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車型配備的HUD和中端車型還有TB上的HUD存在這很大的差異。

賓士寶馬等高端車使用的HUD能在汽車前風擋玻璃上顯示彩色行車及導航信息,但是體積太大,價格昂貴,前風擋玻璃還是特製的。一般用戶用不起。納智捷,標緻雪鐵龍,馬自達等的中端車型使用的HUD,小巧有些時尚科技感,但顯示內容單一,只有時速這樣的基本信息,覺得有點雞肋。TB上賣的HUD,價格雖然便宜,但是缺點很多,強光下圖像不清楚,需要貼膜;夜晚太亮,阻礙視線。倒影在車輛前風擋玻璃上,圖像重影,影響觀察。Navdy的HUD產品看著很酷,通用性好,雖然有些功能如手勢控制對行車安全性還有待評估,但我們從中看出了車用HUD發展的新方向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綜上所訴,車用HUD要具備哪些特點,才算是真正的車用HUD呢?


所有在駕駛中有明顯存在感的HUD,都不是好HUD。

HUD的設計初衷是減少注意力的分散,讓駕駛者可以更集中於路況,然而現在絕大多數HUD實際起到的作用恰恰相反。

有多少功能是加分項,清晰但不爭奪眼球才是及格線。這對於汽車並不容易,合理的環境光評估就是需要幾年積澱的硬技術,可惜的是願意在這個不受市場關注的指標上投入研發資源的廠家幾乎沒有。


感覺車蘿蔔在車載HUD上,想得太多,跑到邪路上了。這並不是一個有巨大空間的風口,也許,車蘿蔔今後會走上技術授權,或者直接與主機廠整合的路子發展。

一、車蘿蔔的近況

瀏覽了下,知乎裡面大多數帖子,但凡超過200個字的,大部分都是軟貼。2019年下半年以來,幾乎沒有新帖子。自家官網上面的新聞已經不知所云。感覺這個產品,和以前搞得很多網球拍感測器一樣,屬於一時的風,吹過去了無痕。

因為疫情,在家無聊,老想買個什麼來裝備下車車。瀏覽了下車蘿蔔的產品線。總共兩代,2018年號稱要出第三代,估計碰到了比較大的困難。車蘿蔔把尊享版作為自己的旗艦產品,使用dlp投射,所有的功能都堆上,相當於一台安裝在車裡的手機。然後出了一個青春版,在尊享版的硬體基礎上,把硬體作為一個顯示器,投射用戶手機的內容,是不能獨立運作的。在第二代的時候,使用tft投射,增加了一款精英版,依然是可以獨立運作,但是取消了尊享版的很多華而不實的內容。目前,相繼推出了一些更加低端的百元級產品,放棄了點陣顯示,已經泯然眾人。

二、車載HUD需要展示什麼內容?

我們看到了很多花里胡哨的車載HUD顯示方案,在車蘿蔔的文案和軟文中,多次提到了戰鬥機的HUD方案。但是,兩者是有本質的不同的。作為戰鬥機,周身布滿了各種各樣的感測器,空速、雷達、IR等等,需要太多的信息展示給飛行員,使用hud,用圖形化的數據,降低飛行員的工作負荷,把精力集中到AA/AG等任務上來。而車載呢?哪些信息需要駕駛員同時掌握呢?關於這個內容,奧迪在自己的HUD中給出了答案:導航信息、駕駛員輔助。即:導航地圖、發動機轉速、時速、油量、水溫以及警告信息等等。大繁至簡!

我相信車蘿蔔肯定做了比較完善的調研的。主機廠也是作了比較深入的調研的。可是為什麼車蘿蔔的旗艦產品提供了非常繁複的信息,把一塊小小的hud屏幕,變成了車輛內的核心。我記得有一個帖子說得好,HUD顯示微信內容,的確可以提高邊開車邊聊天的安全性,但是,這是不是本身就提高了大多數人駕駛的風險呢?我感覺這個和互聯網企業發展模式有關,如果只是做一個工具類的產品,憑什麼拿到投資,憑什麼講故事呢?

