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黑學生會,但開學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擠破頭的去報名。為什麼呢?人不能這麼沒骨氣吧?

還有,主要的黑點是三種:

一是面試的時候不爽。面試官問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你之類的問題,或者比較嚴苛。但每年這麼多人報名,錄取率也就10%+,你能告訴我面試的時候怎麼篩選嗎?報了名就要客客氣氣的都進來?二是擺架子。說什麼部長主席架子大,他們也只是比你大一兩屆的學長學姐而已,有這麼大的架子嗎?我還遇到過這樣的。

三是不做事情。我想說天天忙的累成狗,都替誰去忙了啊?每年大家看的演出,提的意見之類的事情不都是學生會在做嗎?

實在不懂為什麼這麼招黑…

說說我的個人經歷吧,我大一進入大學並沒有打算加團委學生會這些東西的,但是班上要求去聽學院團委學生會的招新宣講,就覺得學長學姐講得很有趣,招新視頻做得很吸引人,就很隨意的報了名,然後莫名其妙的通過了面試,開始了大一一年的幹事生涯。大一在團委學生會工作就給我的感覺比較好,加上平時做事挺積極,大二就順利留任部長。留任部長後會發現,部長做的事情遠比幹事要多,身上的責任更重。所以我看到網上那些說幹事最辛苦的人,是真的看不起。我認為團委學生會經常在網上被黑的一無是處很大的原因就是這一部分當過幹事卻沒什麼能力留任部長的人作出的負面評價。目前我大三剛留任團委副書記,最近也在構思在下學期的團委學生會招新宣講會講些什麼。我覺得很我會給學弟學妹強調的一點就是,加入團學的目的不要太功利,因為加入團委學生會本來就不應該是為了謀福利,而是為學院、學校的同學服務,同時讓自己得到鍛煉,結交一些善良的朋友。其他什麼加績點、加學分就非常的次要。


說學生會黑暗的人大多都沒進學生會

進了學生會的人大多都不後悔


學好自己的專業才是王道!


做幹事、部長的時候,無非就是乾乾活,跑跑腿,接觸不到學生會核心的。只有主席團才有機會接觸到學生會該有的東西,學生會是少數人的舞台。
社會物慾橫流你爭我斗,高校如何做得到獨善其身?無所謂學生會被黑,因為它本身就很黑。無所謂誰最黑,沒有最黑只有更黑。高校不再是象牙塔,高校已經不再是一塊凈土。教師功利化,為了利益蠅營狗苟爭權奪利。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們在學生會也被同質化,為了加分,為了利益,有樣學樣,一樣的趨炎附勢。有空讀一讀《高等教育的管理時尚》中王英傑教授寫的序言,再讀讀哈佛學者劉易斯教授的名著《失去靈魂的卓越》,你就會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高校都在世俗化,庸俗化,平庸化。一聲嘆息
或者是說,憤青的緣故吧?畢竟學生會是一個小社會嘛。有江湖有競爭有手段。我在中學時代也這麼覺得,什麼無法治啥的,但是自己接觸了之後,也就只能「清者自清」,畢竟每個人觀點都不同,整個學生會系統裡面不同利益觀點的人都不少,畢竟加入學生會的動機本來就是什麼都有。設想一個不能深度統一共識的半官僚組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目的,就可以理解了。
這個看所處的位置吧,每個階段眼界不同,看到的學生會也不同。不管在任何組織肯定都有利益的衝突,只是看你如果去看待它


不請自來。本來我是對學生會沒啥感覺的,直到後來他們舉辦了一些沒意義浪費時間強迫參加的活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