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時候十分粉探索頻道的未來狂想曲《The future is wild》,然而畢竟娛樂科幻和科學推想不一致。所以按照時間節點來說,未來地球會進入新冰河期,會四分五裂成沼澤和海洋群島,會擠成大高山,會變成新的超級大陸。未來世界的動物究竟是什麼進化方向,是鳥類重新主宰地球,還是脊椎動物大滅絕後昆蟲稱霸?7億年後,地球是否還適合多細胞生物的生存?


《未來狂想曲》並沒有解釋環境演變的原因和過程,這也就導致了這部片子的嚴謹性大打折扣。而且劇組似乎對於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特別偏愛,喜歡給長相獵奇的生物開BUFF,把它們設定為未來世界的主宰。這是這部片子最大的問題。

只要人類繼續存在,未來動物的變化速率基本無限趨近於零,因為人類對環境時改變或是維護都能在遠小於物種進化所需時間的尺度下完成。但可能發生的進化也無非是發生在跟人類關係密切物種身上,例如大象進化掉長牙,以此應對偷獵(前提是大象得保持足夠多的數量)。

如果沒有其他條件不錯,那麼預測沒什麼意義。環境都不知道,怎麼談進化?


人類的存在時間實在太渺小。我們姑且認為未來的生存環境,有好有壞。但7億年後地球將不再適合高級別動物大規模生存,所以地球高級生命繁盛也就是過去7億年(寒武紀到現在),和未來7億年左右。

未來地球大陸板塊將是從分離到合併的一個階段,在合併期間會造成一場類比2.5億年前二疊紀晚期大滅絕的大事件。而後終極盤古大陸將不會再分開,地球的生存環境也就變得更加糟糕。

未來世界的動物將繼續受到地貌、大氣環境、水源植被的影響。

哺乳動物:

如果參照過去生物進化的歷史,樂觀一點看待,就算是恐龍作為後鱷類(有待考察)存在了1.5億年,倘若哺乳動物有恐龍這樣較好的運氣,能集體繁榮到9000萬年之後應該不是問題。然而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在衰減,可以預見的是,嚙齒動物將成為哺乳動物中能撐過大滅絕的物種,並能相對極好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不管是冰原草原還是熱帶叢林,從大型食草類到小型雜食類都可以存活下來

鳥類:

鳥類類似於之前哺乳動物之於恐龍的關係,在哺乳動物大規模滅絕並退出進化舞台之後,將迅速的填充地球的空間。並從1億年後一直持續到2億年後的時間。過去草原上馳騁的大型食肉鳥類、徹底擺脫地面的小型飛鳥會一直馳騁地球。

昆蟲

隨著終極盤古大陸的出現,高級的哺乳動物、鳥類將會徹底滅絕,僅留下少數種目倖存於世。而最後能撐過2.5億年後物種大滅絕的生物,主要是以昆蟲類為主。而且隨著板塊運動,大量的石炭紀類型的冷水沼澤或者淺海出現,高氧氣含量將助長大型節肢動物。巨型的蜘蛛、蜜蜂和螞蟻會重新出現

爬行和兩棲動物

儘管退出了歷史舞台的主流,兩棲爬行動物依然有極強的適應能力。青蛙、蜥蜴和蛇在適當的時候會隨著食物的出現,而演化出比較大或者奇特的體型。

魚類:

海洋中的魚類依然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流物種。大滅絕會改變海水成分,但魚類仍然能佔據地球的主導地位。可以說,陸地生物的大規模衰退,海洋生物的大規模繁榮是未來6億年的主流。

微生物:

海洋之中原來在食物鏈底層的浮游生物、大型的節肢動物可能會填補大滅絕之後的空白。


世界已經處於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了,這次也是物種滅絕最快的一次,原因就是人類的發展。如果人類一直發展,我覺得其他的動物沒啥進化的機會了……


以前拳頭大的能活,能繁殖,導致進化出很多大型生物。

現在,有了人類,人類有智慧,符合人類需求的能活。

比如,被改良的各種穀物,馴化的雞鴨,狗,豬,牛等等。


人機結合技術如果成功的話,進化可能會出現新的方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