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枺宰执稹#?/h1>

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聽是非,你心還能知是非否?(答曰:「知是非。」)如此,你口雖不如人,你耳雖不如人,你心還與人一般。(茂時首肯拱謝。)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個聖賢的心;口雖不能言,耳雖不能聽,也是個不能言不能聽的聖賢。心若不存天理,是個禽獸的心;口雖能言,耳雖能聽,也只是個能言能聽的禽獸。(茂時扣胸指天。)你如今於父母,但盡你心的孝;於兄長,但盡你心的敬;於鄉黨鄰里、宗族親戚,但盡你心的謙和恭順。見人怠慢,不要嗔怪;見人財利,不要貪圖,但在裡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縱使外面人說你是,也不須聽;說你不是,也不須聽。(茂時首肯拜謝。)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閑是非;你耳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閑是非。凡說是非,便生是非,生煩惱;聽是非,便添是非,添煩惱。你口不能說,你耳不能聽,省了多少閑是非,省了多少閑煩惱,你比別人到快活自在了許多。(茂時扣胸指天躄地。)我如今教你但終日行你的心,不消口裡說;但終日聽你的心,不消耳里聽。(茂時頓首再拜而已。)《王陽明全集?外集》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謝邀~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這一句,也可以算是三句,對我啟發最大,我以為這三句話是王陽明對人一生「知行合一」實踐過程或三種境界的闡述。

要去理解這三句話的精神內涵,需結合這三句話的前後語境,因為古人行文講求一個氣脈貫通,神到而形到。這裡我就不引述原文了,直接解釋下這三句話有啥人生指導意義把!

第一層:「困知勉行」事。其實就是中庸裡面說到的「困而知之,勉而行之」。這時候的知行合一表現出來的是「夭壽不貳,修身以俟」境界。字面意思是「命長命短我都無二心,不動搖,修身待命而已」,似懂非懂把,必須結合王陽明自己的解釋(乃是教學者一心向善,不可以窮通夭壽之故,便把為善的心變動了,只去修身以俟命),完整的理解是「一改為善之心,不去探究什麼至善良知這類終極目標,但去修身免行以待命」。這下應該清楚了,這是我們大多人的都會經歷的境界,從象牙塔出來,初經世事,必然會受「物質之困」「精神之困」,不僅是你的「知」經常被否,「行」也可能經常被批評,這時候的「知行合一」是被動的,你要重新適應當下的規則和邏輯,可能你會抗拒,但是你不得不去做,所以是「勉而行之」,既有勉強也有勉勵的意味。就說最簡單的一點把,你上班之後,你得準時起床,打理自己,過去想睡到什麼時候睡到什麼時候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第二層,「學知利行事」。這裡啰嗦一句,很多人窮其一身是第一層都沒達到的,而大多數人則是停留在一層的階段。話說回來,這第二層的境界是「存心,養性,事天」。存心者,心有未盡也;養性者,性有所不知也;事天者,天人未合一也。但是這種境界已經比第一層高出許多了,首先,知行方面,已經由被動到主動,一個「學」字是知的主動,一個「利」字是行的主動。此時之「知行合一」,已經是對當下現實的邏輯規則有所參悟,而能「利而行之」了。這裡的「利」不能簡單理解為利益,好處,名利之類。而是微言大義,得其神即可,我的理解是「適合應該」,引申為於現實中可為的事。可以說到了這個階段,你的「困」已經得到極大緩解了。舉個例子,一般能在某一行某一領域已經有所成的人,他們都是極善於學習並知道自己在幹嘛能幹嘛的而主動去乾的,他們的物質上也得到極大回報。而且那種被迫起早床的狀態很難在他們身上發生,他們已經感受到了早起的好處,而自覺早起了。

第三層,「生知安行事」。這一層「盡心、知性、知天」,可謂進入化境。如果說知行合一之路是修鍊「乾坤大挪移心法」的話,中等修為的人很可能只能像楊逍一樣修鍊到第二層就無法再修鍊了,只有極少人能像張無忌一樣直達最高層,但是也有極少人慢慢修鍊到最高層,如王陽明者,一般都成為了楷模。這第三層就是我們一直心心念念的「致良知」了,不是在「致良知」的路上。達到此境界者,無精神和物質之「困」,所行之事,儘是心到,性到,合乎天道,天人合一。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認識了我自己,知道了我的命運,並且毫不猶豫地奔向我的命運。有所為有所不為或者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那都是我的命運。舉個例子,我覺得稻盛和夫就快了達到這一層,我感覺啊,只是鑒於他的事迹和著述,因為我沒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只是一種妄自揣度。

說到這裡,其實我已經表明了我的觀點,王陽明的心學精髓和根本精神就在這裡—知行合一。唯有此句,最具現實意義,沒有做到這一點,妄談「致良知」都是空談無甚實際意義


事上練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意思是:人人必須在做事上磨鍊,才能真正站得住腳;才能做到於靜中能安定,在動中也能安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