類似的問題出現在車載大屏幕上。我也寫了帖子分析。

汽車需要大屏幕嗎? - 風清揚的回答 - 知乎 汽車需要大屏幕嗎?

三、車載HUD好壞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我感覺,首先是數據的準確性、實時性。OBD讀取汽車的數據,看起來容易,實際上難度很大。本身這些數據是加密的,每個主機廠都有自己的規範。作為後裝設備,適配起來難度比較大的。

第二,需要提高數據顯示的穩定性和流暢性。車載的設備,都是需要長期使用的,更新的周期,按照年來計算。這是跟手機最大的區別。如果一個設備過上一兩年就卡頓得厲害,是不行的。這個問題出現在以前常見的中控導航上。安裝兩三年,更新了地圖,就卡頓到無法使用。必須花幾千塊進行更新。

第三,也是HUD最重要的一點,是把圖像顯示在無限遠處,這樣子才能保證眼睛不會反覆變焦,而變得疲勞。這一點,主機廠的設備都可以達到。我試駕AUDI E-TRON時候,感覺數據懸浮在畫面,實在太舒服了。而車蘿蔔呢?第一代可是實現等效1米的遠處,第二代可以擴展到兩米。

第四,能否實現風擋投射?很遺憾,目前絕大部分都做不到。需要貼一張膜,或者自帶投射屏去消除重影。第一代車蘿蔔的投射屏,邊緣使用了不適當的切割,導致投射光線的扭曲,是被詬病的問題之一。只有主機廠自己開發的設備,部分才能做到直接風擋投射。車蘿蔔提出的第三代,也涉及了風擋投射,但需要與主機廠開展輸入的前期合作。

四、車載HUD是不是新的風口?

通過前面的梳理,我認為,車載HUD適合由主機廠來配套。因為它是提升汽車駕駛體驗的重要設備,但是,其特點的充分發揮,建立在與主機的高度融合上。其能夠顯示的內容非常有限,但是對於顯示效果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車蘿蔔一類的廠商,嚴格按照車規標準,更好地品質去做這類產品,價格會讓人望而生畏。

兼容廠商如車蘿蔔設計的哪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會干擾視線、分散精力,存在巨大的潛在法律風險。

因此,我感覺這個功能雖有比較大的潛力,但對於兼容廠商來說,不是一個風口。


HUD
- 抬頭數字顯示儀(又叫平視顯示系統)。可以把駕駛過程中所需的重要信息,映射在玻璃上,使駕駛員不必低頭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目前主流的 HUD 大多採用後裝形式,前裝 HUD 主要出現在一些高端車型上。

前裝HUD

後裝HUD(懸掛式)

後裝HUD(儀錶台式)

值得注意的是:

市場上的很多「偽HUD」,利用看似「神秘」的 OBD,
挖掘和投射出來很多實際上用戶並不care的車輛相關信息。

回頭說什麼樣的HUD才算是真正的HUD。對於用戶來說HUD具備2點主要的優勢:打破了駕駛過程中以中控台為視覺中心的習慣,可以讓用戶視線不離開路面;避免了用戶視覺焦點遠近切換的問題。

目前的HUD都是以導航為核心基礎(因為HUD在),同時滿足娛樂和通信等需求,包括:

導航;

行車記錄儀;

車況:車速、公里數、油耗、油量、故障信息(連接OBD);

通信:電話、信息、微信(藍牙連接手機);

娛樂:音頻、電台;

其他服務拓展:天氣、空氣、限號(藍牙連接手機);

