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hen),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xin),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jin),白頭搔更短(duan),渾欲不勝簪(zan)。為什麼這首詩前面三個韻腳都押韻(壓en韻),為什麼最後一個韻腳卻不押韻了,是不是作者改了韻腳,壓an韻嗎?最後兩句白頭搔更短duan,渾欲不勝簪zan。是不是相互押韻嗎,和前面押韻脫離嗎?


因為「短」字是不參與押韻的。

「簪」在中古漢語里有莊深侵三開下平12侵,摺合到普通話里讀zhen1,和精咸覃一開下平13覃,摺合到普通話里讀zan1的兩種讀法。

普通話,蘇州話,廣府粵語,漳州閩南語,梅州客家話,以及題主的母語邵陽話都選擇了後者進行演變,所以在今時是不押韻的。

然而杜甫寫作《春望》的時代,莊深侵三開下平12侵的讀音是最流行的,可以很好地和前字押韻。


如果用廣東話讀一下,會發現它們其實很押韻。


杜甫是押的古韻,只是在中華新韻里變了韻腳。題主如果查一查平水韻,會發現「簪」和前三個字一樣都押的下平十二侵。


是這樣的,古時候文字的發音和現在文字的發音有一定區別。

比如古代有入聲,現在普通話將入聲派入了四聲,相應的古韻和今韻也有一定區別。

所以不要用現在的發音去衡量古詩詞的韻腳。

我給你舉個例子:

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

這首五絕韻字分別是原、昏,普通話讀之不押韻,在平水韻中同屬十三元韻部,是押韻的。


簪:在唐宋是側吟切,讀cen 。是多音字也讀zan。杜甫寫詩用的是《切韻》,簪在痕韻。


押得是平水韻。平水韻就是古代的韻母表,和漢語拼音不一樣。還有就是平聲字和仄聲字不通韻。隨便例如個白日依山盡、床前明月光,你就會發現第三句都是不押韻的。第一句也是可押可不押的。一般律詩是平聲結尾押韻,仄聲不用押韻。就這麼幾句話的告訴你容易有漏洞。

你百度一下「律詩」,讀讀百度,學習一下。光看你肉眼這麼找規律,你可能理解不了的。如果普通人靠肉眼對著詩這麼硬看能看出所有規律,那些做學問的人就不值錢了。


不用古韻書,用古韻新韻你們也聽不懂,會謎茫,只教你一個原因。全部該壓韻的字音都帶 嗯 (n)音節。為什麼杜甫的最後一句不覺得拗口是因為在同音節下的變音是逐步的,階段性地完成,所以字韻變化不覺得突然和太明顯。這和寫作中文筆的水平相干,第七句是很好的音律過渡。實際上韻書要求是一個整體要求,只有按要求,後面的人就會學得正,學得好,水平的評論與參考也就有了依據。反過來,跨韻而能使文章不拗口而且保持詩文相對的流暢才是天賦文才。


短不押韻。

深、心、金、簪,都在平水韻十二侵裡面。

古代和現代的讀音不同,所以他們押韻也不同,古代格律詩押韻基本用的平水韻。


押平水韻,不押中華新韻。

平水韻:十二侵(平)

侵沉深尋潯臨林霖針箴斟沈心琴禽擒衾欽吟今襟金音陰蔭淫岑簪壬任歆森禁祲喑琛涔駸參忱淋妊參椹郴芩檎琳蟫愔喑黔嶔砧


盡量說的簡單一點吧,短字不參與押韻,這是律詩的規矩就不說了,剩下的深、心、金、簪,為啥現在念著不押韻了呢(尤其這個簪),因為語音是發展變化的,杜甫那個時代,這幾個字是押韻的,後來變呀變,變到現在讀起來就不押韻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常見的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里的斜、家,「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里的回、衰,都是這種情況。不僅你不明白,中國人兩千多年也一直沒明白這個理,直到明朝有個叫陳第的人說了句明白話「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也。」就是說語音和字形一樣是發展變化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