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s:哥貝克力石陣,巨石文化起源與巫師獵人的黃昏

誰建造了哥貝克力石陣?他們為什麼建造這些巨型建築?他們又去了哪裡?

可以確定的是,根據大量動物形象和遺址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以及未發現農業發展的考古證據,是史前狩獵人群聚集起來建造了石陣。

哥貝克力所在山丘堆積了大量的石灰石碎片,石陣也大多掩埋在這些碎片中,這些碎石很多是史前人類挖掘燧石結節產生的,史前石匠在山上挖掘燧石,用來製作狩獵工具。

這裡在史前時代已經是專業化石匠聚集的為獵人提供武器和工具的採石場,不難推論,正是這些掌握石器開鑿和切割技術的石匠,被某種力量驅使,建造了眾多的石陣建築。為什麼是在這個地方聚集了獵人和石匠?地質研究表明在公元前12900年前發生了新仙女木事件, 在公元前10800年到9500年間地球突然降溫,推測是彗星撞擊地球所致, 撞擊直接造成北美大型動物和克勞維斯人滅絕,並使地球平均溫度降低7度,低溫氣候延續了1300年。這個事件和時間段與哥貝克力遺址的時間和特點緊密關聯。新仙女木事件打破了末次冰期結束後的全球升溫,將土耳其高原的陶魯斯山和東部的札格羅斯山變成一道冰牆,阻擋了新月地帶、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與亞洲大陸的通道,也阻擋了遷徙動物和狩獵者的腳步。

這個地區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上游,適合狩獵採集人群的生存。狩獵採集人群開始在安納托利亞南部聚集和匯合。

最初,聚集到哥貝克力以至新月地帶的人們有充足獵物和資源,生活安逸,似乎這裡就是傳說中的人類伊甸園。這些史前狩獵採集人群在伊甸園繁衍生息,導致人口的大量增加和文化的繁盛。人群的聚集促進技術的交流和觀念的碰撞融合,最終創造出哥貝克力石陣這樣的史前巨石建築,及其背後所隱藏的觀念和信仰。

然而,這種巨石文化的繁盛,也預示著狩獵採集文化的巔峰和衰落的起點。

由於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對動物和資源的消耗是難以恢復的,隨著時間流逝,哥貝克力地區的動物和自然資源越來越緊張,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哥貝克力石陣的建設或許和此相關,人們建造石陣並雕刻大量動物塑像,其中蘊含祈求生命護佑和敬畏動物的觀念。哥貝克力石陣的建造時間是在新仙女木事件末期,此時,氣溫也開始上升,北部山脈的冰雪開始逐漸融化,隨後山口通道會慢慢打開,一些獵人和動物會開始向北方遷徙,這個地區的人口逐漸減少,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後期的石陣越建越小,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力,而且人口的流失也導致信仰的消弱。而與此同時,一場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也已經孕育和完成。新仙女木冰期造成的新月地帶人口堆積,直接導致這個地區狩獵和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這最終推動了農業和畜牧革命的爆發。當食物資源減少,人們開始培育和種植穀物,同時馴養家畜作為食物來源。基因研究表明哥貝克力附近的卡拉卡.達格((Karaca Da?)遺址是目前所有培育穀物的起源地。新月地帶農作物和馴養動物的起源時間和哥貝克力遺址時間接近,分布區域也以哥貝克力地區為中心。或許正是從這裡開始,人類在生存壓力下開始探索新的生存方式。