隨著行車記錄儀、語音識別功能的普及,以及手勢識別,甚至目前大熱的AR和VR技術的逐漸成熟,HUD 未來可想像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車載HUD的存在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將信息投射到前風擋上,減少駕駛員低頭頻率,提高行駛安全性。二是減少駕駛員的視覺焦點的變化,也是從安全方面去考慮。目前HUD發展存在的問題有:1.散熱與布置目前HUD主要有懸掛式和底座式兩種。懸掛式將機器懸掛在遮陽板處,遮陽板基本沒用了,也可以後期改裝遮陽板,不過成本會較高。其次,懸掛式靠近駕駛員頭部,在發生車禍時容易造成二次傷害。而且懸掛式的投影信息基本水平於人眼視線,容易造成影像重疊,不利於安全性。但懸掛式的有點也很明顯,周圍環境溫度不高,利於散熱與布置。底座式的最大的缺點就是布置在儀錶台上,受光照影響,周圍溫度過高,儀器布置受空間影響,但成像略低於人眼視線。目前HUD的散熱問題主要靠增加散熱金屬材料,風扇散熱來解決。2.成像距離一般的HUD成像距離大概1-2.5米這樣,AR-HUD可以做到2-7米。但考慮到人眼的視覺焦點,成像最佳距離大概是18-20米,日立現在推廣的他們的Super AR-HUD宣稱可以將成像距離擴大到20米。3.光源的選擇目前HUD光源主要有LCD(液晶顯示),TI的DLP(數字光處理),激光,LCOS(硅基液晶)。AR-HUD一般採用的是DLP技術。激光,LCOS成本較高,量產很難實現。4.呈現信息的選擇

在我看來,HUD只是用來信息顯示,信息的來源可能來自OBD,智能駕駛模塊,車載互聯模塊等等,然後將信息整合,通過HUD呈現在駕駛員面前。那麼在這麼多功能中,選取哪些信息顯示出來,也是個問題。HUD要的不是雜亂的各種信息的堆疊,而是化繁為簡。

未來的HUD可能還會集成行車記錄儀,WIFI熱點等功能,加入語音控制,手勢識別等控制方法,在V2X技術成熟後,HUD將更加有趣。(第一次發這麼長回答,大佬勿笑)
HUD汽車風擋的革命(1)HUD汽車風擋的革命(2)這兩篇文章是我整理的關於HUD的原理和應用。HUD現在分為2種:1.汽車自帶HUD;2.HUD外設;對於第1點,寶馬除了入門級的X1外其他系列都標配或選配了,汽車屏幕做了特殊處理,除了顯示車速、道路限速等信息外,還增加了雷達功能,能夠識別路上的行人,幫助更好的安全駕駛。法國標緻汽車逐漸也增加了HUD功能,不過其顯示設備是單獨的,司機視線移動較大,不利於安全駕駛。

對於第2點,淘寶賣的很多HUD設備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HUD,有重影或是色彩較多,影響視線。司機看起來也比較費勁,需要不停地切換視線,影響行車安全。

不管是汽車自帶HUD,還是HUD外設都沒有很好地解決環境和光線的影響。顯示信息上除了行車數據外,還有導航信息,高端車型配備了行人預判和安全駕駛。國外一些汽車廠商還將增強現實技術和HUD技術結構,推出了一些虛擬風擋或是智能眼鏡,也是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

最近AR忽然又火了,準確的說是在北京車展上,上汽榮威亮相了Marvel X,據說這台車是全球第一台搭載「AR增強現實技術」的量產車,吸引了不少眼球。

但是我對此的觀點是不太樂觀的,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虛擬與現實的結合如果做不到細膩,會給行車安全帶來副面作用。(這款車6月份開啟預售,距離摸到實車還有一段時間,未來有機會一定做一個詳細評測體驗)

AR是什麼?百度百科的解釋是:

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視頻、3D模型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

但是我們平時接觸更多的是VR技術,比如各大商場已經比較成熟的VR體驗遊戲,再比如去年車展很多媒體已經把VR逛車展當作一個項目去運營了。今年6月份的CES Asia將會有23家AR/VR參展商,這個規模是以前從來沒有預見過的,諸多資本的介入,讓這個市場變的撲朔迷離起來。它真的有那麼前瞻和實用嗎?

