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這個政權其實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它始終沒有形成一個一以貫之的政治常態。也就是說,北方十六國的分裂是表現在明面上的劍拔弩張不穩定,南方東晉的內鬥則是表現在里子中的潛流暗涌不穩定,雙方都是不穩定的,自然不會有成功的北伐或南征

田餘慶老先生在其代表作《東晉門閥政治》裡面概括出了一個名喚【門閥政治】的「變態」政治模式,並指出,這是一種相對於皇權政治的非常態,也即至尊名分實際權力相分離的不穩定態。東晉政治從一開始便不是強力軍權凝合出來的皇權政治,而是一個名實分立、權力分散脆弱平衡狀態。王、庾、桓、謝等所謂的【門閥】家族,對於政局的掌控力,也僅僅介於【官宦世家】與【霸府權臣】之間,權力不僅沒有集中在【皇權】手上,也沒有集中在一個【門閥家族】的手上,而是動態分散在各大家族的手上。

王敦之亂(322年-324年)、桓溫擅權北伐(354年-369年)、桓玄之亂(403年-410年)是東晉門閥家族的三次集權代晉嘗試,均試圖以掌握了荊州軍力的單個【門閥家族】的力量掌控朝政進而取而代之,奈何遭到其他門閥家族的抵制,而且王敦、桓溫均沒在事業巔峰期多熬幾年便老病去世。在三次衝擊之間的王導平衡格局謝安平衡格局,其實都只有一個世代的時長,不僅不長久,還要時刻防範坐大了的上游軍閥、江北流民與北方強權(後趙、前秦),哪裡顧得上建設穩定的制度?

再加上東晉皇室內心始終追求的皇權壯大,司馬氏皇帝總是希望通過寒素、外戚、宗室來推動皇權的重建。劉隗、刁協的被重用(元帝時期)、庾氏的上台(明帝後期成帝時期)、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的掌權(孝武帝後期、安帝前期)便是皇權希望通過外戚、宗室來重張皇權的三次最明顯的表現。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縱貫東晉百年的多方角逐內耗進度表

  • 草創期:王導平衡下的倉促建國:311年-321年(元帝重用劉刁)
  • 第一次衝擊:王敦之亂322年-324年
  • 後趙威脅下的緩衝期:王導平衡與庾氏上台:325年-340年
  • 第二次衝擊:桓溫北伐與擅權:354年-369年
  • 前秦威脅下的緩衝期:謝安平衡與淝水之戰:373年-385年
  • 宗室最後的衝刺:會稽王父子上台與太原王氏的參政:385年-403年
  • 第三次衝擊:桓玄之亂與劉裕平亂:403年-410年(基層的盧循孫恩之亂同期發生)
  • 完結期:劉裕北伐與篡晉:410年-420年

不同的門閥家族(平衡派、專權派),皇權借力的寒素、外戚與宗室,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為了爭權奪利內耗得不亦樂乎,並利用荊揚雙重心的地緣格局,把朝堂權力的爭奪,演化成一次次的荊揚間軍事武裝衝突。再加上後趙、前燕、前秦分別在4世紀前期、中期、後期各自帶給東晉建康朝廷的三段20年潛在壓力,東晉基本上始終處於內憂外患的權力分散狀態,哪裡顧得上組織一場徹底成功的北伐?頂多能夠產生幾次針對兩三州之地的吞併戰爭而已。

祖逖北伐、桓溫北伐、劉裕北伐都不是東晉建康朝廷組織的,祖逖是江北流民帥武裝力量,桓溫是荊州坐大門閥武裝力量,劉裕是新編北府軍武裝力量,他們的集權程度是逐步加深的,所以在戰爭成果與成果保持方面,也是一次比一次強。在東晉長達百年的持續內耗過程中,能夠孕育出祖逖、桓溫、劉裕的三批北伐,實屬不易,雖然最終都沒有實現收復河域、一統天下的最高目標,實際上都是對兩三個州的收復。視為北伐,自然是失敗的,但視為收復則基本是成功的,至少也為東晉的內耗政治與南朝皇權的孕育提供了一個安定的環境,並不能說是徹底失敗,北伐未遂、收復有成或許才是更準確的描述2333。


