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大多數人都覺得布魯克納的交響樂沒有旋律是靠動機和樂句的發展的


「旋律性高」不是指」旋律好聽「的意思,」旋律性高「是指穩定,較長,如歌,線條清楚的旋律在音樂中佔有主導地位的意思。

比如以貝五第一樂章為例子,當然它的旋律都很好聽,但是因為整個樂章都是建立在短小動機發展上的,所以不能說它的旋律性很高(說沒有旋律也是不準確的)。布魯克納就類似這種情況。相反,隨便某一首歌劇詠嘆調,可能作曲家寫得不好,旋律不怎麼好聽,但仍然會是旋律性高的作品。

如果拿「旋律好聽」做標準就過於主觀,這個詞也就沒有使用意義了。


一般說的旋律型作曲家,代表人物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這類,馬勒的作品旋律性也很強,因為用了大量的民歌素材,貝多芬算動機型作曲家,他的大部分旋律單聽很一般,也很短小,但跟音樂其他要素組合在一起的發展演變,就非常引人入勝。

布魯克納以具有強烈、令人難忘的音樂主題旋律而聞名,頻繁使用聖詠,讚美歌,民間舞曲,但需要極其漫長的發展,比如動機的模進,反覆的賦格進行,精妙的對位,加上弦樂的震音襯托宏大的配器等等,使主題發展非常入耳好聽。

布交的2,4,6,7,8,9,尤其是後三首,可以說是交響曲里的登峰造極之作。


說一句不太好聽的實話,題主有這種想法,說明您本身對音高節奏的分辨能力,對音樂的記憶力比較薄弱(相對於聽了音樂但不會像你這麼想的)。

當然這也很正常,畢竟能夠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的就是少數了,普通人缺少任何天賦都是很正常的(我對繪畫藝術的感知就很差)。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布魯克納太喜歡瘋狂簡單地重複一個簡單的動機,所以使得他的音樂主題很容易被把握住,因而對於題主來說就更好記憶,以至於造成「旋律性很高」的印象。

旋律這個東西總體可以分為兩種:1. 動機式旋律(肖邦第二鋼琴奏鳴曲主題);2. 歌謠式旋律(悲愴三主題)。動機式旋律就是有非常清楚的一個小短句在不斷重複。反之一條每小節都略有不同,像民歌一樣跨越小節連綿下去的就叫歌謠式旋律(當然這是我自己「發明」的概念)。

當然音樂並不絕對,這兩個分類更像類似pH值的兩極,所有音樂的旋律處於中間的不同位置。

音樂最終還是要去反映人的情感與思想,而旋律在這其中承擔著體現最清晰、最飽滿的音樂形象之任務,我們聽到音樂感覺好聽,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也是說明它的旋律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所以一條旋律無論是偏向動機式的還是偏向歌謠式的,只要連貫起來好聽就行,兩者沒有高下之分。

樂句和動機不是對立關係,兩者類似於文學中的句子與辭彙。

之所以有一部分人(誠然包括我)對布魯克納評價沒有那麼高,是因為他的音樂發展手段相對貧瘠,使得其總體來說有點過於簡單和呆板,沒有將人的那種複雜的情感變化與生動靈活之感很好地表達出來。

當然這是和勃拉姆斯這種怪物相比,之於一些其他國家地區的作曲家他還是不錯的,四小節八小節內的主題本身味道還是很棒。

另外多說一句,所謂的德奧更重視動機,俄派更重視「歌謠」;古典主義更重視動機,浪漫主義更重視「歌謠」;就我個人觀察來看不是很明顯,關鍵是這種總結也沒什麼意義。


舉幾個例子吧。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第一樂章的副部主題,第九交響曲第三樂章的副部主題(首先在大提琴呈現),第八交響曲第三樂章的副部主題(也首先在大提琴上呈現),這些旋律都無比優美,極為動人。


為什麼我也覺得很高呢?


可能是人與人對旋律的定義不一樣吧

其實「動機和樂句主導整個交響曲」 和 「這首交響曲的旋律性」 是有一定關聯但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布魯克納很多的「旋律線」是貫穿在整個曲子之中的,所以初聽讓人摸不著頭腦以為都是在大聲部齊奏。但多聽聽然後仔細去分辨,每一次所謂的這個熟悉的旋律的出現都不會與上一次完全相同(反覆的段落不算入其中)雖然聽起來真的很相似。

也就是說是有一個或者幾個動機在主導著並且發展成不同的樂句,並不是一個聲部所演奏的旋律相承接下去,因此這在很多人眼裡(耳朵里)可能不太能稱得上是旋律。換言之如貝交上單拎出一個旋律聲部演奏的旋律片段——它所演奏的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旋律,但布交里我認為更多的是例如整個銅管聲部這個整體所組成的「旋律」(也就是單拎出個某一件樂器所吹出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局部,離本身曲子中的合為一體的整個銅管聲部相去甚遠……)

當然我並不反對把這個理解都理解為旋律線,畢竟旋律也沒有一個太準確的定義。但所描述的沒有旋律怕是有些太偏激了……可能有些人注重整體性而其他人更關注細節和片段吧

另:我覺得聽布魯克納交響曲的時候很享受其中的每一個漸強.....就是多個聲部的逐漸加入、變換、交織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畫面感!!以及布魯克納所帶來的無以倫比的聲場!!


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是不同的。

如果你聽過《天鵝湖》,《悲悵》,都是以旋律優美見長的。或許你也可以聽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甚至他的交響曲。旋律也是極盡優美之能事。

所以不知道你說的布魯克納是說的「很高」是什麼意思。如果你也是說優美的意思,那對不起,可能比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都不優美。如果你說的是旋律推進性很強,那這個說法適合巴洛克,古典,到浪漫時期的所有作曲家。


我覺得這問題應該這樣看:

在現代音樂面前,絕大多數古典音樂、交響樂,都具有很高的「旋律性」。雖然我不是太明白題主「旋律性」具體指的是什麼,但題主也說「我覺得」,那大家都覺得就是了。


管弦樂的欣賞是有一定主觀性的,每個人的性格都能決定他對音樂的興趣偏好。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現象,可以把它稱為「品牌效應」,也許你聽了一首曲子覺得不好聽,然後別人告訴你是貝多芬的,你可能會忽然想再聽一遍然後覺得它很好聽。藝術沒有優劣之說,每種環境和心情都有匹配它的音樂,有時候它的完美只因為它出現在了合適的場合。


跟楊坤薛之謙華晨宇比,旋律肯定高啊,要是跟馬勒柴可夫斯基比,就不行了,布魯克納勝在整體意境,和獨創性(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樂句和動機不就是旋律的組成部分嗎?


因為布魯克納忒喜歡重複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