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撇開期刊分區是否可以代表論文水平這個問題不談,將這個問題轉化為:「一般水平的論文4篇,是否可以抵得上一篇高水平論文」

到我目前的階段,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抵不上。在我這個階段,一般水平的論文不但不是加分的,很多時候是減分的。這表明我的科研水平或者科研品位就是非常一般的,甚至是低劣的。

如果題主是個博士生,這個問題可以討論。博士還是一個科研訓練的過程,只要是正規嚴格peer review的學術期刊論文,都可以使你得到科研訓練。在滿足學校畢業要求之前,可以這麼考慮去折算折算,權當練筆。如果博士階段,需要為畢業要求發愁,那大概率也不會留在學術界。這個問題也就不用糾結了。如果已經經過了幾次練筆了,還是要提高品位,為將來在學術界生存做準備。


這個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與樹枝和極限法球的關係,

樹枝也能提供全屬性,而且沒門檻,是個人就能買,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到極限法球,

裸極限法球也不好,還是需要適當過度,

代表作制度有點像格子,你堆樹枝上限很有限,多了沒用


至少在核物理領域,是不可能的。

我是做核物理的,我就以我們待發表的一篇文章的工作來講講,在實驗核物理領域,大概什麼程度的工作,可以投什麼樣的期刊。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自18年底開放以來,我們在上面做了一系列以核天體物理為目標的中子俘獲截面測量實驗。在我們看來,一個完整的工作應該至少完成以下幾個戰略步驟。

[1] 在CSNS上驗證實驗以及數據處理方法的可靠性;

[2] 使用該方法處理實驗數據,並計算某種核的中子俘獲截面;

圖1

[3] 實驗計算的結果往往不能直接用於核能/核工程/核武器等其他領域,需要對實驗數據進行修正與擬合,提取共振參數,自旋,宇稱等核結構信息;(核數據角度)

[4] 截取核天體感興趣能區進行精細分析,計算天體反應率,分析該核素對天體演化的貢獻,嘗試解釋宇宙中重元素來源相關問題;(核天體角度)

即是說,一個完整的工作,至少要包括 [1][2][3]或[1][2][3][4]。我們目前完成了[1][2][3],文章於年前完稿,合作組審閱無異議後投稿 PHYS. REV. C。

PRC是核物理業內非常好的期刊

但不是一區,我們說的一區一般指PRL,物理類的頂刊。

核物理在國內物理界比較尷尬,曾經差點被消滅。

如何評價中科院期刊分區的二級學科把「核物理」除名引起核物理學家集體抗議??

www.zhihu.com圖標

因為純粹的核物理理論與實驗其實是相對成熟的,沒有那麼多exciting的東西。這也就導致[1][2][3]撐死也只是PRC,PRL是不要指望了。

如果把眼光局限於核物理小類,我們來看看不同檔次的期刊分別對應什麼程度的工作。由於核物理領域的sci刊物只有區區20本,第一與第二的差距其實會相當大。小類一區的代表我們選擇上文所述的PRC,二區代表我們選擇國內常投的科學院創辦的CPC。

網紅期刊CPC的影響因子一度超過PRC、PLB,成為核物理領域僅次於PRL的存在。 然而這並不影響大家有好的工作優先往PRC投的習慣。因為CPC的高影響因子其實跟核物理無關,甚至跟發表在上面的大部分文章的質量無關。

如何評價中國的粒子物理刊物《Chinese Physics C》2016影響因子達到5.084??

www.zhihu.com圖標

要評估你的工作大概能發什麼樣的期刊,一般的做法是去期刊搜索已發表的類似工作,看看他們做到了什麼程度。

慕名投稿CPC在目前看來更多是為了蹭熱度或抱大腿,一開始我也不例外。在CPC尚被劃為中科院分區中核物理小類一區的時候,我恰好完成了[1][2]的工作,我查閱了CPC上類似的工作,驚喜地發現我們的工作量和創新度發CPC是綽綽有餘。理由如下:1.我們測量的核素在大部分能區是沒有實驗數據的(見圖1);2.在已有實驗數據的能區,我們的數據精度要優於之前的實驗結果;3.CPC上尚未發表過任何同類裝置下相關的實驗文章(國外的同類裝置實驗都發表在PRC上);4.我們在與前人實驗數據比較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地方,值得在文章中討論。