1. 士族門閥政治,門閥勢力強大,皇權勢力弱小,中央政府動員國家級戰爭的能力有限

東晉與以往的中央集權制不同,是一種「變種」的皇權政治,門閥與皇帝分享江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動員發動國家級大戰的能力有限,門閥勢力以自身利益為重,權衡自身利益得失,北伐很難組織動員。

與之類似,三國時期的東吳,最像門閥士族政治,陸、朱、顧、張四大家族勢力很大,皇族孫家頗受制衡,東吳的主動進攻型戰爭的表現往往差強人意,反倒是夷陵之戰等被動防禦型戰爭表現出色,因為被動型戰爭才符合士族門閥利益。

2. 士族門閥政治背景下,各大門閥以自身利益為重,各懷鬼胎,北伐成為權力鬥爭的工具,真正目標不在北伐,而在通過北伐擴充自身勢力,缺乏北伐的決心

整體而言,東晉自蘇峻之亂後,內部享有七十餘年的平穩,其實不是整體亂世,反倒是北方政權跌宕,不乏北伐的有利時機。公元349年,石虎崩逝,內部發生大亂,後趙政權崩潰,之後冉魏、前秦、前燕等紛紛崛起,互相攻伐,北方大亂之際,南方轉強,是收復中原的好機會

但東晉的門閥士族以鞏固國內權勢為出發點,對於北伐則缺少了義無反顧的決心,最終草草收場。例如桓溫北伐,其實暗中跟皇帝較勁,希望通過立功擴充自己的勢力,還藉機除掉殷浩,庾亮、褚裒等之流,其實也都差不多。

最後,補充一點,北方不是一直處於分裂狀態,有三個政權先後統一北方:後趙、前秦和北魏。

北伐失敗不是綜合國力不行的簡單問題,士族門閥政治下,國家動員能力有限,門閥優先考慮門閥利益,國家利益則會放在第二位。


糾正一點,東晉時期,北方並非一直處於分裂狀態,東晉面對的前秦,北魏都是統一北方的政權。

首先要明白北伐的實際意義,所謂收復故土光復中原驅逐韃虜那都是口號,為了這種口號去拚命的不是革命黨人就是共產主義戰士,萬惡的封建社會沒有覺悟這麼高的人。

其次要搞清楚東晉政府的組織形式,門閥政治想必也是都懂的,東晉政府和士族門閥共同治理國家,利用各個士族互相牽制來達到平衡的效果,東晉政府本身是沒有北伐的實力的,而由士族執政者發起的北伐毫無疑問又會打破東晉賴以生存的平衡,這一點是司馬氏不願意看到的。

關於祖逖的北伐,如何評價祖逖? - 戴萬琦的回答

我在這個回答中提過了,范陽祖氏從頭到尾跟東晉就不是一路人,祖逖的北伐實際上是他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是斷然不可能得到東晉政府的支持的,所以祖逖的北伐從他出發的第一天就是註定要失敗的。而此後發動的數次北伐則都是由執政士族所發起的,一旦取得成效對司馬氏來說危害遠大於成果,畢竟司馬家就是攜滅蜀之威成功改朝換代的,這點歷史的教訓不可能不懂,當然懂也沒有什麼卵用,東晉歷次北伐中最為成功的劉裕回來就以劉宋取而代之了。

  對於 @寒鯤 的回答,本人想再做出一些補充。

  東晉內部的不穩定,有消極一面,但不能說沒有積極的一面。

  北方士族對南方士族豪強的打壓,僑姓士族之間的鬥爭制約,都成功地勻出了相當的資源以供國家之用,以及民生保障。而莊園制經濟在災害多發的兩晉時代也有其積極意義的。

  《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傳》有云:

  「先是,尚書令沈約以為晉咸和初,蘇峻作亂,文籍無遺。後起咸和二年,以至於宋,所書並皆詳實,並在下省左戶曹前廂,謂之《晉籍》,有東、西二庫。此籍既並精詳,實可寶惜,位宦高卑,皆可依案。宋元嘉二十七年,始以七條徵發。既在此科,人奸互起,偽狀巧籍,歲月滋廣,以至於齊,患其不實,於是東堂校籍,置郎、令、史以掌之。」

