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略去標題與作者,單從文本而言


從我看過的來說,科普類、短篇和精品比較難,大部分長篇小說很明顯,就是故意寫相反的性別也很明顯,因為經常可以通過文章看作者立場,進而推斷性別較為簡單,各種散文也很明顯,顯得還是挺分化的,越是看不懂的往往越難區分。


不完全能做到。有細膩的男性作者。也有豪放的女性作者。從文章本身去評判一個作者的性別,本身就有點捨本逐末,不是很對的。


有一些是可以看出的,比如他或她的文章中會出現一些,以自己性別為主的對外的描述。


不能。

兩個小佐證:

微博上不少不放自拍的po主公布性別的時候,底下會出現大型修羅場「什麼,你居然是男的/女的!!!」vs 「xx本來就是男的/女的呀」

酒托騙局受害者眾多,受害者十個裡面九個半把摳腳大漢操盤手當成女的的。

人是千人千面的,刻板的標籤很難精準定義一個人。人也是心口不一的,文字代表不了內心。

另外,有些文章是不講究個人感情色彩的,這類一般人看不出來,其實也不會想作者性別問題。比如度娘的百科,比如政府工作報告,比如學術論文……越規範熟練的,越客觀中性化。

講究個人感情的文章類別,比如詩歌,小說。裡面也會有天賦型作者,他們觀察入微又同理心極強,寫男人女人老人少年都能寫的讓人共鳴,很難從他的角色推演出他本人的性格。林黛玉葬花吟,是一個悲情的才女的感嘆被曹公記錄還是曹公寫林黛玉情到深處,為她寫了這麼一篇呢?都有可能。但能證明是不是曹公原創的,只能是考古證據,而不是葬花吟本身。


看出性別有什麼必要性嗎?或者說題主你真正想問的是「男作者和女作者的文章有什麼區別」,扯到性別,然後來人回答「男作者胸懷天下,女作者兒女情長」「男性和女性從基因上看balabala……」之類的東西。


文章里要有涉及到一些兩性立場的東西,大致可以看得出來,但對觀察者也有很高的要求,至少對兩性不同有十分深刻十分全面的理解。

對於一些不涉及兩性特點的只有通識的內容的文章,就很難準確判斷了,辨識率會下降很大比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