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很多朋友要麼從作者學歷背景來抨擊《弟子規》是糟粕,要麼就是一通宏觀的批判。能否理智的逐字逐句的分析品味《弟子規》好與不好的地方?


寫下這一篇文章,說一說弟子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造成今天的後果?以及他的危害。

以及為什麼要旗幟鮮明的反對弟子規?

以及它對真正國風潮流的惡劣影響。

今天,我就來全面的梳理。

一 .《弟子規》為何物?

首先我們來看看它的作者

李毓秀(1647年—1729年),字子潛,號采三。史料記載:李毓秀科舉不中後,就放棄了仕進之途,終身為秀才,致力於治學。

李毓秀一邊教書,一邊開始寫「童蒙養正李氏家訓」,並將抄寫的書免費贈給前來學習的學生。寫成了《訓蒙文》,後來經過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這就是《弟子規》的端倪。可能很多吹捧他的人也不知道弟子規的作者,以及他的來由。

綜上所述,讓人們對弟子規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由此產生了第一個疑點:一個落榜的秀才,編篡的訓蒙書,如何成為「國學」經典?

我們再來談談大範圍,何為「國學」。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由此可知:國學的概念本不存在,而是在受到西方觀念衝擊後,才推出的概念。

而《弟子規》被標榜為所謂國學經典。是由於一段複雜的宗教原因,正是這個原因,鑄成了所謂國學《弟子規》的死穴。那就是宗教性。

何為《弟子規》的宗教性,那就不得不提凈空老和尚與當時的台灣。

《弟子規》在今天為什麼一下就走紅了?

《弟子規》為什麼一下子就走紅了?故事要從台灣說起。九十年代,台灣迎來了解嚴後的教育自由化時代,1991年,儒家經典正式從台灣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獨尊的地位。1991年10月17日《聯合報》有一則新聞報道此事,新聞題目是《兼容並蓄諸子百家,不再專攻四書內容,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決定重編》。

因為官方減少提供儒家教育,那麼那些原本就喜歡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間結成團體了。同時,因為九十年代台灣教育在理念上實行「社會觀念鬆綁」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術上支持「彈性課時」和「在家上學」,因此不管你是結成基督教教育團體,還是佛教教育團體,還是讀經教育團體,都比較容易。因為政府減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間就湧起力量彌補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灣教育部停止《四書》為中學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時,民間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讀經了。王財貴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二十年間,王財貴的讀經書目其實是有窄化的趨勢,最初他的讀經書目包括中西經典,但後來為了「便利、普及、實效、實證」的目的多次修訂,真正普遍得到實施的,讀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規》。而同時台灣各種宗教團體也希望借著讀經來擴大自己的聲譽。在1993-2000年之間,台灣天帝教、一貫道、佛教的各種組織都捐印了大量讀經手冊和書籍。而這些宗教團體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簡短、不涉及形而上辯論的《弟子規》。十年前,大部分人獲得的第一本《弟子規》都是從佛教寺院里拿來結緣的。九十年代讀經但《弟子規》在大陸的流行,更要歸功於凈空法師。2004年,凈空的「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廬江湯池奠基,2006年開始對外招生,到2008年解散之間,總共耗資2億。湯池實驗號稱僅僅讀《弟子規》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離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歸鄉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閉戶。這個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尋求心靈寄託的現代人,在06-08年之間大量的白領辭去工作從北上廣奔赴湯池。-轉自「新京報書評周刊」。(鳳凰網)

由此可見,以上是弟子規的因緣,而正是弟子規的宗教性,而所謂「讀經班」「豫章書院」「女德班」多多少少都受此影響。

二:為何旗幟鮮明的反對弟子規?

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魯迅關於國學的文章中,有一篇《所謂「國學」》,開宗明義提出的就是:「現在暴發的『國學家』之所謂『國學』是什麼?」他將它歸結為兩條。一條是「商人遺老們翻印了幾十部舊書賺錢」,這是「書籍的古董化」,「遺老有錢」,旨在「聊以自娛」,這且不去說他。商人賺錢,則是「藉此獲利」。連茶商鹽販也「借刻書為名,想挨進遺老遺少的『士林』里去」。所刻的書,使人「辨不出是元版是清版」,只是「古色古香」的「古董」,價格卻是不菲。想賺學生的錢,「便用壞紙惡墨別印什麼『菁華』什麼『大全』之類來搜括」。這些「國學」書的校勘,更是「錯字迭出,破句連篇」,「簡直是拿少年來開玩笑」。

先生之見,真乃灼見真言!

