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年前自己問的問題,頗有感觸,前來說點廢話。

三年前我研一,對科研以及凝聚態物理的前沿還處在懵懵懂懂的狀態,導師是做比較一般化的第一性原理材料計算的,導師的話就是聖旨。跌跌撞撞三年下來,目前所作的工作早已經不局限於導師的方向,用的方法也不局限於"第一性原理計算",涉獵的領域也更不局限於所謂的"計算凝聚態物理"。

量子場論,在做凝聚態物理的人當中更多得是被稱為」量子多體理論「,是借用了高能物理量子場論的方法,發展成了處理多粒子體系的一門系統的技術,早已深深融入了現代凝聚態物理的研究中。最基本的,所謂的二次量子化就可以看作是一種非相對論情況下的場論。路徑積分,微擾論,格林函數(retarded and matsubara),包括借鑒高能場論發展的Feynman圖形技術,重整化,都已經是目前做凝聚態理論的一些基本工具。

其實即使是做第一性原理計算,場論的方法也早就融匯到了DFT code當中,例如Hatree-Fock近似要算各種圈圖,以及常用的線性相應理論,無規相近似(RPA),處理磁無序系統用到的相干勢近似(CPA)等等,稍微advanced一點的BSE,DMFT,實際都是場論方法,具體來說是格林函數理論應用的體現。只不過不少做第一性原理計算的人習慣於把vasp這些商業code當成一個黑箱,趕緊算點東西發文章,對裡面的原理不想深究罷了。

學習了場論的概念,也更有利於加深對凝聚態物理各種概念的理解。例如近些年熱炒的TI,各種semimetal,new fermion,Majorana,不都是借用場論和粒子物理的概念嗎?如果再進一步學一點場論,就可以知道原來各種QHE以及TI,都可以借用一個Chen-Simons term來描寫,topological invariant的出現顯得是那麼自然。

幾年下來,經歷了偏高能向的Peskin,Schwartz,Zee,以及凝聚態向的Flensberg,Mahan,Simons,同時還有幾本不錯的國內老先生寫的書(周邦融,史俊傑 ,王懷玉,楊展如,李正中......),目前研究方向也慢慢由第一性原理計算,到向解析以及自編程序數值調整,雖然還是一枚菜雞,雖然對於場論還最多只能算是半隻腳邁進門,比不過知乎眾多牛逼的碩博士以及本科生,但是慢慢地於無形之中,已有了一些自信和自己的主見,看許多人和事的感覺也大不一樣了。

立個Flag,如果以後找到博後位置,再來追加回答。


謝邀。其實場論在凝聚態裡面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格林函數、重整化群等等。前幾年還有不少人用AdS/CFT方法來研究量子相變等問題。有精力的話,了解一下還是有必要的。說得這麼熱鬧,這幾種方法我一個都沒用過……

不同組研究方法都會不太一樣 側重也都會有所不同,所以你老師說用不到那你們組就是用不到。

而且,名叫《量子場論》的課 就是開給粒子物理專業基本只講有洛倫茲協變性的量子場論,這個量子場論凝聚態也基本用不到。

哪怕是要用到場論的凝聚態計算,一般也在叫作 量子多體 量子統計 之類的課上學習相關基礎內容,這些實質上就會講凝聚態里用到的量子場論(非零溫的 非相對論性的)的基礎,並且這些在叫做《量子場論》的課上一般是不講的。

凝聚態的場論和粒子物理的場論,在最基礎的東西里有很多是相通的,但是到後面深入下去,基本就各管各的用不著對方的東西了。

當然你學有餘力的情況下 愛學學 無所謂


為什麼這麼多人邀我回答這個問題啊!明明我

不會qft啊!!!

而且我也不會凝聚態……

好尷尬啊,我就知道極化函數之類的而已啊= =

僵硬的回答一波……至少我知道龐加萊群表示沒有什麼用,dirac formalism有點用,emmm……

有用的是有效場論模型。

不過,我很好奇,你研一,到現在不是應該已經跟了導師一年了?這還不知道自己的題目用不用得到qft嗎?就算假設你是做第一性計算的,你也是會用到格林函數法、Bethe-Salpeter之類的什麼什麼的。不過高能向的qft的內容應該是確實不會用到了。

不過你要是有時間就學唄,只要你不在乎出成果的速度,你學沒有什麼用的東西學多久都沒什麼問題= =


想提高層次 絕對需要 而且理論物理越多 你的水平肯定越高


看做哪方面,有些方面是需要的。我自己沒學明白,所以我在科研中經常被不懂的知識掣肘。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可能你了解某個知識,你就能有更多的想法,當你沒有想法時,你很難察覺是因為你不懂哪個知識。如果你對自己有比較高的定位的話,建議好好學。


計算模擬的話不會也行,會自然更好。

理論計算的話,QFT是基礎,總要略懂一點的……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