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如果沒得到漢中,是不是不會失去荊州,荊州與漢中戰略地位那個更具有優勢?


兩者各有各的優勢,重要性都差不多。

具體分析一下兩地的優劣勢:

漢中作為益州的屏障,如果放棄的話,漢中主將夏侯淵可以隨時進軍益州平原產糧地,會嚴重幹擾蜀地的秋收,而季漢本身就缺乏兵源,失去產糧地後更是難以支撐。而取得漢中之後,可以輕鬆扼守住出入蜀地閬中方向的金牛古道,保證了整個季漢政權的安全,進攻時可以輕鬆推進到長安方向,威脅關中地區,從而爭奪天下。

荊湘作為天下腰膂,四通八達,是優勢也是劣勢,南方面對柴桑的潘璋部,東方有吳侯統帥的主力部隊,東南方有長沙附近的呂蒙部,北方有宛城的曹仁部,四面受敵。但諸葛亮隆中對已經提出了三分天下後統一的既定戰略,也就是由一名大將統帥大軍進攻洛陽方向,拖住曹氏的主力,隨後劉備親自進攻長安,才能改變天下大勢。取得荊湘後進攻北方曹氏就擁有了主動權,可以兩面進攻讓曹氏主力疲於奔命,但缺點是季漢一半的主力都駐紮在荊湘,而荊湘和蜀地交通不便,很難及時支援,如果吳侯孫權反水,荊湘方向的主力腹背受敵被擊潰,整個季漢基本就涼涼了。

總體來說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擁有這兩個地方纔能保證擁有逐鹿天下的資本,但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關二爺擊潰曹仁主力,擊潰於禁主力,和徐晃張遼部對峙,整個曹氏政權一半的野戰主力被二爺喫掉,被迫從汜水關到隴右一線抽調人馬,整個長安近乎不設防,然後二爺被呂蒙爆了菊花,因為戰爭太倉促,蜀地主力來不及支援,也來不及襲擊長安,關二爺兵敗身死,整個季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沒有漢中,就守不住益州,哪怕保住了,也會處於戰略被動局勢失去戰略主動權,曹操想什麼時候進攻就什麼時候進攻,劉備就需要不斷的從荊州向益州輸血,大量的資源需要調動到益州,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益州會成為蜀漢的絞肉場不斷消耗蜀漢的實力。所以這個問題的實質是益州和荊州的戰略意義那個更重要,答案是益州。為什麼呢。第一,益州易守難攻,所面臨的戰略風險遠遠小於荊州,荊州在三國時代真的是四戰之地,如果擁有一個基地,將荊州作為前沿,那麼荊州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戰略要點,對於敵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威脅,但是如果只有荊州,那麼就是被打的份,特別是劉備的實力不足。第二,三國時代,人口是最重要的。荊州和益州本來都沒怎麼經過戰亂,人口和財富保存的相當好,但是在曹操南下後,情況就變了,那麼在人口和財富上益州佔據非常大的優勢。第三,擁有益州則可以接觸到關中和隴西,關中隴西加益州是非常好的組合,修養幾年,完全有爭霸天下的資本。劉備如果想圖大業,必然需要更多的地盤,那麼他必須有一個可以擴張的方向,如果只有荊州,那麼他的擴張方向只能是益州,否則只能取孫吳或者向北打曹操的核心地盤,一個不能打,另一個非常不好對付,哪怕打贏了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至於會不會失去荊州。如果蜀漢沒有漢中,那麼就意味著益州是很難保住,或者勉強保一半,那麼曹操的勢力會是更加的龐大,對於孫權來說再去捅劉備一刀是作死,荊州還是會繼續留在劉備手裡,兩者會更加緊密合作對抗曹操,所以荊州大概率不失,除非孫權後期非常強可以單挑曹操或者曹操太強一波團滅劉備。


佔漢中位置就是居高臨下,可攻可守,可效法當年高祖出關,奪取長安,西亦可取涼州之地,而荊州天下之腹,四戰之地,有了西川後方西線安穩還好點,否則位於中部,四面八方都是敵人,戰略地位肯定漢中有優勢。

失去荊州,跟得漢中沒關係,也跟劉備他們不講信義不還荊州沒關係,換做誰自己那麼強大了肯定也不會還,當時劉備聲勢浩大,孫權肯定會和曹操懟你,失去荊州還是主要因為關二太過目中無人


如果攻顯然是荊州,守顯然是漢中,先得荊州才能穩妥漢中


從國力來看,漢中盆地本身體量太小,且劉備拿下的是一個被曹操搬空了的漢中。反觀荊州,其核心區域是楚國兩漢經過了近千年開發的江漢平原,不管是人口還是土地潛力都高於漢中。

從歷史地位來看,位於江漢的楚國比起位於漢中的苴國,實力強了不是一丁半點,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軍事層面考慮,由於西漢年間地震導致漢水和西漢水分離,大兵團無法像韓信當年一樣利用舟船,在陳倉和子午兩道之間快速機動,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奇計也就沒有實現的基礎;後來諸葛亮多次北伐都只能走一條道,也就是這個原因,更別說,漢中北伐的目標是已經殘破的漢中,離曹魏的核心區中原更遠。所以軍事上漢中能夠起到的作用僅僅是一個軍事預警作用,而不是一個北伐基地,而荊州相對完好,北伐的目標南陽盆地緊鄰北魏核心區洛陽盆地。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備拿下漢中丟了荊州是得不償失。


不同的優勢。

益州沃野千里,漢中為其門戶,易守難攻。扼守漢中,總比處處設防益州各處好吧。並且,以漢中為跳板,可威懾三秦。漢唐時期若拿下中國的西北角,全據關中,那又是個易守難攻。西北鐵騎+蜀地的物產資源,那是大秦帝國吊打六國的基礎。

漢末中原戰亂後,人才大量流往相對安定且發達的荊州,少量流往相對安定卻不那麼發達的江東。全據荊州,最大的優勢是人才資源與物質資源。其次是戰略面:在有水軍優勢的情況下,憑長江天險也是易受難攻(南宋時,即便金過長江侵入江南,也會因後勤的問題一不小心被幹得縮回去)。

不過歷史上從南往北打很難成功。除朱元璋外,也就漢末關羽憑小半個荊州的人力物力打得曹魏要遷都。可惜孫十萬來了個背刺盟友。其實換成各位讀者穿越回去坐孫十萬的位置,在關羽擒于禁斬龐德、淹七軍壓曹仁、對峙徐晃、許昌震動、吸引張遼勢力也往戰場移動時,再度進擊合肥進而逐鹿中原不是難事吧。可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