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个体感受只是由世界激发出的一种幻象呢?还是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真实的,而世界只是一种幻象?

这个问题INFP和INTP给我的答案都是后者,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虚假的,自己的快乐反而是真实的。而我的回答是前者,我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这个世界可能是虚假的。就算采用最极端的假设,这个世界只是另一个文明的模拟程序,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游戏参与者来说,这个世界依旧是完全真实的呀。

我的人格类型是ENTP/INTJ


i n t j

世界是真实的,个人感受的世界是幻想,我比较认同这一个

但这种真实是不可抵达之真实,真实的「实在界」(real)并不是一种在世界上的「事实」,也不是人类所认知的「现实」(reality),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其实是在一种象征秩序下的「社会现实」(social reality)。

举个例子就是我们自出生以来,其实一直都在一个社会体系之中,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等等这样的社会秩序的定义,然后再能够使用语言之后我们尝试用语言给自己外部世界定义,然后其实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都在用一种象征秩序(语言)下来定义我们的世界,但是这种一旦使用语言来言说,就无法达到真正的「real」(实在界),因为实在界是不可言说的,我这里只是举一些不恰当的例子

我喜欢说唱重要的一点就是「keep real」这个说唱乐一直在提的主题,而如何去发现这份「real」(实在界)也和说唱有一定关系,「real」(实在)和「trauma」(创伤)是相关的,我尝试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言说。(这里的「说唱」是部分比较real的说自己痛苦的情况)

我们从小到大都会有很多外部刺激让我们主体无法理解并且掌控的情况,这种情况带来的冲突,表现就是例如「身体虐待」「战争」「冷暴力」等等的情况,而这就是「trauma」(创伤),这种创伤会阻碍我们象征化的运动,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合理化并且表达这段记忆,而这种表达就是「象征化」,对于「说唱」来说就是去把自己经历过得创伤「说唱」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象征化

但「real」(实在)就在于,无论如何合理化的去表达过去那段记忆,它还是会不断返回给主体带来痛苦,因为创伤的「痛苦」就在于他是「实在」(real)的,这种无法被象征化,无法被语言完全诉说的痛苦,也是处于主体中心的一种永久错位。

而我们无论如何把我们的「创伤」造成的痛苦诉诸语言,将其象征化,总是会有残留的东西留下来,这个残留的东西就被拉康认为是「x」,也就是真正的「real」,说唱乐不少的就会这种把创伤「合理性」的抒发,尽管和「real」(实在界)始终是有距离的,但就是一直在通过语言的象征化来靠近那个剩余的「real」(实在界)。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也没什么特别的看法, 就算这个世界不是「real」的又怎么样呢?

尽管这个世界是虚假的,那也是我唯一的真实。

一个汇总和群:

林川登罗:荣格与MBTI:回答与文章汇总?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如果有人对拉康和通俗文化链接感兴趣可以说下,以后可能会写一些拉康和通俗文化相关的)


intp

看了不少回答(′?ω?`)发现从其「不同角度/思路」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各自的思路上似乎都讲得通——这说明什么吗?尝试梳理整合一下现有回答与自己的理解。


(正文前的插播)

可能大家不太喜欢intp一开口经常「界定含义」、「分类讨论」(在A情况下a是对的,在B情况下b是对的),因为有时候这纯粹可以成为应对一切提问或质疑的回应方式(理论上的确可以变成万金油,所以可能让人感觉这种回应没有实质意义/装x显得自己反思性很高);

不过也有时候,或许从问题本身出发/与问题紧密结合的「界定含义」与「分类讨论」未必是一种诡辩/悬搁之术。这个回答可能算一种尝试,不想无谓地针对一些观点的逻辑漏洞较真,也不想直接摆出「无法确定」/「都有可能」这样的结论,希望可以稍微呈现出「界定含义」、「分类讨论」这种方式的有用之处。


(正文)

先梳理一下目前看到的一些看法与解释路径,大致有这样几种:

(为了方便,暂且标注「世界是真实的,个体感受只是世界激发出的一种幻象」为1,「个体感受是真实的,世界只是幻象」为2)

