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這些東西有段時間了,但是想到人生一場空,又覺得研究這些東西真的有意義嗎?請各位開示一下。


請問題主,父母對你的人生有意義嗎?

《易傳 繫辭》有言曰:「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2.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3.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6.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7.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

8.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9.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10.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解:

1.安定的生活很好持有、做到。靠——(山、醫、命、相、卜)很好謀生。如——(清修、醫儒、算命、風水、卜算)

2.人在迷茫、無助的時候很好引導。現在稱心理輔導。再生父母說的就是引導。其心神不寧、心性不堅者。面對小風小浪就已經輸的一塌糊塗了。

3.所有爭鬥、搶奪都是從一方一無所有開始的。它只有命,它只能拚命。當拚命的人多了,戰亂就會開始了。而治理戰亂,最好就是在它未開始之前平息下來。所以學習很重要。讀千丈書、行萬里路。當然書讀錯了,人就會變的自大、妄為。

4.幾個人才能抱住的古藤應該有一萬年的壽命。幾個人才能抱住的古樹也有上千的年壽。再高的高樓大廈,也是從無到有,土石為軸而成。世界之奇觀,還是得你行千里、萬裏去丈量。

5.當你想有所作為、大展宏圖必定會經歷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只有規劃明確、運籌帷幄纔可一帆風順、一次功成。執於某事、某人、某物時。註定會失去。得到終將會失去。有種愛叫放手,有種自私叫佔有。

6.而聖人的心裡有眾生萬物,但它不為所動。所以,不會痛苦、失去、過失。

7.民間議事,常以幾成成功率來決定此事開不開始。所以往往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8.守著收益開始目的性太強。看不見的東西纔有趣。這就是聖人的不敗之由。

9.大家可能覺得:聖人沒有慾望、沒有執念。教不了世人什麼。實則所有可學的東西,都在人世間,就看你的慧眼能不能識得它們。

10.聖人最終還是要為天地平衡、陰陽無極、日月星辰、乾坤混元、宇宙虛無為己任。而不是不敢所為,大局為重。


不想去忽悠,所以學周易也沒賺到錢。

人生未來規劃,發展,即便算出來了,也改不掉。談不上趨利避害,如果逼乎上有,那我肯定也不相信。

學知識,研究哲理,不好意思,我只是市井小民,到不了這個層次,只想滿足自己的喫喝拉撒,順便能去幾趟會所。

另外,我學的算不錯的,至少逼乎上99%的所謂的大師水準不會比我高。


有想更好了解易經的,可以加公眾號

就我自己而言先是出於好奇學的梅花易數和卜卦法,說實話這些東西不難理解。不過卜卦容易斷卦難,要想斷的準就需要系統全面的學習周易,不然所有的方法都是扯淡。有時碰到奇怪的事偶爾會給自己和朋友算一卦,然後對照書籍查卦象爻辭。有人會說梅花易數和卜卦斷卦不同,是不同我知道,說得太清楚不好,你懂我也懂就好。

自己現在最喜歡的還是易經卦序中蘊藏的事物發展規律,及每一卦每一爻給我帶來的啟示。為什麼學易的人少,我覺得現在生活節奏太快,大家都習慣了「快餐」,但是學易經是一個極慢的過程,需要你不斷的思考。我看網上有很多關於易經的教學視頻,說得都對,但是隻能是雞湯,其內容遠不及原文的萬分之一。

個人認為學易就應該如憂患九卦之首的履卦所象徵的那樣。由小畜密雲不雨到天地交泰,中間必須經過履卦的腳踏實地奮鬥。學易路上我們一起努力吧!

放幾張照片吧,特意找到自己學習履卦時的筆記


學問也是具有時效性的。

而具有時效性的學問是否值得研究應該看他的適用性和天花板位置。

適用性方面主要是同社會進步方面的契合度。不只是功利的實用主義,而是理論指導實踐的應用性。舉個簡單例子,傢俱行業裡面大部分企業放棄了傳統精華的卯榫結構,而採用現在的快裝工藝。這種改變不是傳統的傢具不好,而是這種巧妙的工藝不適應目前的市場而已。主要考量在於成本,效率和人員進入門檻,這三個方面就讓卯榫結構成少數的堅持了。

周易也是同理,不是不好,而是對目前的技術變革,社會倫理變化的指導作用變小了。在時效性和應用性方面不佔優勢。

學問的天花板也不是說學問到頭了,而是學問的延展性和載體的適應性。

學問能否延展開去,在應用和學問分支上能否進一步細化,並升級,是考量一門學問是否值得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研究的重要因素。

周易分成六十四卦真不是學問延伸。

另一個天花板就是學問的載體了,也就是人。周易這類學問之所以講究悟性,是因為對人智力的要求較高。學問越是走到高端,對人的智力要求越是嚴格,這在其他學科也是一樣的。

能否有效評估智力因素造成的學習天花板,也是判斷是否值得繼續研究的前提。就跟廣義相對論和多維空間一樣,本人一直就沒明白過,站在院牆外面的想像都做不到。

當然有前提是,本身興趣,職業需要(文化類)是非常贊成繼續研究的。

另:看周易,最好把連山,歸藏一起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