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撇开期刊分区是否可以代表论文水平这个问题不谈,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般水平的论文4篇,是否可以抵得上一篇高水平论文」

到我目前的阶段,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抵不上。在我这个阶段,一般水平的论文不但不是加分的,很多时候是减分的。这表明我的科研水平或者科研品位就是非常一般的,甚至是低劣的。

如果题主是个博士生,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博士还是一个科研训练的过程,只要是正规严格peer review的学术期刊论文,都可以使你得到科研训练。在满足学校毕业要求之前,可以这么考虑去折算折算,权当练笔。如果博士阶段,需要为毕业要求发愁,那大概率也不会留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也就不用纠结了。如果已经经过了几次练笔了,还是要提高品位,为将来在学术界生存做准备。


这个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与树枝和极限法球的关系,

树枝也能提供全属性,而且没门槛,是个人就能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到极限法球,

裸极限法球也不好,还是需要适当过度,

代表作制度有点像格子,你堆树枝上限很有限,多了没用


至少在核物理领域,是不可能的。

我是做核物理的,我就以我们待发表的一篇文章的工作来讲讲,在实验核物理领域,大概什么程度的工作,可以投什么样的期刊。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自18年底开放以来,我们在上面做了一系列以核天体物理为目标的中子俘获截面测量实验。在我们看来,一个完整的工作应该至少完成以下几个战略步骤。

[1] 在CSNS上验证实验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可靠性;

[2] 使用该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某种核的中子俘获截面;

图1

[3] 实验计算的结果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核能/核工程/核武器等其他领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与拟合,提取共振参数,自旋,宇称等核结构信息;(核数据角度)

[4] 截取核天体感兴趣能区进行精细分析,计算天体反应率,分析该核素对天体演化的贡献,尝试解释宇宙中重元素来源相关问题;(核天体角度)

即是说,一个完整的工作,至少要包括 [1][2][3]或[1][2][3][4]。我们目前完成了[1][2][3],文章于年前完稿,合作组审阅无异议后投稿 PHYS. REV. C。

PRC是核物理业内非常好的期刊

但不是一区,我们说的一区一般指PRL,物理类的顶刊。

核物理在国内物理界比较尴尬,曾经差点被消灭。

如何评价中科院期刊分区的二级学科把「核物理」除名引起核物理学家集体抗议??

www.zhihu.com图标

因为纯粹的核物理理论与实验其实是相对成熟的,没有那么多exciting的东西。这也就导致[1][2][3]撑死也只是PRC,PRL是不要指望了。

如果把眼光局限于核物理小类,我们来看看不同档次的期刊分别对应什么程度的工作。由于核物理领域的sci刊物只有区区20本,第一与第二的差距其实会相当大。小类一区的代表我们选择上文所述的PRC,二区代表我们选择国内常投的科学院创办的CPC。

网红期刊CPC的影响因子一度超过PRC、PLB,成为核物理领域仅次于PRL的存在。 然而这并不影响大家有好的工作优先往PRC投的习惯。因为CPC的高影响因子其实跟核物理无关,甚至跟发表在上面的大部分文章的质量无关。

如何评价中国的粒子物理刊物《Chinese Physics C》2016影响因子达到5.084??

www.zhihu.com图标

要评估你的工作大概能发什么样的期刊,一般的做法是去期刊搜索已发表的类似工作,看看他们做到了什么程度。

慕名投稿CPC在目前看来更多是为了蹭热度或抱大腿,一开始我也不例外。在CPC尚被划为中科院分区中核物理小类一区的时候,我恰好完成了[1][2]的工作,我查阅了CPC上类似的工作,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工作量和创新度发CPC是绰绰有余。理由如下:1.我们测量的核素在大部分能区是没有实验数据的(见图1);2.在已有实验数据的能区,我们的数据精度要优于之前的实验结果;3.CPC上尚未发表过任何同类装置下相关的实验文章(国外的同类装置实验都发表在PRC上);4.我们在与前人实验数据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值得在文章中讨论。