(1)认同1

——第一类解释:如果佛祖说现实世界都是幻象,那就踢他一脚,疼也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幻象吗?(补充:古希腊/中国古代人怎么不纠结这样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性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随著人类的精神生产逐渐从物质生产独立出来,才有可能思考这种明显与现实生存层面不同的问题。)(追加:不过这种已然产生的质疑/反思,倒未必因此就失去意义,例如对于ti、较强ne来说。不过ni/se或许认为不具有实际意义,除非仅仅作为一种「可能性」具有纯粹思辨的意义,毕竟谈论这些这么久在现实里真的没啥用/改变不了现实世界/人们先前的认知方式,违背规律/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径来可能遭到现实毒打。较强si者或许感到难以理解或无法接受反对1的想法,毕竟我对于世界以及在世界中的自己的感受足够切身/真实?)

——第二类解释:(拉康式)「语言」无法彻底达到「真实界」,只可能不断逼近;但「真实」总在「语言」的指涉/描述下不断游离开。(补充:因此,或许我们无法通过语言达到真实,但依然有可能存在真实、存在于语言所不能及之处,例如那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的无法言说的真实感受;或者用《生活在树上》的话说,不妨让体验走在思考/表达之先。)(补充:似乎与第一类解释有相似之处,更理论化、似乎有si作为辅证)

——第三类解释:(因果律式)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经验到的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现实规律(例如现今的人类生理构造与自然选择的关系、社会科学总结出的经济/政治规律),还是哲学层面的思考假设(例如「僵尸论证」、「缸中之脑」),都依然存在某种显然「不受个别个体所影响」的因果律。

康德对于休谟将因果律降格为纯粹经验总结的回应:人类与外物之间的连接有著某种「先验的处理模式」,通过这套包含时空、因果等要素的认识方式,人普遍地(而非仅仅个别人)获得关于外物的各种认识;虽然我们无法证明这个因果律必然存在于外物本身(贝克莱将人与外物的断裂推进到极致的怀疑),但一方面,人所获得的关于外物的各种认识已非常「巧合性」地与人生活在世界上所面临的绝大多数情境相吻合,因而是否说明这是一套起码在内部自恰完备的认识方式,另一方面,人又为何能够普遍拥有这样一套认知方式(就像恐龙、鱼、未知外星人的认知方式或许与人不同,或许在它们的认知里不存在所谓因果),这是否依然指向某种外在于人、恐龙、鱼等物种(外星人亦即代表某种与人一样高智能的未知物种)的客观世界或规律的存在。

(补充:似乎是由于P1人依据因果获得的认识在现实世界绝大多数情况中通行无阻、P2「因果律/因果观念」无法被人从人脑中去除掉/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先验的认知方式,认为C在人的认识中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可以」(具有合理性)对应到外界的,因而在人的认识中真实的外部世界(各个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包括个体自身)也在这种意义上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真实性

(追加:不过,笔者对于康德观点以及结论的上述概括/推论也依然是在因果律框架内进行的,在打字过程中就发现自己语言/思维的「因-果」对应性了233,那么严格说来这大概只是我的理解/康德解决人的认识与外物相断裂的问题的一种可能回应。

究竟有没有可能存在彻底摆脱因果性的认识方式?(反驳掉可能没有那么容易,一些例子仔细想想都可能依然在因果框架内,例如上上段末提到的「另一方面」,尝试超越人的认识方式来推测是否可能存在客观真实世界的思路本身依然是因果性的)

非因果性的认识方式(比如外星人甚至恐龙、鱼的认识方式)所认识的世界是否与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不同?

人所认识到的世界在什么意义上具有独立于人的真实性?......)

——第四类解释:个人的一些感受,时常被自己在随后/他人在当时证明为「不符合情境的客观实情/他人所看到的东西」,所以可能那些个人感受都是具有主观性、非客观/「真实」的吧。

(补充:想要讨论的「真实」是什么?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能够为更多人认同或感知到,还是部分个体认为其真实就可以?必须是唯一的/恒常普适的,还是可以在不同主体那里具有多元形态/可以变化?)

