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美食文化是不是太瘋狂了,這是洗腦文化和消費主義的作用,還是真的喫東西真的很開心啊?撓頭的說,我味蕾正常,但從沒覺得「進食」這種行為跟快樂和幸福有多大關係啊...多少人恨不得把自己是個喫貨這事,讓所有人都知道,「喫貨」在以前不是罵人的麼?我out了??有和我一樣的嗎?有很多女生,各個平臺的分享,朋友圈,甚至極端的以食物為主題,第二個主題都沒有,不怕別人覺得她腦子有問題嗎?這些人到底怎麼想的?

額,看了一些回答後好像能理解了,什麼生氣的時候喫這個,難過的時候喫那個,估摸著跟抽煙一個道理,哦不,一個功效...


身邊有朋友和樓主差不多,覺得喫東西只是單純的一個進食行為,對於食物沒有特別的偏好。

不過身邊更多的朋友是因為喜歡喫東西聚在一起的。我不挑食,但偏好明顯,喜歡臭豆腐、串串、燒烤、米線這類小喫,尤其是米線,啊。。想想都開心,喫到味道很棒的會不自覺地搖頭,也會和喜歡喫東西的朋友分享,發照片啊還有店鋪地址,喫到不好喫的就會吐槽,也共享。平常聊天的時候也是,聊著聊著開始說喫的,或者突然想喫日料,然後問了,立馬有朋友推薦哪家哪家好喫。

我覺得這種開心和分享就是快樂和幸福吧。可能提問中的平臺分享只是為下次約飯做個備註,或者只是單純喫到好喫的,分享給大家,當然也可能只是想立人設。。。

再說關於「喫貨」這個詞,現在好多詞的褒貶都和以前不一樣了,比如「綠茶」、「蠢萌」所以不用糾結,語境語義發生變化了。


只有飢餓時喫東西才能感受到幸福快樂。其他的都是挑食,鼓吹,胡說。


分情況

我試過極度難過的時候什麼都喫不下,從未有過的體驗,下嚥都困難

也試過暴飲暴食,對食物極度渴望,感覺喫東西就很開心

這都跟當下的情緒有關的


分人吧,有的人喫飯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繼續工作或學習,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我是個對食物比較敏感的,喜歡什麼想喫什麼,再麻煩再多時間,我都會動手去做,只要很想喫,就會馬上行動。

在外打工快一年了,每天都要上班加班沒有時間去做,生活條件也不允許,只能想想了。。。。


在家裡喫多了就想出去喫,在外面天天喫就想喫家裡的;

自己弄多了覺得麻煩就想點外賣,外賣恰多了還是想自己動動手做點自己想喫的。

但不管怎麼樣,當開飯後的第一口進嘴裡的時候,只要味道不差,就會有撲面而來的幸福感,但是喫飯的時候心裡不能裝事兒,喫飯就想喫飯,想著這個食材的味道,就會喫得很香啦!


主要是咖啡因可以


真的會的,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喫一頓好喫的解決不了,不行就兩頓。


沒這種想法


肯定的呀!肯定的呀!肯定的呀!

咱就不拿什麼科學依據來論證了,肯定多的一大把。我就想反問有誰喫東西感受不到快樂和幸福?

稀有品種快跳出來吱一聲,也讓我見見世面。

然後告訴我您是怎麼做到的。

因為我也想廋,奈何喫東西實在是太幸福了


當然了 心情不好的時候喫點甜品 生氣的時候喫頓火鍋。

沒有什麼是巧克力泡芙 抹茶千層 肉鬆小貝 拿破崙 奶黃毛巾卷 珍珠奶茶雪媚娘 古早味大蛋撻 草莓麻薯 提拉米蘇 紅豆雙皮奶 芝士烤牛奶解決不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