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多少钱觉得合适买就行了。

就比如说有些人很喜欢er4系列,2k+的价格眼都不眨一下,人家就根本不在意产品略粗糙的地方,听到了想要的声音很值。

如果我说买几块钱的耳机或者百元的耳机最有性价比,你会不会觉得价高于性了呢?


不能推荐型号,推荐型号算做垃圾广告,被封号禁言,就推荐品牌吧,:森海赛尔-akg-拜亚动力-铁三角里面选就行了,不喜欢低频铁三角,喜欢低频akg,喜欢均衡森海赛尔,喜欢监听拜亚动力


二手耳机性价比最高

DIY其次

大厂溢价太高

ps:玩HiFi还谈什么性价比?耳机利润率比毒品还高


HIFI没有性价比,当你的需求是HIFI,已经属于定制服务,并不是大众型,我们常说的听个响;那么可以理解为你想要表达的是,这个耳机表现的品质与它的价格是否匹配,不花冤枉钱。

品牌推荐,首推国外大厂,品牌自己百度一下,就那么几个,建议先入手300左右,不超过500,这个阶段是提升最明显的(相对于几十元的耳机),至于那条耳塞比较喜欢,只有都试一下,为什么要试一试,每个人喜欢的音乐都不一样,如:我就喜欢原声,不要修饰,所以HIFI是很烧钱的,之后就可以进阶到1000+,这个阶段才是真正的主力,3000+以上可以理解为个性定制。

国内品牌,我没什么推荐,因为听的少,至于大家都推荐的一些耳机,有时间和预算可以买一条试一试。


知乎里有一大堆推荐的,国产进口品牌都有。

建议从低价位的开始试吧。

推荐一个不算贵的,喜欢低音的可以试试,铁三角cks550xis,个人觉得缺点就是听诊器效应比较明显,晚上躺下自己呼吸都有动静,忍不了的不建议选。

蓝牙和hifi不沾边的,因为蓝牙的传输速度太低,就算是最新的蓝牙5.0也没用。

喜欢森海塞尔感觉的可以试ie40 pro,人声有点远。

不推荐舒尔se215。

以上三个我都有,没有的我也不评价,所以不代表不好。


圈铁,似乎在2020年开始泛滥了,无论是无线耳机还是有线耳机,都开始加入了动圈或动铁的设计。动圈解析力不够,动铁的低频下潜不足,三频难免不均衡,而如果两者能够结合,优势非常明显,中高频部分的演绎,解析、瞬态、精细度更加凸显,同时低频的弹性方面更为宽松自然,下潜更深,感染力更强。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调音师配合厂家多年的技术协同工作,才能够让用户听到更加出色的声音。动圈+动铁两者在声音的过渡上难免有些不自然,这一直是困扰厂家和用户的问题。

而兴戈的EM2,也被网友一直称为洛神。兴戈我接触过几次,铜雀给我的印象相对深刻,在HiFi圈流传甚广,它家产品不算很多,而洛神EM2,也是我了解HiFi圈的第二款有线耳机。因为兴戈一直没出过无线耳机,而近期新出的无线耳机则是日蚀APT7,我颇有些期待。

我很想了解兴戈洛神EM2到底能够听出什么HiFi的味道。

外观

包装是提升我对于兴戈EM2好感之一,精致的黑色图案,有种游龙戏水的感觉,磅礴大气。

打开包装,就看到一个复古的皮革包,很小巧,随时就能欧带走,两只耳机也被细腻的装饰黑色的海绵垫后面。

让我意外的是,当我打开复古皮革包时,出现的是不同的大小的耳塞,我接触的其他HiFi耳机厂商,并没有这么细心过。

里面的配件有:

1、兴戈EM2耳机X2

2、透明线材X1

3、复古皮革收纳包X1

4、保修卡X1

5、说明书X1

6、通透塞X3

7、均衡塞X3

通透塞和均衡塞是兴戈耳机的一贯特色,大、中、小三号都有,让用户根据自身条件自行选择,两者的效果也不同。

HiFi耳机其实非常讲究线材,耳塞的内部构造,材质选用都有对音质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不可忽略有线耳机的线材,EM2就采用了0.78双针可换线四股镀银混编线,能够有效的提升通透度,分离度,声场等细节。

而全透明的色彩,无论是男生女生,出行衣著搭配,都能够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而经典的3.5MM介面,也让EM2可以适配更多产品。

全透明的设计同样用在了耳机上,不同于市面上大部分耳机,兴戈的EM2也采用了插针设计,而透明的颜色,能够清晰的看到耳机内部的构造,10mm高磁路复合动圈单元+Knowles-RAF-32873 双单元圈铁,银色的背板,透明的腔体,不仅看的清楚,而且不缺时尚的元素。

官方还有另外多种颜色可选,增加了搭配的趣味性。我颇为好奇的是,为何要采用0.78双针可换线介面?里面有什么讲究?据一位HiFi的朋友讲,换线可以尝试不同风格的调音风格,另外一点就是原厂线材断了,不得不换。采用0.78双针可换线介面主要是提高了耳机体积的利用率,谁也不想带著耳机,却有一个硕大的接线口吧!