——第五类解释:最极端的假设,即使这个世界只是另一个文明的模拟程序/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出来的,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其中的游戏参与者来说,这个世界依旧是完全真实的。

(补充:呼应下文「缸中之脑」)

(2)认同2

——第一类解释:

①具有行为主义心理学色彩的「僵尸论证」:P如果我只能通过他人的外在表现(动作、表情、语气、言语等等)了解他人(因为严格来说我不知道他人是怎样做出这些外在表现的、他们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即使他们能够回应我的提问,他的内在又是否是某种与我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呢),我所能获得的信息只是他人具有和我的外在表现相似的外在表现,C因此我所认为他人是与我内外相同的「人类」完全可能是错觉,他们可能是完全没有脑子但外在表现与我相同的zombie(!!),因此我所能亲身确认的只有我自己的内在与外在机制。(从自己出发无法确认他人)

②「缸中之脑」:我怎样能够确认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由自己控制的呢,包括眼下的发问/怀疑,如何证明我不是一个在营养液中的脑子、被人用电极刺激产生的这些想法/感受/我所以为我在行动?(无法绝对确认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

(补充:

笛卡尔「普遍怀疑」的序列:日常性的感官经验(看到的其实是稻草人、听到的其实是风声)——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梦觉之分(以为是现实生活的现实为何不可能是一场大梦)——看似最不可怀疑的数学原理。然而在进行这些怀疑的过程也依然是在怀疑,所以通过「怀疑」证明了「我存在」的某种形式(不一定是存在的本质形式);一如即使是营养液中的脑子被人操控产生的感受/行为的想像,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类解释:有时候做完梦或者睡醒午觉,会产生一些恍惚感,比如朦朦胧胧不知道现在是什何时何地,清醒一会儿才意识到,仿佛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或许自己的感受与世界是存在断裂空间的。

(3)无法回答1 or 2

——原因1 :如何界定「真实/幻象」?

需要证明「个体是绝对独立的客观存在」(普遍怀疑),还是「个体在自我感受上具有真实性」(游戏参与者)即可?

对于「特定个体主张的某种真实」是否需要得到更多人/所有人的普遍认同 才能够成为「真实」?「真实」是唯一的/排他的,还是多元的/可共存的?

如果结合八维,会涉及到不同人不同收集/处理信息的方式(N/S、i/e)与不同的判断方式(T/F、i/e)。在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下,不同人是否能够对于上述问题形成共识?

(插入一点答主自己对于八维的概括性理解)

【思维Thinking、情感Feeling】as理性功能

(1)不同侧面:T是对于人事物的运作,F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性关系/感受(2)不同判断倾向/逻辑:Ti(主体自身首先形成对于外部环境中人事物的条理化认知,需要经过主体自身的内部过滤,以「自己最终形成的认识/判断」指引自己的行为or对人事物的判断),Te(主体更直接地把握主体外部环境中人事物运作的实际情况,以这一「外部/各种人事物的运作实际情况」指引自己的行为/判断,当外部环境/状况的变化更容易/更快地更改自己对于外部环境的认识与行为选择 不必需经过ti式的「来自自己」的内在整合/梳理/过滤),Fi(以「主体自身」的感受为核心标尺)与Fe(以「在相关情境中的所有主体的」感受为判断标尺)

【感受Sensing、直觉intuition】as非理性功能

在不同「感知层面」(S/N)、根据不同「感知方向或倾向」(i/e)接收到并处理一定信息。(1) Ni-Se轴:在纷杂繁复的现象(se主体外部)中过滤出一种「本质的、核心的、与趋势高度相关」的因素(ni内聚)

(2)Si-Ne轴:根据自己感受到的/认识到的现象(Si主体内在感知到的)延展具有相关性、可能性的认识(Ne外散)

关于题主提到不太理解认同2的inp,猜想或许与ne强、sise层面的感知较弱(可以很多天不出门、脱离现实生活在头脑里自嗨)、对于ni-se的筛选/现实意义不甚关心、比较多运用ti/fi这两种主体自身内部形成的判断标尺 有关。

fi/ti---ne---si判断得出的认同2,在这一思路内部似乎是没什么问题的:能够确认的只有「自己」而无法确认他人(僵尸论证),甚至也只能确认「自己在怀疑/有某种认识/感受」而不知在自己这种怀疑/认识/感受之外是否有被操控/不知如何的一层(缸中之脑、普遍怀疑)。但从ti/fi角度似乎很难普遍性地论断说「我的感受存在而世界不存在」,虽然仅仅从ti/fi内部说「我就是这样认为/感受的」是自恰的,但终归难以说服其他功能诸如强si、ni-se、te以证明其普遍的真理性。

