一樣開些有的沒的的玩笑,哈哈哈~ 不過有些時候,不聽長輩的,他們也是會上火著急的,但從來沒有強制過我。我爸經常說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決定吧,我說的都只是意見建議,你聽也好不聽也好,自己拿主意。但是到公司裏工作了,我倒是能感受到你說的這些。比如,老闆不可能擅長每個版塊,但是大多數老闆都有一種孤傲的心理,猜疑不信任的心理,就會指手畫腳你的工作內容,就會讓人抓狂。但是沒辦法啊,他是老闆啊。所以我工作一定得老闆給我足夠的空間,不然我就不做。


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回答:

① 良性的家庭關係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對方的,這並不意味著沒有衝突,沒有矛盾。矛盾肯定是存在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很多獨特的想法。小到飲食習慣,有的人喜歡喫辣的,有的人喜歡喫清淡的,這也是矛盾。但是良性的家庭不是隻有命令或服從,而是平等溝通的,比如剛剛口味的問題,可以先商量一下,是不是炒的清淡,然後再放一碟辣椒醬?或者這次炒得清淡,下次炒得辣一點。

② 大部分的家庭確實存在人微言輕的情況,就是家裡的小部分人掌握這話語權,比如媽媽一向強勢,爸爸忍讓或者遷就,雙方的地位越來越不平等;或者爸爸是主要經濟來源,爸爸對家裡大事有著絕對的話語權,都是廣泛存在的。這種常態大部分情況下已經是形成一種平衡。而事實上,良性的關係,是各方成員都是順暢溝通的,相互尊重的。甚至父母和自己的小寶貝之間,在最基本規矩的前提下,從小尊重寶寶的選擇,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會更有自主判斷力、與周圍的人良性溝通的能力。


物極必反


如果一個問題讓你覺得很痛苦,那一定是你問錯了問題。從你的提問中,我看到了控制型父母的影子,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有深深的無能感,無力感)。

那麼,如何修復控制型父母帶給你的創傷呢? 我能想到的方法大概如下,希望能夠幫助你:

父母承擔起他們的責任,子女只有認清,只有讓父母為自己失去的童年,以及成年後由此引發的不良後果負責任,才能減輕子女的內疚感,負罪感,憤怒感。以便更好地建立自我意識,守好邊界,區分自己同父母的感受和需要,為自己今後的人生負責。

補充一點,中國式家庭是有千年傳承下來的權利結構的,父母是權利的頂端,父母的愛就是要子女聽話,順從。最後還是建議:區分自己同父母的感受和需要,為自己今後的人生負責吧。


讓自己強大起來就會有人聽你的言論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