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见

首先是收入低,工作强度相对低,责任大。参建各方里,你一月入5000块的,整天和一帮子几倍于你的人群打交道,对方还给你面子,你心里能保持好心态才是奇葩。接收贿赂有著主观的需要。有些富二代例外,从小的金钱观使得他不会太看重那点好处,但婚后就不一样了,还是会接受潜规则。

其次,由于工作特性的关系。项目建设中,监理的责任主要在于质量安全的坚守。可以理解为施工单位负责攻,监理单位负责守,平衡的结果就是项目顺利完成。当施工单位争取更大的利润而正面已无法获取的时候,必然采取正常规则以外的手段。而少有人能拒绝这种诱惑,都是俗人。

这条我多说两句,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完全干净,监理大概率是不会签署任何程序文件,不能真正履行监督把关的角色要求,项目便会难以推进。监理行业普遍良莠不齐,现在的要求是不犯错就阿弥陀佛了,整个国内环境,政策制度设置,将监理角色置于较尴尬地位,无权却担负工程质量安全的最大责任,说白了就是替行政主管部门背锅的。监理在项目建设中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掣肘较多,很多监理在施工中就是受气的,有点想法得不到甲乙双方支持。退而求次,捞点实惠成为唯二的选择,另一个是规避风险,怕担责任。

当上述内因驱使环境规则发生质变时,行贿受贿成为常态。部分监理人员欲求不满,将本职工作变成获利工具,吃拿卡要遂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现实中,大部分监理保持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真正对工程伤害最大的不是监理,是甲乙双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吃拿卡要?你见过监理贪腐的最大金额案例是多少?告诉你,业主施工监理中,监理既得利益永远是最小的那个。相对担负的风险收益比,却是最不划算的。

欢迎补充。


地产方,几大股东,暂列A、B、C三股东,关系错综复杂。投资10个亿,施工方是A股东的关系户。甲方现场管理是B股东的人,为了照顾C股东,把监理这块汤给C股东,C因为没实权,夹在AB之间也难做,正常招标,招了个局外人。

好了。B股东野心勃勃,一心想把A股东的关系户清出去,安插自己的人干。于是甄嬛开始上演。B股东的甲方指示监理人员狠罚施工方,工程还没开,因为施工现场大门没关,罚款5000,因为施工机械人员进场滞后2天罚款,因为擅自挖临时道路罚款…等等。监理单位去罚,施工单位很牛逼,爷是大股东的人,你算鸟。

施工单位积极和B股东的人搞好关系,B股东的人也积极的参与进工程里,今天给施工方介绍个厂家,明天给介绍个分包。拿钱拿到手软。肉吃的不亦乐乎。

肉吃了,牌坊得立呀,不然没法向上边交代。于是天天给监理开会,你得这样,你得那样,最后把锅甩给监理。

工程进度上不去,没事,甩给监理。工程质量不行,没事,监理顶著。

投资失控了?没事,监理顶著。

最后,楼盖起来了,施工方笑嘻嘻的送一套房加车库给B股东的负责人,然后拿著尾款走人。

监理灰溜溜的拍屁股走人,还在B股东印象里,这不行,那也不行。那几个监理费,这扣点,那扣点。

至于监理吃拿卡要,和介绍个厂家返的点有可比性吗?

问这个问题的人一看就是格局不够高,盯著监理那一条烟一瓶酒,而视建设单位的一套房一个车库为无物。

可能吧,喜欢喝汤的眼睛只能看到汤,而对肉视而不见。


收入低是一个。监理公司门槛也很低,在监理这行,你可以看到老板的各种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很多老板其实刻意放纵底下监理吃拿卡要,你想,施工方做几年起码能够拿到七八千工资吧,而这都不算多的,你当监理呢?几年过去了,工资才能拿个三四千(对,正常工资就这么少),那怎么办?老板自己肯定是不会愿意加工资的,不加工资又留不住人,只有一个办法咯,找施工单位要呗。施工方因为自身原因,再加上这点钱纯粹的九牛一毛,对给钱那也是甘之如饴,虚心接受。至于业主,呵呵,他拿的比监理多多了。这就导致了,监理业主施工三方之间本应互相监督,互相管理的存在几乎成了一个利益结合体。而一个技术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不吃拿卡要的监理,大部分时间里,还不如一个工作技术能力差只会放嘴炮,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吃拿卡要样样都做的监理来得受欢迎。


吃拿卡要是四个字,都占全的话其实还挺麻烦的。。。监理这个岗位性质比较容易把这四样全干了罢了。工地鱼龙混杂,人情社会发展到极致的现象。我也见过甲方对施工,甲方对监理(只不过监理一般比较穷,所以被吃拿卡要的比较少),施工对分包吃拿卡要的。太多太多了,行业里流传著各种各样的段子。。。

不知道为什么都把监理拿出来说事,个人所见,假如你没水平,卡的点不对,施工单位是会翻脸的,告甲方,告公司的多了去了。说难听点,吃你你别请啊,拿你你别给啊,卡你你别动啊,要你你别理啊,长的像包子就别怪狗跟著。恕我直言,没有监理,施工单位啥事都干得出来。所有监理都不吃拿卡要,施工单位啥都干不出来。


首先,我可以视为你这个问题是对全体监理从业人员的挑衅吗?

