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未來人KFK等都對2020這一年做了特殊的評價,基於目前2020年全球疫情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如何看待?


穿越未來當然是一個玩笑話。網上前段時間一直在傳言一個叫kfk的人從未來穿越回來,回答了大家關於未來社會會發生的各種事件。我也仔細看了這些對話,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他的大部分所謂未來預言,都是從這本《推背圖》中去推導和獲得的,而且我認為他並沒有讀懂《推背圖》的後續預言。

很多人認為《推背圖》的神奇在於連歷代皇帝的姓名或歷史事件中的人物名字都給預測出來了,比如第九象說的是黃巢起義,裡面有文曰「可憐巢覆亦成空」; 第33象有順治皇帝的名號;第34象說的是太平天國運動,裡面有文曰「太平又見血花飛,洪水滔天苗不秀」,連洪秀全的名字都說出來了。其他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達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個漏洞,是明顯跟預測宗旨不符的。

為什麼說預測不應該是這樣的呢?因為不現實,也沒必要。就像我在很久以前的另一篇文章《《推背圖》的解讀原理》裏說的,預測的本意並不是為了每件事的細節都去描述到,而是為了掌握規律,瞭解趨勢,順應天理。

神奇的《推背圖》?

mp.weixin.qq.com圖標


據我所知,《推》對2020年的預言僅僅是第四十二象中某些情況的延續,如「鬧亂君臣百萬般」。對2020年其它情況並未著墨。


對於KFK

起初我覺得可能是 一個 小孩自己設定好未來的樣子之後異想天開的言論,

但有一句話,我記憶深刻,

極端飢餓之中,人會喫不該喫的東西。精神層面也是一樣,人錯失目標,才會產生藝術。

這個理解已經很深很深了,沒有藝術,卻又倡導精神層次的進步,讓人眼前一亮。

看到最後給我的體驗,這樣純粹的言論,不是一位天真搗怪的小孩,就是一位 中年男子,

至於真假,其實沒什麼意義,只是好奇心驅使想窺探一下未來的樣子。

2032奧運會 是不是在雅加達啊?


1.2023-2024年是一個轉折點。

2.收復臺灣很艱難,但是最後成功了。

3.臺灣同胞有劫難


2020年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年,也是世界形勢的重大轉折點。

疫情的影響是兩面的:

1、疫情最初起源於中國,導致世界反華情緒高漲。西方國家的民眾對中國的仇恨加強了。

2、中國控制疫情的表現,遠遠高於歐美,證明瞭中國體制的優越性,我國人民自信心高漲。同時也讓國外人民充滿了嫉妒與恐懼,鐵板一塊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世界上幾乎無敵了。從而,這使美國更加認為中國可以作為一個敵對的好靶子,中國和美國的摩擦已經從貿易戰,繼續擴大成為了外交戰、輿論戰等,摩擦風險進一步增大。

關於印度:

但是,我仍然堅持認為,2020年中國最大的不利,並非是新冠疫情,而是與印度交惡。

1、印度正如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擁有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這次2020邊境摩擦使中國企業基本丟掉了這個市場。小米、抖音等中國企業只能撤退。

2、印度已經在做和中國打局部戰爭的準備。邊境繼續加大陳兵力度,不斷購買先進的戰機。

3、印度發起了抵制中國貨,民間對中國的仇恨和2012年我國抵制日貨的運動有的一拼。

一旦,印度成為了美國的馬前卒,開打局部戰爭,美國在後面支持的話,中國的環境會非常非常難受。

關於臺海:

2019年我做了一個夢,夢是這樣的。大約是2026年,中國以演習為名,在南海陳兵列陣,而後非常突然地突襲臺灣。美國立刻反制,轟炸廣州。雙方都沒有使用核武器。我在廣州逃難回老家的路上,尋找我的孩子,我們在戰爭中我們走散了。很多房屋倒塌了,戰火熊熊燃燒。雖然收復了臺灣,但是我國的損失很慘重,尤其是沿海一帶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

臺灣和美國的關係會進一步加強,甚至出現高層互訪。

關於美國:

1、美國會繼續擴大與中國的敵對與摩擦。裹挾著一羣小弟,針對和壓制中國。

2、美國可能挑起一場局部戰爭。不是中東就是在東亞,在經濟方面,美國認為他已經做得不錯了。但是軍事方面,美國有資本可以試試身手了。

3、南海絕對會出現更為嚴重的摩擦事件。比如撞船等。

關於奧運會:

2021年的奧運會,會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黑天鵝事件。

關於2021年:

2021年的前面三個月,會出現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除了新冠病毒捲土重來外,一些撐不住的國家可能會發生政變。


你們看到的基本是清朝版的,清版和明朝版的幾乎就是兩個版本,按理來說,明朝版更接近真實版本,拿著一個本來就是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的書又有幾分正確?