或許可以說,哥貝克力石陣的巨石建築標誌著狩獵文化的信仰高峰,也預示了農業革命的到來。

T型石柱和建築的意義是什麼?有很多充滿聯想甚至附會的解讀,包括生殖崇拜、星象學、祖先崇拜等等。

目前的材料看,T型石柱建築整體上表達的更像是生命和祖先崇拜,也有生殖崇拜的意味,但最終確切解讀還有待新的考古發現。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早期崇拜或許是後期人類各種信仰系統的重要起源,人群聚集和半定居促進了觀念交流和禮儀的制定,狩獵者的史前薩滿原始信仰開始演變發展為祖先崇拜和神祗觀念,神殿和大型建築的建造強化了信仰體系和組織形態,構築了早期人類觀念和信仰的基底,對後期人類文明產生深層影響。比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最早開創文明的蘇美爾人將神祗與神廟緊密聯繫在一起,蘇美爾人也一直認為農業、家畜、紡織都是從聖山Ekur帶給人類的。

當新仙女木冰期結束,氣候轉暖,哥貝克力地區的人們開始遷徙散布開來,文明的種子向四周散播, 石陣和石柱的信仰也被帶到各個地方。

一些人群掌握了農耕技術,成為真正的農夫,他們主要沿大河流域活動,在兩河下遊方向蘇美爾人發展了最早的城邦文明和塔廟文化,沿地中海東岸、黎凡特到尼羅河,最終發展出輝煌的埃及金字塔文明。

石柱建築和巨石文化在這些農耕文明仍然保留歷史記憶。或許有一些人不願從事辛苦的耕作勞動,他們又成為狩獵採集者,跟隨遷徙動物越過北部山脈北上進入歐洲和亞洲。

到達歐洲的人群,仍舊保持了巨石建築的技藝和傳統,但其中信仰的內涵已經丟失或弱化,他們的後代在英格蘭、法國布列塔尼等地留下了一些巨石建築遺迹。

有些人群善於放牧和馴養動物,他們成為游牧部落,進入歐亞大草原後,一路上與當地人群不斷融合,甚至最終到達美洲。他們遷徙不定,無法建造神廟,但草原石柱、石棚墓葬和薩滿儀式或許同樣源自早期的石陣文化記憶。

甲骨文中T型石柱形象來自哪裡?一個有趣的發現或巧合是,在甲骨文中也發現了T型石柱的象形文字,這個字就是「示」:

"示"字的本義有爭議,但多數學者認同"示"的本義是"神主"。"神主"是古人祭祀用的牌位,用木或石製成,甲骨文「示」字就是神主之形的象形。

李學勤主編的《字源》對上面甲骨文"示"字的字形變化作了一些梳理:

從最早的甲骨文「示」字形象看,應該是石制的,而且和哥貝克力T型石柱結構形態非常相似,而做為神主和祭祀對象的內涵和意義也一致。

兩者的這種相似度令人充滿聯想,但這種時空跨度卻又超出了今天人們的想像,史前人類的歷史就是這樣神奇和令人遐想。

發佈於 02-06


確定曆法


可以往祭祀儀式角度上想。

就算剝開這一點,

你還不允許別人找點樂子不成

澳洲也有石陣。大概是因為智慧生物就喜歡莫名其妙整點活吧。


那回除了大石頭還有啥建材?

建築方法除了擺圖形,你還想搞個混泥土框架結構?


澳洲的巨石陣是古代藝術品,這個不足為奇,整奇觀是人類的天性

英國的巨石陣就是單純的近古整活了,東西是真的,擺起來也是真的,就是剛好擺成圓陣太扯了


巨石陣絕對是偽造的,遠古的人誰會無聊去建這什麼巨石陣,沒什麼用途。真以為遠古的人是傻子啊


我認為極有可能是為了祭祀。當時人類步入新石器時代,已經可以產生剩餘價值,也開始有了崇拜,極有可能是為了祭祀某種神靈開始建造巨石陣。不過他們怎麼做到的,還是當代人腦洞開的不夠大。以前一直說復活節島的巨石人像是怎麼移動的?一直以為是未解之謎,後來直到看了一個視頻,發現居然真的做到了,用了極其原始的手段,沒有用到現代的科技機械。腦洞極大,建議您去看看,幾乎可以顛覆三觀!可以說巨石陣也可以用近乎顛覆三觀的腦洞做到,只不過現在我們的腦洞沒有開到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