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很难凑出两桌会玩的人来,或者一桌……我周围的同龄人玩桥牌的很少,认识的玩家要么40+,要么22-,感觉就断开了一代…大概80后95前的人成长过程中整个儿大环境就不太兴这个…但是现在北京上海的很多小朋友在初等教育就会接触这个,在培养青年人才这里我国应该做得很好,很多青年组少年组的比赛,也在积极推动这个运动。

然后规则理解有些复杂,有些同学看见我打新睿表示也想学习一下,我和第一个人大概介绍了一下算分数,把人吓走了……和第二个人大概介绍了一下叫牌,又把人吓走了……和第三个人说打牌的时候出牌大小规则和升级有点像,兴冲冲地看我打了一会说我骗人又走了……

第三,不可否认无论是双人赛还是队式赛都是团队运动,两个人最好可以是长期搭档共同进步。我觉得临时组队打比赛匆匆忙忙定约定,然后打完互相埋怨就算了……我每次和非固定搭档打牌都会很忐忑,因为本身水平不高,也互相不熟悉,就怕因为我的原因丢局丢贯叫冒从而被骂……因此认为最好是和一个稍微固定些的水平差不多的(或者水平高一点的愿意耐心带带的)搭档一起,这个条件现在看好像也不太容易……

最后,想进一步提高技术,无论是叫牌还是坐庄防守都需要一逻辑思维和概率计算方面好一些。我自己做bm的时候总觉得单套的概率算不明白,在实际中打牌的时候也都是凭感觉,分析不好最佳路线,每次想挤牌都想不明白怎么挤要在纸上一顿写…因此常常感觉没法突破瓶颈……还有要记性好,这个原因大概也是会限制住很多人,复杂一些的叫牌可能都不容易记得住,还要记先出了什么后出了什么,信号代表什么哪门花色有好牌牌型什么样…

所以,大环境没太有,固定搭档很难有,规则不容易理解,技术不容易提升……现在这种比较追求快速产出的年代(个人认为)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喜欢叭……


桥牌本身比较难学:难入门,难提高;

现代社会比较喜欢快餐类的游戏;


1. 因为涉及叫牌法,初学的时候门槛略高一点。不谈技艺精进,桥牌的学习门槛相比其他牌类我感觉也还是算稍微高点吧(虽然我也只能和拖拉机斗地主做个比较…)。2. 棋牌游戏流不流行也还是一个市场行为。主流已经被斗地主什么的占领了,桥牌想要流行于这一群人中,没有强大的推动就自发挤进去不合逻辑吧~
桥牌的规则性比较强,与中国人的思维有差别,被我们改造成中国的双扣或别的类型。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麻将的计算量与记忆量也是较大,因为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桥牌思维属一种规则性较强的思维,我认为与科学思维类似吧。


没有搭档。太难了!


桥牌本来就是西方人的爱好,在国内玩的人不多。规则相对比较复杂,比较讲究配合,比较安静,与国人气质不契合。

规则复杂,约定多,学习门槛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