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僧道:「二哥休報怨。我的師父已得了道,前在凌雲渡已脫了凡胎,今番斷不落水。教師兄同你我都作起攝法,把師父駕過去也。」行者頻頻的暗笑道:「駕不去!」駕不去!」你看他怎麼就說個駕不去?若肯使出神通,說破飛升之奧妙,師徒們就一千個河也過去了;只因心裡明白,知道唐僧九九之數未完,還該有一難,故羈留於此。

你以為孫悟空不想快點結束嗎?然而難湊不到81,毫無意義。


這種做法可行與否需要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孫悟空背著唐僧還能否騰雲駕霧;

第二,以這種方式輕易到了靈山,佛祖給不給真經。也即這種取經方式,佛祖認不認可的問題。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任何一個神仙也好,妖怪也好,只要稍有修為都會騰雲駕霧。「會飛」是修鍊有所成就的必然標誌。

當然,每個成就者飛行的能力是不同的。

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飛行速度」上。

初級水平——「爬雲」。

典型如孫悟空當年剛剛獲得飛行能力。

「跳離地有五六丈,踏雲霞去夠有頓飯之時,返復不上三里遠近」。

雲朵離地面十幾米,一頓飯(大約半小時)能飛3000米,時速6公里左右。與普通成年人步行速度差不多。

中級水平——「駕雲」。

所謂「朝游北海暮蒼梧」。

「凡騰雲之輩,早辰起自北海,游過東海、西海、南海,復轉蒼梧。蒼梧者,卻是北海零陵之語話也。將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方算得騰雲。」

這也是一般神仙的飛行速度。時速一百多公里,大致相當於汽車高速行駛的速度。

高級水平——「極速雲」。

典型代表孫悟空的筋斗雲。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比第四代戰鬥機超音速巡航還快。

BUG級——「血繼界限」。

無法通過後天學習掌握,只在某些種族中存在的特殊飛行天賦,完全依靠血緣得以繼承和傳播。

典型如孔雀大明王菩薩的親弟弟、如來佛突然冒出來的舅舅——大鵬鳥。

翅膀一扇就是九萬里。

但是,無論是」爬雲「」駕雲「」極速雲「,還是飛行「血繼界限」,區別只是速度而非負重能力。

簡單地說,負重能力取決于飛行者本來的能力。

「負重能力」與「飛行能力」是兩個不相干的參數,「負重能力」並不隨「飛行能力」而有所放大或縮小。

那麼孫悟空到底能不能背著唐僧飛呢

我們先看孫悟空自己的解釋。

在原著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中,唐僧師徒三人受阻於流沙河,豬八戒與當時還在流沙河中為妖的沙和尚大戰兩場不能取勝,天色已晚,孫悟空先去給唐僧化了齋飯,待明日再戰。豬八戒得知化齋的地方有五七千里路,孫悟空筋斗雲之快竟然能去去便回,忍不住說到:

「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背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

既然這麼方便,你駕著筋斗雲把師父背過河去不就行了嘛,幹嘛非得跟這水裡的妖怪打?

孫悟空反問道:

「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

豬八戒解釋:

「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筋斗方可。」

師父肉身凡胎,我們一般駕雲的背不動。你這筋斗雲看起來跟我們不一樣,你得能背吧?

孫悟空說:

「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雲,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

筋斗雲也是駕雲的一種,凡是駕雲,原理相同。你們沒法背,我也沒法背。

這就好比,兩輛汽車,一輛夏利,一輛寶馬。雖然貴賤不同、快慢不同,但都是汽車,只能跑,不能飛。

這裡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了。

「凡人身重不能飛」,這裡的「身重」僅僅是體重嗎?

也即是說,能不能背,僅僅取決於絕對質量嗎?

比如:我不能背著100斤的凡人飛行=我不能背著100斤的石頭飛行?

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是,孫悟空駕著筋斗雲的時候金箍棒總是在他的耳朵眼兒里的。

金箍棒有多重呢?

