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形態不是完全體。朱元璋也就算了,建文和永樂感覺相當程度上被文官們當槍使了。

先說前提:

1.唐宋以來確立的科舉制度終結了貴族政治,建立了文官政府。文官政府的主要成分是庶族地主。2.明初廢除了宰相制度,皇帝以國家元首兼任文官政府長官。出現了以下問題:

1.地主階級缺乏有效制衡手段。

武人在宋朝就已經被徹底邊緣化,皇親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被生生養成了豬,勛貴階層在土木堡之後也幾乎垮臺,錦衣衛也逐步被削弱,可以利用的力量幾乎只剩下太監了。2.皇帝能力不足。明朝皇室教育相當失敗,甚至好多皇帝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登基。理論上應該站在皇帝一邊的內閣,在對抗中往往選擇了屁股,因為人家也是文官地主嘛。皇帝的應對產生了以下幾種結果:

1.皇帝被批的狗血淋頭,顏面掃地。

勢單力孤的皇帝,在擁有龐大後備隊的地主官僚面前毫無優勢。皇帝犯錯只能舔著臉挨批,文官犯錯大不了不幹了。隨著對抗的升級甚至出現了言官這種敢死隊性質的產物。皇權的威嚴就這樣在對抗中被一再削弱。2.黨爭。皇帝試圖從地主階級內部分化他們。結果大家都知道,明朝成了有名的黨爭朝代。

3.閹禍。

皇帝試圖人為的扶植一個集團對抗地主階級,避免親自下場。但人家也不是傻子,用閹人壓制士人這種lowb行為更激起了地主們的對抗心理。太監們下手相當酷烈,地主們也不是善茬,甚至出現了礦監稅使被人當街打死。閹黨的失敗最終還是要指向皇權。

4.怠政。

皇帝終於受不了這種無休止的戰鬥,開始消極對抗。暫且不提國家利益,一方面皇帝權威進一步被損害,一方面地主們更加為所欲為。清朝就比較簡單了。1.引入滿漢官制度,達成了真正的制衡。2.皇室教育成熟,內閣的屁股也相當可靠。

同治、光緒哭暈,我都這麼慘了還為所欲為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