  萬繩楠先生就此認為,王導治國的「網漏吞舟」,只是其一方面。【從咸和二年整理出來的《晉籍》(黃籍)沿用到南朝宋、齊時代來看,咸和土斷是一次相當徹底的土斷。——《論黃白籍、土斷及其有關問題》】

  實際上,東晉門閥士族執政的同時,也多有打擊兼并,保護自耕農利益以確保國力之舉,這是門閥政治制約的結果,也是在經濟實力上北強南弱局勢下的必然。

  王導、桓溫、謝安厲行土斷,檢校人口戶籍,王公豪門皆不免納賦,而謝安行口稅法時,服兵役者則能免賦。關於更詳細的論述,詳見本人另一個回答《為什麼五胡十六國多漢奸呢?》。

  但是荊州和揚州的互相制約,以及建康作為統治中心距離益州的遙遠,導致終東晉一朝,對於益州控制力極為薄弱。西晉之亂,而蜀先亂,347年桓溫滅成漢收復益州,351年司馬勛從益州北伐,僅能出兵三萬【勛帥步騎三萬赴之】,比之蜀漢不啻天壤之別,足見東晉王朝統治下益州動員力之薄弱。

  益州屢亂,無論建康朝廷抑或荊州方面,都沒有能力對於益州進行土斷,不能有效調動益州資源。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范長生之子范賁叛,據成都,同年晉將蕭敬文亦叛,據巴西;數年才被平定。興寧三年(365年),益州最高軍事長官司馬勛謀叛,被桓羆、朱序、周楚平定。

  寧康元年(373年),苻堅將楊安等人攻取東晉漢中、蜀中,由於東晉在蜀地控制力薄弱,前秦並未遭到太大抵抗。

  淝水之戰後,東晉收復益州,義熙元年(405年)又有譙縱之亂,建立西蜀政權,割據八年才被劉裕派兵平定。

  則終東晉一朝,大部分時候根本無法調動益州資源,即便能控制時,控制力亦薄弱。則東晉實力不能控制整個南方,對於北方就更加劣勢了。

  兩晉各州郡戶口不詳,只能以東漢數據作為參考。

  東漢揚州口數為432萬,荊州口數為623萬,其中南陽郡243萬,交州口數109萬。

  由於東晉在很多時候不能控制南陽郡,我們將以上三個數據相加,再除掉南陽郡,得921萬。

  但東晉的淮南地區和湖北地區時常遭到北方侵襲,且又多次被內戰殘破,再考慮到小冰期導致糧食產量下降,東晉在不擁有中原的情況下,除去益州後人口當少於921萬,估測在700——800萬。

  而北方人口,前燕滅亡時口數就多達1000萬以上,前秦滅燕之前估測為600萬,再計算涼州人口100萬以上,拓跋代國人口100萬以上,北方人口多達1800萬以上。

  再考慮到東晉內部不穩,好像東晉似乎沒有任何勝算了?

  但是奇怪的是,大晉卻能對人口有絕對優勢的北方屢屢進攻,取得勝捷。雖然屢次因為內部矛盾放棄既得成果,但祖逖、桓溫、荀羨、謝玄、劉裕的北伐,都稱得上氣吞萬里如虎(庾亮、庾翼、褚裒、謝尚、殷浩表現比較搞笑,就不提了)!

  因為別以為胡人統治者能打擊豪強什麼的。他們一開始可能會殺掉一些舊門閥,但因為蠻族的落後性馬上會扶持新的豪強,之所以在史書上沒能扶持出新的門閥世族無非是統治時間太短罷了。

  後趙前燕對豪強佔有人口是不做限制的,不做限制之後具體土地兼并到什麼情況嘛,就是前燕滅亡前一年,1000多萬人口才爆了8萬軍隊,被桓溫五六萬人打得差點遷都,向前秦求救,最後還是慕容垂爆種打跑了桓溫才渡過一劫。

  東晉內部的各勢力,如果有實力,也是希望北伐收復中原,甚至徹底消滅胡虜,而後利用北方的龐大資源壓制南方,來擊敗競爭者,徹底控制政權的。內鬥和北伐並不完全矛盾

  桓溫第一次北伐,若非司馬勛失敗,從子午谷與桓溫夾擊,恐怕前秦已亡。桓溫第三次北伐,若非慕容垂用兵如神,恐怕前燕也只能遷都幽州了。

  荀羨早死亦令人遺憾,須知公元366年,慕容厲統兵攻打兗州,入泰山,泰山太守諸葛攸逃往淮南,這時荀羨北伐取淮北、兗州的戰果才完全丟失,這時荀羨已經去世7年(昇平三年(359年),荀羨卒,時年三十八)!