再來說一說,《弟子規》本身的糟粕性。

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  「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  「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反對封建思想與推新棄古。是中國文化發展的準則。

而弟子規的糟粕性在於:

《弟子規》作為清代奴性文化的代表,全力打造「尊長」的權威地位,而見不到「長幼」之間的人格平等。古代尤其是清朝時期社會「家國同構」,「君父一體」,全民服從一個皇上,全家服從輩分最高的長者。家庭作為社會單元,灌輸給孩子的理念往往是社會制度的折射。《弟子規》正是適應了清朝那個野蠻王朝的政治體制、文化土壤,它在家門之內訓練兒童無條件敬孝尊長,旨在走出家門效忠朝廷,,多磕頭少說話。所以《弟子規》規定孩子「話說多,不如少」「不關己,莫閑管」。「話說多,不如少」這是很難為孩子的。而「不關己,莫閑管」則直接為培養冷血動物和麻木群體服務了。至於「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的語句則直接是培養奴才的標配了。孩子的私人生活空間不復存在,創造力瞬間被撲滅。

孩子的教育靠長輩言傳身教和社會環境影響,那些為《弟子規》辯護的人老師和家長,拿不出任何證據證明孩子的成長中,這些讀本對有多大的能量。當然他們會說,我的孩子學了弟子規,變得彬彬有禮,討人喜歡,孩子學弟子規變得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我想說的是,孩子變得很好,與背誦了《弟子規》的教條沒有干係,而孩子的成長並非是為了討家長喜歡,亦不是家長心中的那種「彬彬有禮」就是正確的。

你確定你喜歡的就是正確的?

你確定符合你的心意的就是正確的?你確定你的喜好就是孩子的的喜好,就是正確的?你確定你厭惡的事物就是錯誤的,孩子就必須放棄嗎?如果你都是對的,那你豈不是超越了聖人而成為完人了?這些帶著思想枷鎖的大人自以為是的製造了牢籠把孩子從小禁錮在一個他們認為完美的模子里,最後長成他們希望看到的樣子。社會的進步無從談起。

教育在於啟發智慧與創造,而不是複製產品,更不是培養家長的奴才。他們會說,孩子聽話有什麼不好,是的,很好,但是並沒有任何徵象顯示做父母、長輩的就是完全正確,而在當今社會,道德敗壞之徒對孩子的影響不可謂不少,難道也要讓孩子一切都順承其志嗎?況且中國之智慧,講陰陽之道,上下關係都是相互的,沒有任何一位聖賢只是要求孩子或者弟子完全服從和阿諛順成他。

總之,被展覽在偽滿洲國史料館作為反封建帝國奴民教材展覽,又被各個層面大書特書,承著國學熱自相矛盾。本身就是一種災難。


就憑一句「非聖書,屏勿視」,就可以給弟子規定性了,前面七七八八的說了一堆什麼衣服要穿好,飯前便後要洗手,看見長輩要有禮貌之類的,但是這句「非聖書,屏勿視」才是真正厲害的地方啊!弟子規是給弟子的「規」,不是什麼給弟子的意見或者建議,所以這個「規」,規定「非聖書,屏勿視」,所以明眼人都明白是要幹什麼。


在萬古如長夜的年代有個火就挺亮,現在手術都拿無影燈,你還非得拿個火幹啥


自己從頭到尾,讀一遍,但凡有點現代獨立思想的人,都能看清楚。根本不值得批判。當然,別有用心除外


弟子規是很好的,很多人都是尬黑

用它來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讓孩子明白該如何生活,如何做個人,而不是把弟子規全文背下來

就是說學弟子規不能口頭上說說就罷了,要真的去做。


太教條了


教條主義每個時代都有,最大的問題就是非此即彼。現代人看弟子規就是教條主義,殊不知其中講的是通理,而非定理。古人也是知變通的。理解這一點,還會說弟子規糟粕多嗎?


匿了。

沒人會回答細細品味一粒粒屎具體是什麼味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