不过在我写完初稿并跟老板商量要不要先发一篇CPC时,被老板diss了。然后老板跟我聊了一个下午的人生。

主要思想就是:做科研,要尽量避免「切香肠」式的研究,如果不是因为条件实在所限,尽可能发表完整的工作,而不是只做个半成品发表。

把工作拆散发表,一来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只能忽悠一些外行,内行往往一眼能看出你的水平;二来降低自己的学术品位:当你被一些不完整的,质量不够高的工作拉低了兴奋阈,也就很难再有动力去做更有质量的工作了;第三也会影响发展:一篇文章从初稿到发表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耽误真正的科研工作,同时也影响了工作和思路的连贯性;最后也是不负责的:如果以后有做工程或者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要用到你的数据,人家发现你只给出了一个截面,其他的更精细的参数需要搜罗你的其他文章才能找到或者甚至没有,那你觉得你这篇文章的科学价值究竟有多少呢?

我被老板的科学素养折服,心(wu)服(ke)口(nai)服(he)地继续搞了小半年,终于把[3]的基本路线搞通。

倘若我要水文章,我会怎么水。很简单,前文说了我们从18年底到现在做了一系列实验,每一个实验我们会带去至少两种不同的目标靶。每一个靶都是当前缺乏实验数据的。即是说,我们完成了一种靶的[1][2]部分,出一到两篇文章,如法炮制,我们文章的量还是会挺够的。

但是扪心自问,我换个靶的数据做[1][2]出文章,不论是多少篇,本质上都只是在做[1][2],并且由于路线已经走通,从第二篇开始实际上都只是体力活。这跟我做[1][2][3]甚至[1][2][3][4]出一篇文章,是质的差距,这不是量能够弥补的。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我如果仅仅满足于完成[1][2]然后开始水文章,虽然到最后或许我的文章量会不少,但是我只掌握了[1][2]的处理方法,但是如果我能够一路把[3][4]甚至之后发掘[5][6]都攻破了,即便最终的时间只够我处理一个靶出一两篇文章,但是相当于我进行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训练,具备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作能力。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帮助是会很大的。

而直到我突破了[3],才逐渐理解了老板那个下午的良苦用心。


最近比较红的戴建业教授说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做了系主任,回忆他年轻时的职称评审,说在90年代早期之前,没什么期刊级别的概念,评职称就是系里的教授集体读申报人提交的公开发表的论文,无所谓发在什么档次的刊物,认为水平可以就可以了。

很明显,这种时候就是一种典型的代表作制度。既不堆量也不问等级,只是看实际的水平。显然的,这种方式效率也比较低,严重依赖申报人和评审人的道德自律,本质是君子慎独的考验知识分子的清高,这跟大扩招之后的规模论不太适应了。

后来是填表格、列条件,形式复杂,数目字管理。

现在我国在这方面论数量已经世界第一了,所以又逐步提倡代表作制度强调质量,国家学科评估也是限量提交代表作。

对这个问题,电子科大几年前发生过一件事,在招聘教师时,学校录取了一位论文数量明显更少的申请人,引得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该教师所在的某工科学院院长作了一个精彩的公开答复,可以找来看看,就是这层意思,一堆差的比不上一篇好的。

风向变了。要写就写好的,不然就搞搞教学,讲些大家爱听的,诗词歌赋、心理社会、股市房价、历史掌故、市场营销,这些都是没有什么风险,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题目。这样一个媒介时代,课讲好了也能刷脸挣钱,把精力放到校外,少掺和学校无聊的杂事就行了,没必要制造垃圾论文灌水。没学历没职称的人在学校现在根本就没前途,确切讲即使有了但不在学校的主干学科前途也不大。但凡有机会从事工作灌水的人,应该十有八九还是在不错的大学受过教育的,多想想别给母校丢人就行了。

戴建业教授这样的,不止讲课出名,著作等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也邀请他加入,这当然很好。但是还有一些人,比方北大出来的薛兆丰教授,没写过什么有分量的经济学论文,很多人根本不承认他是学术界的人,「教授哇,您怎么评价薛兆丰哇?」「很好哇,赚了很多钱啊。」闭口不谈他的学术水平。但他有美国经济学博士头衔和出色的口才加持,这并不妨碍他在大众面前做个经济专家,各走各的路,也没人骂他不好。


这么说吧,如果你已经有一篇一区了,另有一大堆三四区;而你的比较对象有且仅有两篇一区,那可能你要强点。但如果你没有一区,只有一大堆四区,那你比不上只有一篇一区的对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