我們先來說一說VR和AR的區別,VR具有沉浸感,就像做夢,你感覺自己處於一個虛擬的時空里,其實卻是躺在床上,虛擬跟現實是割裂開來的。AR是在現實生活看到虛擬的東西,你坐在客廳沙發,看到從電視爬出來個貞子,這個視覺體驗就是AR,是在真實場景里疊加上虛擬的空間。

從多數分析來看,AR似乎比VR更有發展的前景,因為VR是處於一個封閉的空間,而AR可以應用在所有的場景,如果運用合理,是可以在虛擬和現實之間取得一個很好的協調。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夜晚家長帶著孩子向天空望去,眼前儘是各種行星、恆星、星座以及各樣的天體影響,這種教育更加便捷直觀,再比如公司遠程會議,每個人都可以被投影到一起,增加了現場感和參與感。就像《王牌特工》里表現的那樣。

AR有諸多利好,許多車企順勢推出了AR導航(AR HUD)。AR導航和傳統導航的最大區別是:AR導航的地圖場景是攝像頭捕捉後的真實場景,而傳統導航的地圖場景是虛擬渲染出來的。也就是說, 當車輛變道或拐彎時,AR導航指示會擬合真實道路的形狀一起變化,做出信息指示,而HUD的數字顯示無論前方道路如何改變,它們的圖標是不會移動的,始終都固定顯示在HUD的某個位置上。

一切看上去很美好,但問題的隱患就出在這裡。

目前AR體驗最大的問題是,圖像不夠清晰,視覺距離,顯像尺寸都很難精準的控制,其中每一項數據的微小變動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像效果。一旦成像效果無法被固定,也就不能在實時的車況中保證我們的行車安全,你沒辦法過度的依賴和信任它。

即便某一天圖像能夠被精準的控制,試想在風擋玻璃內外,一個是現實,一個是虛擬,這兩者只能透過肉眼來定位,無疑是給駕駛員帶來額外的壓力,好比我們從前玩兒的《口袋妖怪Go》,眼睛從手機畫面里精準的捕捉到一個動態物,需要0.2s的時間,要觀察細節需要0.5S時間,這會造成駕駛員的分神。

有人說AR就是要做到虛擬與現實的無縫銜接,但是行車是一個動態過程,虛擬的構塑也是一個動態過程,當兩個動態過程結合時,會產生眩暈感。

再比如,白天和夜晚不斷變化的光照強度意味著任何一款汽車AR HUD解決方案必須能夠保持色深和色彩的準確性,以及一致的高對比度,以便在大範圍的駕駛條件下正常工作。

而且AR HUD還需要針對不同車型的擋風玻璃進行定製化設計,這造成了產品成本的提高和量產難題,未來,與汽車更好地適配和量產將成為形成競爭力的關鍵。

所以AR HUD仍然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存在。在汽車智能化的趨勢下,HUD將與ADAS做整合,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實現1+1&>2的效果,這是它的增量價值。

目前一些車企有AR HUD的計劃,但更多的是投放在L3級的自動駕駛中去,只有保障了基礎的無人駕駛安全,人們才會更多的體驗到AR帶給駕駛的增值樂趣。

不過一切預測還為時尚早,這些評判都只是依據於理論,AR HUD真正的表現還得等到摸到實物才能下定論。這就像以前人們猜疑寶馬的手勢控制一樣,多數人覺得雞肋,對其操作反饋有憂慮,但目前來看,這套系統的便利之處著實讓否定者閉上了嘴。


推薦百路達HUD抬頭顯示器,這個牌子還不錯,下面是使用評價。

這是一款高大上的百路達HUD抬頭顯示器,具有高解析度、高透明度和高耐候性的後裝抬頭顯示器,通過獨立研發的複合參數空間虛擬成像技術,結合深度定製地圖界面,使其顯示界面在白天晚上都清澈透明。還具有導航、語音識別等諸多黑科技功能,還可以下載各種APP擴展功能,簡直是耍酷裝逼之神器。

首先科普一下HUD,是一種運用在航空器上的飛行輔助儀器(簡稱平視顯示器),最早出現在軍用飛機上,到後來就變成一些高檔汽車的高科技配置。隨著科技的進步,HUD已經逐漸平民化,一些高配車型上也可以見到。這款就是HUD顯示器,可以將路面情況、駕駛信息投射到整塊擋風玻璃上,駕駛時只需要平視前方。

配備163°廣角高清記錄儀,一旦發生碰撞,百路達將自動開啟錄像功能並記錄事發現場的關鍵影像,存儲卡插槽在機身上。

精緻的控制按鍵,很方便的使用各種功能。

打開包裝後各個配件齊全,自己配置一張16G的存儲卡,這張圖可以看到與攝像頭連接處很緊密,還有兩個螺絲用一固定,真是堅如磐石。

【6期免息】百路達HUD抬頭顯示器不眩暈懸浮清透影像高京東¥ 2499.00去購買?

