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創造英雄,隨著疫情發展,人心不安,負面新聞隨著急流勇退的人羣迅速傳播,我們卻看見一個個的逆行者,去照顧生病的武漢。除夕夜,團圓日,在幸福祥和之外,有許多人本應在滿堂歡樂中一家團圓,卻因為一場疫情,毅然決然選擇「逆行」,勇赴武漢。


在疫情面前,要有科學理智的頭腦,要認識到傳不傳染,不能靠主觀想像和心理安慰,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不曾想,突然有一天,災難從天而降,就像大家看慣的科幻電影情節一樣,不一樣的是,現實版的災難讓你身臨其境,可是有誰去充當電影裏的「英雄」,人們期盼著,恐慌著,希望英雄早點出現,拯救世人於危難。回歸自然,珍愛生命。這場瘟疫,就是給人們的一次警醒。人類自有生以來,就是喫五穀雜糧生存的,肉類並不是必需品,可當人們自恃高傲,無視其它生靈,濫取它們生命享用時,就會為之付出代價。心存希望,只要希望之火不滅,堅持就會勝利。「希望」是身處困難中最好的一個辭彙,每個人都應該有希望: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希望世界恢復往日的美好;希望能重獲新生。


災難來臨,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衝鋒陷陣,為抗擊疫情、穩定局面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正是他們這種用於擔當的精神,樹立起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激發起人們不妥、不放棄、不後退的堅強意志。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人挺身而出,把自己的安危拋於腦後,義無反顧地奔赴抗疫一線,盡己所能,無私奉獻,這就是逆行。

我們感動於他們毅然決然的逆行;

我們感動於他們奮戰一線的堅守;

我們感動他們對呵護生命的奉獻。

縱觀前路艱辛,命運多舛,每時每刻你們都在做著無私的奉獻。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堅信暖春將至,疫會消散,新中國正是有這樣「逆行」精神的人們,才會讓我們更快的看到曙光,共譜未來更加華麗的詩篇!


逆行需要勇氣

更需要擔當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有意義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們以逆行詮釋救死扶傷的高尚精神,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詮釋社會大愛,他們的勇敢,讓我們看到全民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希望,更感到中華大家庭的溫暖。


3.名人名言積累

(1)《人民日報》評論:「英雄就是普通人有一顆偉大的心。」

(2)基辛格《論中國》:「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3)于敏:「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4)毛澤東:「青年如天之初日,必將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遠。」

(5)魯迅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脊樑。」

(6)愛因斯坦曾言:「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逆行是剛正不折、無私奉獻的化身,它詮釋了逆行者們飽滿的愛國熱情,他們所創造的價值超脫了己身的限制。我相信,「逆行"二字將會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人挺身而出,把自己的安危拋於腦後,義無反顧地奔赴抗疫一線,盡己所能,無私奉獻,這就是逆行者精神。這種精神凝聚了力量、增強了信心、傳遞了正能量、詮釋了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大無畏精神的傳承和發揚,是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疫情不除,你們不退!有一種初心叫忠誠,有一種使命叫守護!你們披上戰袍,像逆風的勇士。帶著親人的牽掛,奮勇出擊!疫情來襲,何所畏懼!你們將安危置身度外,你們用職責堅守平安,因為有你們在身邊,纔有我們的幸福健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