  憶當年,荀羨以區區萬人北伐,誅王騰、殺慕容蘭、擒賈堅,徐兗望風而定,縱慕容恪亦不敢輕犯。

  如若荀羨多活一些年,即便桓溫與東晉中樞不和,但兩位戰神只要稍有配合,待慕容恪死後,便東西並進,掃蕩河北,慕容氏不過盤中之羹也!

  東晉競爭性極強的制度,加大了內耗,但是也有利於人才的選拔,門閥必須有強力的領導者,才能攫取權力地位。這不是不務事功專務攻訐的宋明黨爭可比的。

  而這些優秀人才的獨立自主性,不為中樞所制,亦使得他們可以沒有太多顧忌地任用北方流民,組建強兵。流民帥如郗鑒,寒士如劉牢之,鹹得重用。

  再想想南宋時,北歸人像辛棄疾等人,被打壓排擠到什麼模樣!

  因此東晉北伐屢屢失敗,有其內部矛盾導致的必然,也有上天不佑的因素。

  直到劉裕劉寄奴橫空出世,而北方亦缺乏慕容垂這樣的名將,終於橫掃胡虜,幾乎成功,然而……劉穆之早死,劉裕的政治手腕不足又導致他對關中事務沒能做出妥帖的安排,於是……

劉裕有實力統一天下嗎??

www.zhihu.com圖標


這個最根本的還是經濟,戰爭背後是在拼經濟,東晉時期南方經濟水平還遠沒有趕上北方,人口戶數便可以反映。

三國的時候,魏戶數六十餘萬,口數四百四十餘萬,吳蜀兩國雖然加起來戶數八十餘萬,但口數只有三百二十餘萬。

前燕幽帝時有戶數二百四十餘萬,口數九百九十餘萬,此時東晉大約八百餘萬。

北魏爾朱榮之亂後尚有戶數三百三十餘萬,而南方宋孝武帝時期戶數僅有九十餘萬。

總之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經濟強於南方這一情況都沒有發生改變。

延伸一點,題主的題干還是有問題的,起碼北魏之前,北方還是有兩次小統一的,後趙一次前秦一次,雖然這兩次小統一都很虛弱,但前秦統一之後苻堅就沒把東晉放在眼裡,過不了多久就南征了。

東晉幾次北伐也不乏亮點,但都成果寥寥,具體來說還是受制於內部紛爭。北伐很多時候並不是以收復失地為目標,而是各個權臣建立功名撈取政治資本的手段,這樣的北伐能打出什麼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祖逖倒是想光復中原,但你看司馬睿是怎麼對他的。

淝水之戰後北方一片混亂,謝安乘勝追擊收復了不少失地,但謝安死後北伐就沒人主持了,況且司馬家與謝家的矛盾在淝水戰後激化,連謝安自己都在朝廷中樞待不下去,這北伐還怎麼打?

至於東晉內部的政爭情況,又是另一個問題,具體可從田餘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入手了解。

如果題主想看當時的南北巔峰對決,可以去讀一下後來的元嘉北伐,當然結果很慘,就不多說了。


東晉的北伐多數都是立足未穩的權臣發動的,為的是轉移注意力,借戰爭消除異己,收復失地只是順帶的。


東晉秉承東漢和魏的制度,尤其魏朝,士家大族控制地方政治經濟甚至武裝,而東晉則更甚,因為東晉以前的漢和東吳,江東的士家大族就不得了,孫吳政權一直都對東吳的士家大族又拉又打。而滅東吳後,在東吳沒有司馬的王,沒就番,五胡亂華後,三馬度江後才建立了東晉政權,也是依靠江東士家大族的支持,其實自始至終東晉的皇權就不穩固,因為政治經濟軍事大權被士家大族壟斷。