音质和听感

先看看耳机的配置。

采用了铜雀PRO核心动圈,双单元结构,动圈单元同EN700 PRO一样,高分子复合镀钛振膜。动铁单元则是一颗全频段楼氏动铁,搭配原厂0.78双针可换线介面。10欧阻抗,灵敏度大于101dB,频响范围是15Hz-40KHz。理论上而言,是能够捕捉更多的声音细节,容易推动,灵敏度高的耳机。

这次我搭配了最大号的均衡塞,前端采用了山灵的M3X,网易云还是各种格式都采用了FLAC和WAV的无损音频。

首先我最喜欢的是蔡琴老师的《渡口》,能明显听出这款耳机的高频还是非常清澈明亮,延展性还不错,解析力非常可圈可点。部分高频居多的曲风有时候能够听出一点齿音,好在音量不大的情况下注意不到。基本上表现非常稳定,没有飘没有散,空气感挺不错。人声部分表现的中规中矩,男声和女声均有齿音,蔡老师的音色表现还算很出色,层次感还是比较到位的。而无处不在的鼓声,包围感不错,有种临场感味道,鼓声算的上紧实,但下潜不算深。

接下来我同样听过了《天堂》,《阿姐鼓》,《天空》,发现使用均衡塞时,整体的音质都非常的稳,没有任何明显的短板,而且很好推动,听流行和器乐会比较有感觉,刚好弥补了低频下潜不足的缺陷。而换成通透塞后,加强了中高频的紧致感,空气感更足,人声部分更清脆,穿透力也更强,我比较喜欢。最后是动圈和圈铁之间的声音过渡,处理的还是可以的,属于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低频和人声的过渡处理的不自然,有可能有染音,当然有条件的HiFi玩家建议试试换线,尝试不同的听感。

佩戴和收纳

兴戈EM2采用了绕耳式设计,而且是要用户自己接入线材的,第一次我就介面接错了,问题在于没接好,就很难挂在耳朵里,多试几次也就纠正过来了。

我每天听歌最少2小时起,对于有线耳机还是比较敏感的。基本上佩戴时长保持在2小时左右,戴久了耳朵就会有坠物感。它唯一不用我考虑的就是续航和充电,随取随用的方式也让我有很强的怀念感。

官方送的收纳包时时刻刻派上了用场,将线材卷好收起来,基本上能放进去,除非你线材没卷好,直接塞进去也是没问题的。在这个无线化的时代,线材收纳的确让我们回到之前那种有点麻烦的日子,不过EM2的原厂线材并没有缠在一起很难整理,也就0.78双针可换线介面有时候会花点时间。

总结

在这个无线化的时代,一直坚持有线HiFi的厂家的确算是少数。兴戈一直力推HiFi,一方面是有自己独特的调音风格和线材讲究,另外一方面的确是将耳机的性价比和HiFi做到了两者兼顾,作为入门级的初烧和对音质有讲究,不怕麻烦的HiFi玩家而言,兴戈的洛神EM2,赶紧试试吧!


HIFI耳机几乎没性价比的,最近某宝上的HIFI耳机最低价居然要9快9,这谁信啊。我买耳机一般就买索尼的,索尼大法几乎不会让你失望,要么就是小米的,小米的耳机性价比最高,但是音质吗就差一些了。

蓝牙耳机推荐你买索尼的 c400,我买的就是这个,挺实惠的虽然不是降噪耳机,但是音质和抗噪音能力属实不错。

小米的新出的降噪pro耳机我也买了,不过说实话这个耳机做的真不好,小米手机做的很好我很喜欢,家里也有一堆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但唯独对这个耳机感觉差劲,佩戴感不好,主要是这耳机太大了,我耳朵就这么大,塞进去漏音,这对于降噪耳机简直就是折么。当然小米挂颈式的耳机还可以,价格实惠,音质维也不错。

其他品牌的耳机用的不多,因为之前用的是苹果手机,所以买了一些beats的耳机,这个品牌的耳机我只能说你得去咸鱼或者淘宝上去淘一下,这个品牌和性价比没啥关系,淘宝上可以淘一些价格比较实惠的,音质不如索尼,但是他漂亮呀。


看你心目中的价位了。只是一两百块钱,我个人建议随便买。3,400块钱的话就买一个自己看起来顺眼的就好了,然后hifi,没有所谓的性价比一说。我要看你自己的侧重点是喜欢外观方面还是需要更好的声音 。比如说如果是6 700左右的话。个人推荐弱水科技的qt7声音方面性价比十分的高.这个价位很有竞争力。流行人声表现都很不错。


以下全文讨论的是入耳式耳机。

本人秉持的观点是入耳式耳机价格不应超过AirPods Pro,目前不论是综合体验,还是科技含量,品牌信仰,附加属性,APP都属于吊打其他入耳的存在,不知道其他入耳式耳机哪来的勇气在价格上超越APP。

APP开启主动降噪前后的fr

此外还要明确的是入耳耳机音质与价格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知道了这个,就不会陷入「以价论声」的错误泥沼里面,选择性价比产品也可在一定程度的意义上避免被坑。

入耳的价格与音质之间的关系


回归正题,提到HiFi耳机,音质自然是首位考虑因素,其次还有佩戴,外观,性价比等,外观不做评价。

下面推荐几款参考两大目标曲线的性价比耳机产品,选择思路主要从音质,佩戴和性价比三个方面著手。

首先推荐 @自然声.杰长老 杰长老家的ns0,作为一款百元级参考哈曼曲线设计的产品,佩戴轻便,消费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优秀的听音体验。或者加钱上ns4,体验更标准的哈曼曲线耳机,至于这钱值不值得往上加,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入耳平均fr与哈曼曲线比较

另外还有复刻经典小四系列的鱼九er4,虽说缺低频,好评很多。三节套隔音很好!需要注意的是插棍子的体验不太友好,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

音特美老ER4系列官方介绍

最新的音特美的产品开始加低频了,与哈曼曲线产品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低频的量,两者中高频差异不大,新款音特美产品溢价太高,算不上性价比产品。

最后,论性价比,论综合体验还是更推荐入手ns0。


去贴吧发「xxxx」以下的HiFi根本不能听,就会有很多人抢著告诉你。你要抓紧盯著看,看迟了就删帖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