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就看追悼會了。

魯迅1936年去世,當時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是他的妻子許廣平,因為胡風一直與魯迅之間保持著聯繫,所以許廣平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胡風,並且由胡風作為向外界傳達魯迅逝世的渠道,這一說不要緊,魯迅的追悼會成為了當時的一個焦點。

第一天就有將近4500多人前來弔唁,第二天這個熱度並沒有消減下來,又來了3000多人,不僅如此,一些社會團體更是組團前來弔唁,表達哀思,前兩天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團體前來,之後的幾天更是沒辦法統計,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幾天下來,有上萬的人前來,這裡面大多都是社會上一些小有名氣的社會團體和文化界人士。

關於魯迅的後事更是如此,日本人內山完造和魯迅是好友,由他來聯繫當時的萬國殯儀館來安排出殯事宜;治喪委員會也成立了,蔡元培、宋慶齡、沈鈞儒、茅盾等都在其中,不僅如此,魯迅去世這件事情還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重視,連蘇維埃中央政府都發電報對魯迅的去世表達了哀悼之意。

最值得一說的就是當時為魯迅抬棺的人物,一個比一個名氣大,個個都是講得出名字的,像巴金、張天翼、胡風、蕭軍、葉聖陶、章乃器、李公樸等等,翻開中國近代史,幾乎能叫得上名字的作家都在其中,好不誇張地說,民國半個文化界的人都來了,因為當時有幾十里的路程,這些文人大家們就輪流抬棺,直到把魯迅送到目的地。

可見魯迅在文學界的地位有多重!!


蓋棺定論:民族魂!


簡而言之:

地位——近現代文學史頭把交椅 [距離次席有前九名加起來那麼長];

影響力——近現代文化史頭把交椅;

整體水平——近現代文化、思想、社會領域綜合頭把交椅;

所以,魯迅壓根不需要討論。大家從小都煩魯迅,但凡通讀了魯迅全集(哪怕通讀了他的核心著作),都會心服口服。


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

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開山鼻祖在修史時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節點。魯迅就是中國白話小說的開山鼻祖。

開山也就算了,如同武俠小說中的祖師爺一樣,不僅創立門派,而且還是門派的歷史最高戰力,,,,你說什麼地位?

魯迅的小說成就,至今沒誰敢說「超越」他


不需文字,以圖說話。


在國際上,比較一篇學術論文的重要性有一個硬指標,就是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次數。

魯迅在文學界的地位有多重?你可以統計一下,在知乎文章裡面有多少人引用魯迅的名句,又有多少人模仿魯迅的文體所寫的文章,然後再和中國近代和當代的著名文人比較一下,然後你就明白魯迅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了。


你在現代文學史上認識的作家,幾乎都是魯迅的弟子和後學。

你在當代文學史上認識的作家,幾乎都是魯迅的迷弟和迷妹。


近現代小說的開始和成熟都是他


在課本中出現頻率比魯迅高的,可能只有李白杜甫了


一個文學家的高與低,主要看他的作品思想是否超越他所處的時代。魯迅的《阿Q正傳》《祝福》都超越了時代。所以,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不一般。


別的不說,世界十大文豪,中國就只有魯迅


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具體是誰我忘了,就先當他是魯迅吧。

魯迅說過,看過這個帖子留下一個贊吧,都是緣分。


要看一個人在文學界的地位,就看他的話被引用的次數就夠了。保守來看,魯迅的金句,滋潤了大半個中國互聯網。


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現代文學的奠基人。無論歷史的文化篩選多麼苛刻,即使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史只保留一個人的位置,站在這個位置上的也只能是他。

——摘自魯迅雜文選序


上次和妹妹不知道聊到什麼話題,自己第一下就想到了魯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