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作家,看了自己文章的閱讀題,自己也答不上來


謝邀。

提問不準確,猜測您想問是:如何看待「過度解讀」。首先,來寫理論:

1.閱讀理論:讀者中心論、文本中心論、作者中心論。(文本 ,而不是作品)

2.考試:中高考「命題原則」是「從文本中找答案」即文本細讀。其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閱讀題 即說明是考試,那麼,考試的話,就屬於第二種,從文本找答案,不是讀者說了算 也不是作者說了算,更不是命題人說了算。換句話說:錢鍾書先生的話」沒必要因為這個雞蛋好喫,就去找這隻雞。「文本寫出來後,尤其是優秀的作品,是有獨立意識的。文本有自己獨立的生命。況且,作者寫出來的只是顯性的,寫的過程的潛意識 可能他自己也沒意識到。扯遠了。反正,把握」考試「這個關鍵詞,你就懂了。考試考的是語文素養文本細讀的能力。

我覺得是需要加上想像的,但是是否過多這個標準在哪?我不能給你一個回答。

準確來說,一個作家在創作完他的作品以後,作家就和作品失去了聯繫。作家和我們一樣都是讀者了。我們在閱讀某一作品時,也是對該作品的再創造,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這些都是可以的,因為作品是作家創作出來,他的解釋只是更符合作品的本意。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可以對作者的作品再創造。

語文課,就是老師帶領學生集體再創造的一個過程,不過你的再創造要符合實際,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創造是有度的,這個度就是你是否過多想像。


其實你可以看一些《文藝理論》方面的書,大致就能夠理解了。你提這個問題,是因為你對文本與作者的關係存在誤解。看上去,作者是文本的創作者,擁有全部的解釋權,但實際上,文本創作一旦完成,就不受作者的控制了。有些人認為文本的完成是作者停筆的那一刻,有人認為是書籍被刊印出來的那一刻,而文本創作真正完成的時刻是讀者合上書的那一刻。

作者,文本還有讀者是創作中必不可少的三個部分,沒有哪一個文本是不需要讀者的。題主所說的「想像」,其實就是讀者解讀的過程。每一個創作者在創作的時候,都有一個理想讀者,這個讀者能夠理解他所有的意圖。當然這樣的理想讀者可遇不可求,不是每一個讀者都能夠正確解讀文本的內涵。

綜上我要說的是,一方面文本一旦完成,解釋權就在於讀者,「想像」是讀者解讀的一部分,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會有一個理想讀者的解讀完全符合作者創作的初衷,但這可遇不可求。


我有時候真的不相信,作家看了我們的筆記後會點頭,可能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這樣想的了。


其實我覺得吧,題目說中的想像和作家自己不會做自己文章的題不是很對應。

首先,我支持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加入想像。因為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想像可以開拓孩子們的思維,讓他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提高主動思考能力。

而關於作家不會寫自己的題目這件事,我覺得在語文考試中,主要是系統分析的能力(我不是說答題套路這種東西好,我當初也特別煩它)畢竟文感這種東西,如果小的時候沒有細心培養有沒有特別多的天分的話是很難有的,所以一部分答題套路(那種直接背下來見題就寫的不算)還是很有助於建立語文的系統思維能力的。

個人觀點,勿噴勿噴。


我以前也特別煩對語文課文的各種解讀,本來讀書是一件特美好的事情,總感覺深層挖了以後就失去了讀書那個感覺了。

現在再想同樣這件事,倒不覺得過分想像(解讀)有什麼不妥之處。

像有句很出名的觀點,有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讀紅樓夢,就會有一千個林黛玉。

每個讀者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觀點沒錯,而這種情況下都是讀者的想像創造與作者並無太多關係。

但是,語文課或者說語文閱讀考試,往往需要一個所謂的標準,至今我也不清楚這個標準是什麼,但我覺得這樣的設置是有一定道理的,

舉一個例子,白夜行的結尾,有的人認為雪穗會淚流滿面,有的會認為雪穗的心死了,淚也枯竭了,怎樣想,都有道理,但是,假如某個人堅信雪穗一定會開心的大笑並且回家開香檳慶祝,那麼我們是不是會覺得很奇怪?

其實這就與語文課的初衷相近了,語文大約指的是語言和文學也許包括文藝理論之類(我不專業不清楚他們的關係,所有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理解),

它教我們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並能準確使用,這個是在人們普遍接受的範圍內(突然想起n年前流行的火星文),而所謂的文學理論應該與哲學之類的相似,都是在眾多作品(即實踐)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然後人們用這種理論指導我們如何表達(世界觀、方法論),

嗯,對課文的解讀是站在比較宏觀的立場上去看,而作者容易置身其中,有時候可能「不識廬山真面目」,

忽然想起了1+1=2,這個結論或定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並且可以以它為基礎做更高級一點的數學題,但是誰能證明它呢?

對語文課文的解讀,其實也是訓練一種類似於數學物理之類的「邏輯能力」「計算能力」,

如果一個人知道某個定理,那麼他未必知道如何證明,

如果一個人可以證明某個定理,那麼他一定知道如何證明、也知道定理,

然而,最強的並不是如何證明,而是他不僅可以證明定理的正確性,還可以利用這條定理或者這個證明,去證明或計算其他東西(又忽然想到,以前物理老師總說的一句話,能學好物理的數學一定好,數學好的物理未必好,很有道理哪。語文、數學都可以看作工具學科)

讀書不難,學語文課文難,這就與上述說法類似,讀課文或自己理解課文或記下各種文學「理論」,跟記住一個數學定理沒什麼區別,但是解讀語文課文,就跟證明定理類似了。

好像是老子哲學有個什麼三境界,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覺得對語文課文的解讀大約也是這樣,第一層,自己直觀感受,第二層能夠分析做題,第三層再回到作品本身,

不要迷信第一層

也不要拒絕第二層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第二層當作語文的終極目的

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