吃拿卡要是有这种事,老一辈的监理从业者确实抹黑了这个行业名声,但是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从业者,是不是好了很多?希望别什么都道听途说!

说说我自己吧,毕业实习都在一个甲级设计院工作的小施工图设计师,由于各种原因和身体,在刚具备独立完成施工图和拓展方案以后,跳槽了。改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监理行业,说实话由于家里长辈和这个公司董事长很熟,而且是建议年轻人自己多跑跑,当时去应聘我也就说了以前是设计院的,甚至监理要做什么都不是很清楚。然后他们认为是图纸我绝对没问题,然后我就稀里糊涂的来到了现场做了一个超高层住宅的监理。也许是给了家里长辈面子?不管咋说到了现场见了总代聊了聊感觉都是年轻人最大也就三十一二,价值观都挺统一,而且我一直强烈要求不要搞特殊待遇,我要和大家一样,一视同仁!后来就开始了上手,说实话,以前做设计的,现在去做监理真的是怎么说呢,图纸,规范现场包括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都没我能吃得透虽然我是建筑专业的,但是结构多少也懂。包括甲方的负责人。。。。说实话他们即使知道哪里错了但是他们一样不知道为什么错。这个的确是我最大的优势,不过我这人很低调,有问题我会直接反应给我们领导,施工单位的问题我该按规范给他们说归说但是不会全说,整改方式也是按规范来,至于他们做不做我是无权干涉的。

其实刚来一俩月也是熟悉现场,去校对钢筋,对口,细节部位等一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然后再接著更多的给我的感觉还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平衡度,我刚来第一个月特难受,按照规范这个施工单位的问题我能列印几张a4纸,然而施工有自己的一套,只要不缺钢筋不错型号不门洞口这些都不是啥大问题,因为进度>质量>。。。。。。后来问题我该反应也要说,他们不改就自己和甲方协调。说到这里,有人会说监理能学到什么东西,施工单位才能学到知识什么的。我可以这样说你如果抱著这种思想,施工单位一样学不到任何东西。他们工程部,只管进度,质量有质检部来管,然而质检部很多图纸都看不明白,工程部也许看得懂图纸但是为什么这样错,或者稍微复杂一点就完犊子。看著他们在现场时间那么久,一直盯著,但是他们会的东西有什么?现场你分包管得住还好,工人做事你是真管不住而且一不小心说多了会挨打。至于施工单位的技术部,我就想问问,你们见过没有,套的以前施工方案的模板,层高都懒得改,用点心成吗?看著好像很有技术含量,一个个步骤该写的也写了,然后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啥意义,一问三不知,甚至一些技术名词都不知道。我当时做监理,一是看中他闲,没那么多事,二是想去看看我设计的东西在现场是个怎么样做好的,施工工艺是怎么变化的,还有就是探讨技术。然后让我大失所望,一问三不知,包括他们项目经理,然后我去和他们论证个问题,各种推脱,一句专业性的词都无法回答,东扯西扯然后用施工习惯这个万能词给代替了。我还想和你学东西呢,结果你还没我知道的多。。。。。。是我明白监理和施工单位都是轻技术重管理,但是技术你一点都不要吗?现场整个情况都是工人按照自己的施工习惯,分包给他们说怎么绑他们怎么做,问题是管理你也没管理好,动不动少主筋,人防非人防少墙,那你说这问题,是你重管理的结果吗?

我真的很想知道,重管理这一点,其实大多数工程单位都是这个,论技术设计院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你只需要按图施工相当于人家写好答案你拿著抄就行了。就这点技术,你再不懂,再不会,真说不过去。而且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我说话可能他们比较懵逼,但是他们施工单位表面看来至少很尊敬我也不敢忽悠我,他知道忽悠不了我,这些东西我一看就知道错不错。这个世界永远是技术为先,过硬的专业技术,不管是甲方还是施工单位,他们都不会瞧不起人。他们瞧不起的永远是那种,懂一点规范的皮毛但是不知道为啥这样,卡著进度张口要钱闭口要烟的人,还有就是明明那么多时间缺不努力上进只会打游戏看小说消磨时间而不是考个证,学个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人。

以上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