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太認同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能代表儒家的最高思想成就(對,我連明末三大思想家的提法都不太認同),但與孔孟相比,他們的著作顯然要難讀的多。

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其實並不深奧)、《明儒學案》(這纔是難懂的乾貨,目前連做整本注釋的人都沒有)、王夫之的《讀通鑒論》(不算太難)、《周易外傳》(有本書叫《周易外傳鏡詮》,是給《周易外傳》做註解的,相信我,很多人連《鏡詮》都讀不懂),基本都還挺難讀的。

難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些著作都涉及到儒家經典的背景。因為對四書五經文本的熟稔是當時知識分子的標配,很多人在著書立說時隨手拈來的一段話,我們現在去找可能都要去查半天。

二是對歷史材料的掌握。先秦時期能用來舉例的歷史素材都是有限的,無非是三代+春秋戰國,可明末諸人的歷史材料就極為豐富了。明人又好用典故。我國歷史又長,冷門的典故著實不少。有的查都不好查。

真的是難讀,難懂。

其實近代以來的反儒者(比如胡適),都對明清思想史的深度廣度都門兒清的很。知道這是趟渾水,需要的知識背景太豐富。所以他們通常的做法是,假裝明清的學術貢獻毫無意義,一把掃進故紙堆,稱之為「國故」。連當面對壘的勇氣都沒有。

(順道一提:適之先生的《中國哲學史》寫到唐代就寫不下去了,而宋明儒、近代新儒家都能深入佛老義理,把人家吊起來打,學理上的差距可見一斑。現在反儒者的水平,那就更次了。很多人連《四書章句集註》都沒讀過,就說自己反儒;看過《大秦帝國》的電視劇就以法家自詡,嚷嚷著批孔,真不知哪兒來的勇氣……)

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隨著政治風潮風起雲湧,造成了一代學術梯隊的斷層。導致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儒學始終停留在孔孟時代。

這不怪他們。

壞人壞,蠢人蠢,關鍵還是因為好人太懶。

反躬自省,大家抽空多來知乎答答題,也不會讓知乎的傳統文化板塊被傻子、騙子佔領了不是?


大多數反儒者只知道孔孟的名號,並且把各種人的思想亂竄在一起,你不能要求他們知道明末的思想家講了啥。


因為他們不是批判,而是謾罵。中國式謾罵的一個典型的文化結構,以謾罵對方的祖先為主要手法,從根源上否定對方。常見的是罵人家的祖宗十八代,或者長輩。例如北京式的"日你大爺″和"雲貴川″的日你先人闆闆"。

這種謾罵方式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激怒對方,其主要的社會心理機制是,儒家以宗法制和祖先崇拜為封建社會所建立的道德規範。

人不可能提著自己的頭髮脫離地面。這種謾罵實際上是使用最腐朽的封建意識進攻封建思想。


因為批評儒家的都是從他們所知道的「隻言片語」出發來謾罵批評的,他們未必知道這些言論真正的典籍史料背景是什麼。

孔子傳下來的足夠引發爭議的「隻言片語」非常多,比如「女子與小人難養」,「親親相隱」之類,或者把小說裏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話給套在孔子和儒家頭上,其實這句話根本就不源於儒家文獻。

而同樣是隻言片語,明末三大儒學家傳下來的都是「天下為主,君為客」,或者是「亡國亡天下」之類,對於這些從隻言片語出發來罵儒家的人來說,他們哪有文獻功底來批評三大思想家呢?

說來說去,不管是罵儒家或者是不罵儒家,背後都是對儒家文獻幾乎一無所知造成的。


這些反儒者大多學識低下,邏輯混亂,他們的論點論據,我一個稍微有點文史常識,對儒家沒什麼偏見的理科生,用點數學上的歸納法反證法都能把他們駁得體無完乎。我舉幾個例子:

1.儒家阻礙中國工業發展,如果沒有獨尊儒術,中國早就開始工業革命了。

事實上學過地理的高中生都知道工業區位這個概念,發展工業猶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煤鐵等傳統工業,是需要「煤炭資源,鐵礦資源,水資源,交通運輸條件,人口」等等區位條件的,中國的煤鐵資源大多分佈在中西部那些地廣人稀,交通不便,水資源短缺的地方,根本無法萌芽出近代工業的生產方式,同樣是西方文明的希臘,西班牙,同樣無法孕育工業革命,只能是英國這種煤鐵資源豐富,水運便利,人口勞動力離礦區近的國家纔可能發展出近代工業,然後才將這種生產模式擴散到歐洲地區。說儒家思想阻礙中國的工業發展,就像說蒙古人的遊牧文化阻礙了蒙古發展水稻種植業,極其無知又可笑。

2.儒家阻礙中國科技發展。

這個論點也很有問題,中國宋代是古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高峯應該沒人否認,但宋代不是儒家治國的嗎?明代引進西方科技的徐光啟還是禮部尚書呢,主管全國的儒家教育。清末最早提出向西方學習的魏源林則徐都算是儒生吧?

3.儒家歧視婦女。

歧視婦女是有的,但以為沒有儒家就不會歧視婦女了,那就幼稚了。歧視婦女是落後的生產力決定的,印度阿拉伯文化歧視女性就別說了,其實西方文化一樣歧視女性,所以才會有女權運動嘛。

4.儒家讓中國人變的懦弱。

這論點也很可笑。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個很勇武的人,公孫瓚與劉備也是大儒盧植的學生,也沒見他們多懦弱,關羽嶽飛天天捧著《春秋》讀,也沒見他們變娘炮吧。黃宗羲也是個猛人。

打著理性科學的旗號去批判儒家思想,用得卻是造謠與斷章取義的手法,這大概是這些批儒者佔據了中國的學術界之後,學術造假漸漸嚴重的根源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