【6期免息】百路達HUD抬頭顯示器不眩暈懸浮清透影像高京東¥ 1799.00去購買?

連接底座也很方便,底座上面有磁鐵,只需對好各個缺口自動就會吸附上去,很牢固,下部強力膠粘在車上穩絲不動。

微信上還有高路達公眾號,上面有詳細的功能介紹和使用教程,為不喜歡看說明書的買家提供了方便。

功能鍵卡在右手邊的方向盤上,很容易切換各種功能。也可以使用語音口令來切換各種功能,比如「打開導航」,「路況」等等,非常方便。

開車出去溜了一圈,最大的感受是的確不用低頭在看儀錶盤了。GPS測速比想像中好用,突然提速或降速會有一秒左右的延遲,但是問題不大。前方限速、電子眼等等會語音播報。開車無聊的時候能問百路達一些有的沒的問題,不開車的時候還能看會兒視頻。對我來說,百路達抬頭顯示器不僅僅是透明的導航,更像是一個智能機器人,能更安全方便地開車,屏幕超大,替代了儀錶盤、後視鏡等,掃除360度視覺盲區。比如不用低頭看手機導航,會感覺導航箭頭呈現在路面上,跟著走就可以了;車速也在正前方,如果超速會自動變紅等等。新年來到,可以在朋友親戚面前炫耀一把了!

優點:傾斜平面反射式設計, 可視角度大,機身輕薄,功能巨大,多功能,時尚黑科技


淘寶那些根本就不算HUD,靠擋風玻璃成像效果極差,因為玻璃有一定厚度,又有一定角度,那麼勢必會有兩個成像互相干擾,效果是渣。

真正的HUD會有光機和反射系統去顯示成像,構造是稍微複雜些的。比如你說的高端車的那些,效果都很好,這個就是最基本的HUD要求了。

Navdy那種後裝產品即使完全實現功能,也一定只是過渡產品,只有前裝才能真正與整車系統完美結合。

真正要智能起來,關鍵是在於人機交互的部分,包括如何通過語音,體感,面部識別等技術與設備互動起來。

看了這個視頻《Top 5 CAR HUDs》

大家自己翻牆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FXu-uqnJE去看了Exploride Heads Up Display現在預訂$299刀美金,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1,影像的距離,從安全形度考慮,據某些實驗證明,影像的距離應該達到3m-4m。目前各種HUD也就BMW、賓士等原裝的HUD大概可以實現1.5m的標準;

2,明度和暗度,在白天和晚上HUD顯示的圖像要能輕鬆的被閱讀出來,而且不干擾正常視線;3,安全性,二個方面吧,一個是駕駛的安全,一個是後加的HUD設備在發生事故的時候的安全。

--------------------------------------------------------------------------------------------------------------------------------

在某寶和某東看了各種HUD,不是貼膜在擋風玻璃就是本身一塊玻璃的,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有些還帶無線充電功能。價格和價值完全不等,自己弄個屏貼膜,配合可翻轉的支架,就可以diy出來一個。

-------------------------------------------------------------------------------------------------------------------------------

關於DIY的想法:HUD分三個部分:①主機部分,②支架(反射屏)部分,③OBD模塊(可有可無)。方案一:只是在導航的時候用,不需要顯示汽車其他儀錶信息。找一台手機,安裝個導航軟體,很多導航軟體都有HUD功能,比如高德、百度、圖吧都有;然後找一個透明度不錯的亞克力板,一般照片夾、台卡都可以,再去某寶買個HUD的反射膜;找一個可以摺疊的廢棄支架,將亞克力板弄成可以摺疊和翻起的,然後就完工了。動手能力決定成品的美觀度。方案二:想要更詳細的HUD信息,包含導航和方案一相同,只是要多買個OBD介面,然後找一款支持OBD數據的軟體,比如老牌的TORQUE 或者國產的《車況檢測大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