而源源不斷的北方難民湧入江東,嚴重侵害了當地士家大族的地位和利益。於是江北成了北方難民的聚集地,東晉朝廷也是給支持,但是不讓大規模難民進入江南。而江北成了兵員的來源地,這也就是後期的北府軍的由來。

這就是東晉王朝的現狀。士家大族搞不定,沒法集中權利進行北伐。北伐只能依靠北府軍。而北府軍有對外抵禦北方五胡,對內平衡士族勢利的功能。北府軍的北伐不徹底,而且很容易收到士家大族掣肘。所以功敗垂成。

北府軍和士家大族的爭鬥伴隨東晉整個時代,最後以北府軍將領劉裕建立宋。


因為中原王朝的戰鬥力跟他們自己土著化(馬來化)的程度成反比,越往南土著化程度越高,戰鬥力越差,南北朝並立永遠北強於南,關內和塞外對立永遠塞外強於關內。東晉這個早就徹透徹尾馬來化的逃南王朝打不過原生態的北方諸族有什麼奇怪的嗎?能偶爾出個桓溫、劉裕這種趁著北方小王朝內訌、式微的時候出來撿個漏的就很不錯了。桓、劉自己的母系基因也許不會太差,但是帶不動幾乎全員馬來的東晉,一滴水滴進一盤墨水裡染不白墨水。北方當時無論基因、體質還是作戰模式、裝備,整體都遠勝南朝。

——————

中國曆朝歷代的規律,不管是直接從關外打進來的還是已經在關內某個角落盤踞了幾代人時間的,只要在中原建立了政權,戰鬥力一定迅速退化.原因是他們全都是一在中原立足就迫不及待地跟被征服的當地馬來土著婊子苟合,拋棄自己強大的原配母系,最後生下攜帶馬來基因的後代,能力和品質大打折扣,這些打了折扣的後代再跟馬來婊子苟合,生下更打折扣的後代,這就是所謂的一代不如一代,這一代代退化的不止體格和戰鬥力,還有邏輯、思維、運籌能力、品行全方位縮水,意淫、挑釁、使絆子、主體思想抱團自嗨倒是越來越在行。所以一個王朝會越來越腐化,直到完蛋,被母系還是原配、還沒有跟土著婊子苟合的新貴武力奪權替換掉。

所有的漢人王朝無一例外地走了馬來化的路子,最後全成了馬來漢被人吊打,漢、唐、明如果不是一面對內強化高壓恐怖統治,格殺一切冒頭的社會不安定因素,一面對外放養塞外牧獵作僱傭兵替自己打仗,根本撐不了百年國祚;鮮卑拓跋魏主動馬來化,最後給沒有馬來化的六鎮原生態新貴一頓攪和,先一分為二後先後被人篡權,接班的高歡、宇文泰母系都是原配,父祖輩沒屮過馬來婊子;蒙古人禁止蒙漢通婚,得以完好地退回關外;滿洲人一開始也禁止與漢女通婚,但沒有堅持住,最後混得讓個菲律賓O1稍微一唬就交了權,自己都快跟漢人沒區別了。那個奪權的O1菲律賓也是虧了他自己母系是北漢才有能力做官,吃了清末清廷母系嚴重馬來化、比自己母系低位的便宜,如果還是老土著原配母系,憑他個O1父系的能量也就只能當個漁民、商販。現在那個李輝也是母系北漢D4才有能力在大學搞研究,他的父系也是O1,可見母系是多麼重要。

馬來基因,混一人敗家,混一族亡國,當初那麼愛屮土著婊子,就應該想到後代會有這樣下場。


說一下個人看法

東晉時期,宰輔執政,政出多門。皇帝徒有南面之尊而無統御之實。對戰爭而言,一個強有力的集權中央。

這是草稿箱里的,應該是我兩年前寫的。現在已經不記得當時要寫什麼了。看到的時候,自己都驚了,這竟然是我能說出來的話???

發出來是想紀念一下我曾經也關注過這麼厲害的話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