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現在的確是趨勢,但無線智能硬體其實在設備連接這塊操作比較複雜,而相反,一些有線的智能硬體,可以省去無線連接時的複雜操作,甚至可以插上即用...怎麼去評判有線和無線的優劣?


本質上一切都是數據。

做成無線,提取數據更加方便,有了數據,就可以做很多數據驅動業務的事情。

原本你就是個體重稱,賣59元,搞個藍牙配一套App,記錄分析你的體重,還能提供很多周邊產品,售價199。

這就是根本的利益問題。

iot.lh1992.cn 你要的各種無線技術的網站

IoT新鮮事 你要的物聯網微信訂閱號


無線的好處是即插即用、免布線等。

但主流的Wi-Fi、ZigBee、藍牙在家庭的環境中都有各自的短板。網上有很多關於技術的介紹,我就不詳細分析技術了,從應用上來聊聊。

Wi-Fi是基於IEEE802.11的通信協議,被廣泛使用在智能單品及智能家電中。原因是配網簡單,用戶熟悉度高,不需要額外的網關,可以和存量路由器直接通信。但Wi-Fi的問題是信道本身已經擁擠、接入數量多容易掉線,路由器能支持同時連接的設備數有限。

BLE(低功耗藍牙技術)有低功耗、快速與手機連接的特性,但早期都是以點對點產品為主。基於低功耗特性,藍牙智能產品集中在可穿戴設備、健康監護設備等產品中。從藍牙4.1協議開始,藍牙 mesh產品具備了ZigBee才有的自組網特徵,但藍牙mesh還處在技術積累期,尤其是要解決為了組網而功耗增加的問題。

以上兩種協議在蘋果的HomeKit中有完整定義,其他無線產品則需要通過「bridge」來接入。智能手機都標配這兩種技術,用戶都非常熟悉這些產品的配對、聯網,這也是大量的智能硬體使用Wi-Fi和BLE的原因。

Zigbee是基於IEEE802.15.4的通信協議, 它的特點是低功耗、自組網、節點數多。但手機中沒有ZigBee模塊,需要額外的網關接入ip網路。ZigBee mesh網路複雜、用戶DIY的可能性小,可能更適用於工業物聯網。早期的ZigBee智能家居產品有很多私有協議,使得產品互通困難。ZHA和ZLL做了不少互通嘗試,ZigBee3.0也風風火火,都想解決iot時代互通問題。Zwave還比較小眾,我們在這裡就不討論了。請注意以上三種技術都是基於2.4GHz頻段的,在無線設備爆發的時代,這個信道變得越來越擁擠,相互之間干擾問題也會更嚴重。在無線產品中,頻率越高則距離越短,穿牆性越差,這也是subGHz頻段越來越被重視的原因。早期的小無線產品集中在315MHz和433MHz頻段,但由於頻段寶貴,所以帶寬很窄,因此一些成熟的通訊演算法無法實現。這些早期產品給人的印象就是不穩定,抗干擾性差。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subGHz的低功耗廣域網(LP-WAN)發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LoRa和NB-iot兩個技術標準上。利用數字擴頻、糾錯碼、雙工通訊、MAC層控制等技術使得LP-WAN既保留了低功耗、遠距離、穿牆好等優點,又解決了抗干擾的問題,在iot領域有後來居上的優勢。用戶並不關心智能家居系統用的是什麼無線技術,只要求聯網簡單、穩定。各種協議並存將長期存在,短期內還看不到一統江湖的無線標準。在BroadLink我們採取Wi-Fi加LP-WAN兩種技術,同時在系統層面接入BLE、ZigBee以及KNX,485匯流排,供參考。

以上摘自 @劉宗孺


有價值的是數據。

無線是數據的傳輸形式。

但是有個優點,做成無線。會方便和手機或電腦間傳輸數據。(主要是手機)

手機app收到數據,方便通過wifi或流量和產品的後台交互。

可以進行大數據分析。

同時無線和手機通過藍牙相接,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比如你看小米手環,手機app收集到信息。可以朋友間互相查看運動數據,有個排行榜。

小米手環的app還有引流的功能,會推薦一些健身用品以及小米的新產品之類的。是一個入口,app上做廣告很常見。


方便


自動化的微型化的生活化


硬體的缺陷比軟體的修復要難上許多,所以,軟化會是趨勢,不斷改進軟體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