(当然对于ti/fi来说,或许也不必然追求「普遍性接纳/认同」作为其所视「真实」的一个必备要件)

——原因2 :认同1的五类解释都代表了某种各自的思路,在内部自洽;但似乎都是「在某条思路/角度下」进行了选择与论证,其「作为前提的思路/角度本身」无法被证明普世/被普遍认同。或许如费希特所说,唯心与唯物各自都可以是正确的,选择哪个作为思考/体系的开端,是哲学家的不同气质/个性所决定的?认同2的解释同此,呈现出某条自洽的可能路径,但并未消除转化为其对立面1的可能,一如因果律的二律背反。


(关于这一问题自己的想法)

前几个月疯狂发现,对于「普遍性/真理/什么是对的观点」的追求有时更容易使自己陷入极端封闭的个体性/主观性,反而对「主观性/特定个体内部自洽」的有意识追求危险更小,毕竟纯粹理论性地说,没有人能彻底超越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但也并不因此就拒绝一切个体观点的表达or以主观性攻之(因为这在很多时候又成了无实质意义的万金油),或许做对于每个人最适合的东西就是更好的?

关于这个问题,世界真实or我的感受真实,一肯一否组合起来可以有四种答案,似乎这四种答案在不同层面/角度上都可以得到通顺的证明,在不同情境下也都可以呈现出各自的相对更优。

那么,是否可以不必须从中择一?如果必须,原因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如果不必须,这是否意味著什么呢


看了林川登罗的高赞答案,我发现INTJ因为有Ni-Se,和我看待世界的视角完全不一样。像「推断」这种词,一看就是我们Ti开头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可以对照著看,很有意思。


INTP。

我一直觉得,「外界和他人(心灵)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一个方便的而好用的假设。虽然我很相信这个说法,但仔细想想,除了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内感受和大脑里的看法,我并不能证明任何其它事情的真实存在。毕竟,所谓的「世界」,也仅仅是从,通过五官感受到的事情,推断出来的。

稍微展开来说,对于我遇到的每一个人,我并没有任何方法能证明他们和我一样有意识和心灵,他们也许只是「僵尸」。但我还是会假设他们是和我一样的人,否则我很难开展我的生活。同样的道理,我也会假设外部世界真实存在,不然很难解释我这么多感受是哪里来的。「好用的世界观就是可以当真」,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实在观。

这些都是很老的说法了,没啥新意。有兴趣可以看看「缸中之脑」。


istp

这种问题没有答案,全凭个人主观思考

前者说的是两回事,世界的真实性和个人感受的真实性并不冲突,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不同视角下,真实的世界反馈于我的可以是幻象,也可以是真实;后者同理,人的感受需要通过与外界接触来获得反馈,而外界可以是真实,也可以是虚假

假设你觉得世界是虚假的,那么你不能保证自身的感受一定是真实的,也就不能保证你的所见所闻都不是幻象,你自身也不是一串被写好了程序运行的代码;同样你也可以遵从自己的五官,认为一切感受皆为真实,认为自己是拥有意识的独立个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灵魂

至于描述里的快乐,我觉得因人而异,内心情绪与问题中的感受真实与否不能混为一谈。人可以拥有实感,但快乐并不一定意味著真实,只是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往往愿意相信能够从情绪中获得真实感而已


infj

从来不觉得是幻象呀,你见过一悖逆规则就给你一巴掌的幻象吗?

就我个人看的话,世界没有人的性格或者物的性质(难以被抽象地定性,或许是因为它比人类更完善,我们的智慧不足以完全理解它),但是会有自己的规则而且相当顽固。

这就好比我们为什么脑袋长脖子上,为什么有眼睛鼻子嘴巴,得到的结论是为了适应环境,再继续问,到不依靠于存在事实抽取出来的规则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谁来决定最初的一切?因何而起?

我觉得现实当中的实际体验也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我们总是先知道事物的存在,再知道事物的本质(小孩时期的我们就好似时间轴上的宇宙最初。在意识上我们先什么都不知道,规则都是向外界学习的,它先于我们存在)。

所以的话,我觉得足够认识自己的话就不会有这么不真实感了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真实的一部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