」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

顯然,並不是說駕雲就不能負重。

背著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來去自如,成年人體重不過一兩百斤,為什麼卻背不動呢?

孫悟空解釋得很清楚:

「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

泰山夠重吧?只要法力高強,就可以使其輕如一粒種子;凡人因為沒有修行過,沒有斷絕七情六慾,尚未得道,所以是「濁體」,離不了地。

凡人之「重」,不是身體沉重,而是慾念深重。

這道理在日本動畫片《七龍珠》中揭示得很清楚。

內心純潔的孫悟空可以駕駛筋斗雲,而筋斗雲的原主人龜仙人卻不能,因其心有雜念。

所以,今天的第一個問題有了答案:

孫悟空沒辦法背著唐僧飛,因為唐僧此時尚未得道,無法脫離紅塵。

可是,難道法術就完全無能為力嗎?

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唐僧在取經途中,常常被妖怪」攝「走呢?

對於這個問題,原著中也借孫悟空之口解釋得很清楚:

「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

騰雲不行,但可以藉助別的法術,弄一陣狂風,或者強行拉扯,擦著地面兒拽走,這是可以的。

孫悟空為什麼不這樣做呢?這總比步行快吧?

這就涉及到今天的第二個問題:

強行用法術到了靈山,佛祖承不承認?

孫悟空認為佛祖不會承認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因而是不會給真經的。

他對取經的本質認識得很深刻:

「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佛祖就是要師父受苦,費盡辛苦得到的東西才知道珍惜。我們這些做徒弟的只不過起個保鏢的作用,取經之路還得靠唐僧自己腳踏實地去走。八十一難,就得一關一關去過,不能投機取巧。

就算用這種方法到了靈山,也取不來真經。

所以啊,別動歪腦筋了,老老實實一步一步走吧!

附:《佛教第一萬零八百次全體人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萬四千七百五十六次盂蘭盆會》會議記錄。

正值孟秋望日,如來召聚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等眾慶祝佛教盛大節日——盂蘭盆節。

「盂蘭盆會」在與會人員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順利召開,本次大會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繼往開來的大會,銳意進取的大會。大會虛心聽取了基層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對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等佛教高層領導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辛勤工作表示了讚賞。

會上如來佛祖做了重要報告,報告回顧了佛教自誕生以來不斷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對「燃燈上古佛」等老一輩佛陀在創業過程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精神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對佛教光明的發展前景表示了殷切的期望和十足的信心。

如來佛祖代表本屆領導集體對當今世界的現狀進行了高屋建瓴式的分析和總結,一針見血地指出四大部洲善惡不一,真偽各存。其中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民風粗獷,雖好殺戮,但迫於生計,尚情有可原;西牛賀洲為佛教中央所在地,深受教化,民眾喜樂祥和,不貪不殺,健康長壽,怡然自樂;最糟糕的莫過於南瞻部洲,至今為化外之地,民眾未受佛法熏陶,致使物慾橫流,貪淫樂禍,人心不古。

佛教有好生之德,怎樣拯救南瞻部洲的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呢?

如來表示「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向善。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

會議經過表決,初步通過了《南瞻部洲遴選赴佛教總部取經人計劃》,明確了如來「取經人須經歷萬水千山,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的大政方針。選舉觀世音菩薩為本次計劃的總負責人。

會議形成了新的領導集體,並舉手表決通過了十八項決議草案。

大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勝利閉幕。

路邊社特約記者:大閑人

現場報道

註:

孟秋望日:秋季的第一個月為「孟秋」;望日,月圓之日。即農曆七月十五。

盂蘭盆節,佛教節日,即今日民間所謂中元節。


西遊記裡面的如來佛,為什麼非要逼迫本來可以一下子飛到西天的孫悟空用腳走,去陪伴唐僧艱苦奮鬥這麼多年呢?我們從佛系理論的角度來聊聊這個問題。


佛系有一句話,叫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可以暫時簡單地理解成理論和實踐。理論可以一步到位,而且最好高屋建陵,可是實踐呢,要慢慢兒來。就是說,眼高手低,在佛系這裡是一個褒義詞。但是說到西遊記,有人說你這個邏輯不通啊,孫悟空它可以一步上西天,已經上了大學還要重讀小學,這就是浪費人才。


可是我們知道,孫悟空是一個失敗者。他沒有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所以我們其實應該調整一下問題,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打不過如來佛。


佛系的終極境界叫中道實相,它是空和有兩種狀態的平衡。光悟了空性,在佛系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你看大聖不是沒有弱點,他有嗔心和慢心,就是脾氣大,還清高孤傲。憤怒和傲慢,本質上是一種對立和執著的心態,它看上不別人,或者跟別人是對立。佛系的觀點是,只要你有對立心,你就有局限性,其實孫悟空的失敗,在佛經上是有原型的。


我說一下這個佛經故事。


說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西遊記裡面的如來佛,有個弟子叫目建聯尊者,他在佛的弟子裡面,是號稱神通第一的,神通廣大,什麼叫神通,其實就是感官的無限延伸,佛系有六種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通俗解釋就是你可以飛得高聽得廣跑得遠,可以知道別人心裡想什麼可以看到過去未來等等,當然只有佛的六通是圓滿的,弟子們的通總會有 BUG。


那麼這個神通廣大的目連尊者,有一次想試試,他的神足通,就是飛毛腿啦,最遠可以飛多遠。飛著飛著,他看到有尊特別高大的佛正在講經,周圍聽講的弟子呢,長得也都特別高大,跟他們相比,目建聯尊者就像一隻小密峰一樣渺小,落到那位佛的手掌上,大家都好奇這是哪裡來的人蟲啊。


很顯然目簡練尊者是飛到另外一個時空去了。這時候他想回老家,發現回不去。他就問這個世界的佛,說我怎麼回去呢,佛說,你憶念你的老師,釋迦佛的名字就能回去。目建聯就在心裡憶念他的本尊,一眨間就回到原來的時空。


我們知道,佛的弟子有很多種,有羅漢也有菩薩。阿羅漢的神足通,最遠不能超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所教化的範圍,就是說它沒辦法切換時空維度。這個目建聯尊者能跑到隔壁時空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判斷,孫悟空被壓五指山時期的成就,頂多就是一個小乘阿羅漢的水平,而且還不是頂尖的那種。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7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另類佛學:窺探佛學的智慧

盧冶 北大中文系博士

17 小節 | 2 小時

¥29.9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19-09-05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哈哈欠為你違逆哈哈欠為你違逆Smile yawn against for you

八戒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背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

行者道:「你在教我做事?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

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筋斗方可。」

行者道:「騰雲駕霧這事,我等都在水準之上。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雲,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

你個獃子,智商盆地。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

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

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

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

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

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八戒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背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

行者道:「你在教我做事?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

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筋斗方可。」

行者道:「騰雲駕霧這事,我等都在水準之上。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雲,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

你個獃子,智商盆地。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

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

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

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

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

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我想了個辦法,應該可行。

活人馱不動,死人呢?

死人如物件,應該可以馱著飛去靈山之前,然後,悟空下地府問判官要金蟬子魂魄,再問太上老君要一粒還魂丹,在靈山前復活唐僧。

這裡可以先去找老君要丹,拿到丹了,就可以使離魂法術將唐僧魂魄打出,叫沙僧跟著下地府。以後,悟空背屍體翻跟頭到靈山前,叫金剛羅漢看上一會,八戒隨後就到,這時悟空下地府要魂,因為沙僧跟著,肯定沒入輪迴,悟空能把魂帶走,回到靈山,趁熱把魂打入肉身,吃下丹藥,唐僧醒來,靈山到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