↑拜登、哈里斯及其家人出席就職典禮

美東時間1月20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新一任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在國會大廈西側正式開始。經過了不同尋常的一場大選後,拜登正式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而在此之前,已經卸任的特朗普與家人離開白宮,並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發表離別講話,隨後搭乘「空軍一號」飛抵佛羅裏達。

↑特朗普卸任第45任美國總統

在新冠疫情依舊肆虐的特殊時期,面對半個月前國會騷亂投下的陰影,這場就職典禮格外不同尋常。

線下就職,疫情和騷亂陰影籠罩的典禮

通常情況下,美國總統就職之時上百萬民眾湧入華盛頓,擠滿林肯紀念堂前的國家廣場。2009年,奧巴馬就任之時,約200萬人前去參加。

↑美國國家廣場上約20萬面旗幟成為典禮現場「觀眾」

而今年,拜登的就職典禮註定是特殊的。因疫情和騷亂的雙重風險,拜登團隊一直敦促民眾在此期間不要去華盛頓。往年多達20萬張票可供民眾參加的正式典禮,今年也不向公眾開放,只有約1000人出席,主要是國會成員及其賓客。

↑就職典禮前的現場佈置情況

此次就職典禮的流程從簡。但拜登和哈里斯依然遵循自1981年裏根開始的傳統,在國會大廈前,面朝國家廣場,宣誓就職。

↑20萬張就職典禮門票減少至約1000張

同新任正副總統一起坐在舞臺上的有約200人,全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且全都在近日內進行了新冠檢測。其中最重要的客人包括三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柯林頓和小布希,以及即將卸任的副總統彭斯。

↑彭斯出席拜登就職典禮

彭斯放棄了特朗普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舉行的告別活動,前來參加。國會山騷亂後,彭斯決定參加拜登就職典禮,以示前一屆政府對新一屆政府的支持。

就職典禮在美國國歌和祈禱聲中揭幕,哈里斯和拜登先後宣誓就職。

↑拜登宣誓就職

拜登發表就職演說,向全美民眾陳述其目標和願景。在特朗普任期內日益深重的分裂和動蕩之後,拜登呼籲「團結和治癒」這個國家,打敗疫情,重建更為美好的明天。

演說結束後,作為和平移交權力部分儀式,傳統的「閱兵巡遊」改為將在全美各地舉辦的線上虛擬巡遊。據BBC對拜登就職團隊的採訪,這場巡遊以「全國各地社區的多樣化、充滿活力的表演」為特色,並「向疫情前線的美國英雄致敬」。

↑拜登與奧巴馬在典禮現場擊拳

而在就職典禮後,拜登與哈里斯,以及前總統奧巴馬、小布希和柯林頓將攜伴侶一同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向無名戰士墓敬獻花圈。最後,拜登、哈里斯和他們的家人將在軍隊的護送下前往白宮,結束此次就職典禮。

線上慶典,防疫考量下的明星雲集

近年來,就任的新總統都會邀請最受關注的演藝界明星參加就職典禮當天的活動,今年也不例外。

↑Lady Gaga現場演唱美國國歌

一直支持拜登的Lady Gaga現場演唱美國國歌。著名歌手詹妮弗·洛佩茲也進行獻唱。而在當地時間晚上8點半,演員湯姆·漢克斯主持的90分鐘長的電視活動將取代以往就職典禮後的現場慶祝活動。

在此電視節目中,伊娃·朗戈莉亞、賈斯汀·汀布萊克、約翰·傳奇、布魯斯·斯普林斯汀、黛米·洛瓦託、邦喬飛樂隊等一眾明星將現身在全美不同地標演出獻藝。

特殊的就職典禮,還有這些「花邊」

此次就職典禮之前,保證美國總統擁有實施核打擊能力的「核按鈕手提箱」的交接就尤其引人關注。由於出現特朗普拒絕出席的特殊情況,無法在就職典禮上完成兩任總統間的移交。有分析認為,拜登很有可能在就職典禮前已拿到另一個「核按鈕手提箱」,等到其宣誓就職時,特朗普手中的核指揮和控制權則失效。

↑國會大廈外的隔離圍欄

此外,總統就職典禮通常都有著周全的安保佈置,但今年成為美國歷史上安保規模最大的一次。美國特勤局主管這次的安保計劃,還有數千名警察和多達2.5萬名國民警衛隊隊員配合支援。NPR稱,這是目前駐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人數的五倍。

自國會山騷亂後,華盛頓就一直處於緊急狀態,國家廣場對公眾關閉,國會大廈周圍的區域也被封鎖。華盛頓市中心的大片地區都設置了路障,禁止入內。華盛頓市長繆裏爾·鮑澤敦促人們呆在家裡,網上參與就職典禮活動。

儘管存在安全問題,拜登依然堅持要在戶外宣誓就職。

↑拜登任參議員期間手按祖傳《聖經》宣誓

據《奧普拉》雜誌介紹,拜登宣誓時使用的是他曾兩次宣誓就任副總統和七次就任特拉華州參議員時使用過的同一本《聖經》。而拜登已故的兒子博·拜登在宣誓就任特拉華州總檢察長時也曾用過這本始自1893年的「傳家寶」。

就職前夜,舉行疫情紀念活動

據CNN報道,就職前夜,拜登夫婦於當地時間19日下午乘私人飛機抵達華盛頓,在國家廣場林肯紀念堂前的紀念池參加疫情悼念活動,哀悼數十萬在疫情中失去生命的美國民眾。當選副總統哈里斯也攜丈夫道格·恩霍夫一同參加。全美數百個城市、城鎮和社區的重要場所都舉行了點燈儀式。

拜登在紀念活動上發表了講話,他強調道:「要治癒,我們必須銘記。有時候銘記很難,但那就是我們治癒的方法。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尤為關鍵,這也是我們今天聚在這裡的原因。」

哈里斯也表達了對疫情中逝者的悼念以及對新政府上臺後美國「癒合」的信心,「幾個月來,我們都獨自悲傷。今夜,我們的悲傷相通,並開始一起癒合。」


推背圖根本沒有對2020年作出預測。說有的是對推背圖一無所知。


推背圖已經被驗證,正在進行時。

kfk對2020沒有明確的描述,當然也可能是事關重大而避而不談


中國會更好,中國山河統一,會更強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