不過在我寫完初稿並跟老闆商量要不要先發一篇CPC時,被老闆diss了。然後老闆跟我聊了一個下午的人生。

主要思想就是:做科研,要盡量避免「切香腸」式的研究,如果不是因為條件實在所限,儘可能發表完整的工作,而不是只做個半成品發表。

把工作拆散發表,一來影響自己的學術聲譽:只能忽悠一些外行,內行往往一眼能看出你的水平;二來降低自己的學術品位:當你被一些不完整的,質量不夠高的工作拉低了興奮閾,也就很難再有動力去做更有質量的工作了;第三也會影響發展:一篇文章從初稿到發表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會耽誤真正的科研工作,同時也影響了工作和思路的連貫性;最後也是不負責的:如果以後有做工程或者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要用到你的數據,人家發現你只給出了一個截面,其他的更精細的參數需要搜羅你的其他文章才能找到或者甚至沒有,那你覺得你這篇文章的科學價值究竟有多少呢?

我被老闆的科學素養折服,心(wu)服(ke)口(nai)服(he)地繼續搞了小半年,終於把[3]的基本路線搞通。

倘若我要水文章,我會怎麼水。很簡單,前文說了我們從18年底到現在做了一系列實驗,每一個實驗我們會帶去至少兩種不同的目標靶。每一個靶都是當前缺乏實驗數據的。即是說,我們完成了一種靶的[1][2]部分,出一到兩篇文章,如法炮製,我們文章的量還是會挺夠的。

但是捫心自問,我換個靶的數據做[1][2]出文章,不論是多少篇,本質上都只是在做[1][2],並且由於路線已經走通,從第二篇開始實際上都只是體力活。這跟我做[1][2][3]甚至[1][2][3][4]出一篇文章,是質的差距,這不是量能夠彌補的。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我如果僅僅滿足於完成[1][2]然後開始水文章,雖然到最後或許我的文章量會不少,但是我只掌握了[1][2]的處理方法,但是如果我能夠一路把[3][4]甚至之後發掘[5][6]都攻破了,即便最終的時間只夠我處理一個靶出一兩篇文章,但是相當於我進行了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科研訓練,具備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工作能力。我想這對我以後的幫助是會很大的。

而直到我突破了[3],才逐漸理解了老闆那個下午的良苦用心。


最近比較紅的戴建業教授說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做了系主任,回憶他年輕時的職稱評審,說在90年代早期之前,沒什麼期刊級別的概念,評職稱就是系裡的教授集體讀申報人提交的公開發表的論文,無所謂發在什麼檔次的刊物,認為水平可以就可以了。

很明顯,這種時候就是一種典型的代表作制度。既不堆量也不問等級,只是看實際的水平。顯然的,這種方式效率也比較低,嚴重依賴申報人和評審人的道德自律,本質是君子慎獨的考驗知識分子的清高,這跟大擴招之後的規模論不太適應了。

後來是填表格、列條件,形式複雜,數目字管理。

現在我國在這方面論數量已經世界第一了,所以又逐步提倡代表作制度強調質量,國家學科評估也是限量提交代表作。

對這個問題,電子科大幾年前發生過一件事,在招聘教師時,學校錄取了一位論文數量明顯更少的申請人,引得大家對此議論紛紛,該教師所在的某工科學院院長作了一個精彩的公開答覆,可以找來看看,就是這層意思,一堆差的比不上一篇好的。

風向變了。要寫就寫好的,不然就搞搞教學,講些大家愛聽的,詩詞歌賦、心理社會、股市房價、歷史掌故、市場營銷,這些都是沒有什麼風險,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題目。這樣一個媒介時代,課講好了也能刷臉掙錢,把精力放到校外,少摻和學校無聊的雜事就行了,沒必要製造垃圾論文灌水。沒學歷沒職稱的人在學校現在根本就沒前途,確切講即使有了但不在學校的主幹學科前途也不大。但凡有機會從事工作灌水的人,應該十有八九還是在不錯的大學受過教育的,多想想別給母校丟人就行了。

戴建業教授這樣的,不止講課出名,著作等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也邀請他加入,這當然很好。但是還有一些人,比方北大出來的薛兆豐教授,沒寫過什麼有分量的經濟學論文,很多人根本不承認他是學術界的人,「教授哇,您怎麼評價薛兆豐哇?」「很好哇,賺了很多錢啊。」閉口不談他的學術水平。但他有美國經濟學博士頭銜和出色的口才加持,這並不妨礙他在大眾面前做個經濟專家,各走各的路,也沒人罵他不好。


這麼說吧,如果你已經有一篇一區了,另有一大堆三四區;而你的比較對象有且僅有兩篇一區,那可能你要強點。但如果你沒有一區,只有一大堆四區,那你比不上只有一篇一區的對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