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中原,袁紹河北。孫權,大耳還是不變,會有哪些事情發生?


自古以河北對河南,西邊要依仗晉陽,只要控制晉陽就能居高臨下壓制關西,北齊設霸府於此,唐朝從晉陽入關,五代更是誰控制晉陽誰就是下一個皇帝。而在東面誰控制鄴城臨漳一帶誰就控制了北方經濟的中心,北齊定都於此,曹魏以鄴城為社稷,這裡就是古代中原地區的經濟核心地帶。然後袁紹牢牢的掌控這兩塊地方。劉宋沒守住河南、侯景隻身南逃、後梁被晉陽軍所滅、後唐被晉陽節度使所滅、後漢從晉陽南下統一中原,根據歷史經驗,如果袁紹再多活個二十年,老曹家明顯更危險。畢竟你優勢再大還能比朱溫對李克用大不成。


不可能,黃河冬天會結冰,不算天險,北方必定會有並且只有一個長期的霸主,不是袁紹就是曹操。長江沒有結冰期,所以才能劃江而治。


思來想去只有兩種可能:

1、曹操在官渡之戰後挾餘威轉戰關中,並且把統治中心轉移到西北,到時候北方將會呈現曹氏和袁氏隔黃河而治的局面。不過這樣一來劉備能不能奪取巴蜀就不好說了,並且曹操集團內部的人願不願意跟著曹操跑到關中去也很難說。

2、袁熙、袁尚兩兄弟真把遼東公孫氏給滅了,然後跟曹操講和,表面上服從曹操,實際上割據遼東。但這樣一來的話袁氏偏安遼東一隅,不會有太大作為,存在感也不會太強,並且公孫氏在遼東經營多年,遼東人願不願意服從袁氏的統治也得打上問號。


謝邀。

如果真如題主所言,袁紹在北,劉備在西,孫權在東,那曹操就危險了。

袁紹不被曹操消滅肯定會厲兵秣馬報官渡之仇,荊州方面不是劉備順手牽羊,就是孫權趁虛而入,或者劉表長命百歲固守荊襄,反正曹操無暇南顧。

以劉璋那德行,張松法正那心思,劉備遲早也裂土稱王。

更主要的是袁紹和劉備沒啥深仇大恨,但他們和曹操可謂是勢同水火了,秉著遠交近攻的選擇,也會南北夾擊。

當初官渡之戰的時候,劉備就曾在汝南煽動過叛亂,曹操從官渡前線的牙縫裡擠出三千人還調動了駐守許昌的部隊才鎮壓下去。

如果袁紹全身而退回到河北,肯定會重新考慮田豐沮授的策略,即使他嘴上不承認,也會徐圖河南,沿河對峙,派輕騎長期騷擾曹操,毀壞屯田、招降納叛。西聯關中大小勢力,自幷州蠶食司隸,挑唆馬騰韓遂;東線固守加裡應外合,自青州經略徐州,收買沿海盜匪豪強昌貕等人;南結孫劉,邀劉備或劉表出襄樊攻宛城南陽等地,會兵於許昌;請孫權兵發合肥與廣陵兩地,孫權無論是哪路成功都能威懾中原人心震怖。

只要這種戰略格局形成,曹操不被兵敗也會人困馬乏糧秣耗盡,疲於奔命最後分崩離析。

曹操也存在內部的隱患,朝廷官員和他的幕僚始終都存在矛盾,外面如果形勢急轉直下,曹操集團從內部瓦解也未必不可能。


曹氏危險了,北有袁紹,西南有劉備,東南有孫權……


曹袁之間必須有一個敗亡。

換句話而言就是北方只能有一個霸主。

如果曹袁相持不下,那麼根本無力進攻荊州劉表。

荊州集團與江東集團的戰爭會更加激烈!

劉表幼子繼位之後沒有北方的巨大壓力勢必會繼續保持割據,而北方曹袁都會爭取與荊州的新繼承人的合作。

那麼劉備本人就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了。

按照歷史進程,劉璋請劉備入川,沒有荊州作為依據的劉備兵能有多少?

就算完成了控制西蜀,那麼實力也大大縮減。

漢中之戰前北方一定會分出勝負的。

首先曹操掌握天子 ,隨時噁心袁紹,袁紹不敢自立,擁立又怕得罪其餘諸侯怕圍毆,只有繼續保持臣子身份纔是利益最大化。

然而袁紹的優勢也會體現出來,兵多,將廣,糧豐。

曹操面對這種情況估計就是屯田來應對了。

但是真到了大打出手的時候想一口氣吞併對方絕對不可能。

實力是一個方面,其餘諸侯的態度又是一個方面。

所以雙方拼的是曹袁本人誰先死,袁大曹十歲左右,估計會先熬不住,然後袁氏內訌,曹操控制北方會比歷史上費勁,不過也就是五年左右。

這個時候荊州集團和江東集團肯定也會分出勝負,荊州估計會姓孫。

然後劉備方面趁亂控制漢中。

好了,一切回到歷史正軌。


這個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北方不統一的話,就會一直打下去。

大概率曹操要掛,然後袁紹去打赤壁之戰。


直接沒有三國演義,袁紹一統天下。

當時名噪一時的公孫瓚和袁術勢力已經被袁紹和曹操擊垮,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就是袁紹,曹操官渡一輸,或者一平,對曹操都是極度不利的。

四分天下基本上不大可能呈現,這樣下去最好的結果不過是曹操,劉備消失。東吳可以勉強興起,劉表或成為第三大勢力,劉璋劉焉那邊不大清楚,這個可以問問更懂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