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魔王波旬。不取長子商主咨諫。告其諸女。作如是言。

汝等諸女。各各相共聽用我言。汝宜至彼釋種子邊。試觀其心。有欲情不。

其諸魔女。聽父敕已。相與安庠 向菩薩所。

到彼處已。去離菩薩。不近不遠。示現種種婦女媚惑諂曲之事。所謂

覆頭。

或復露頭。

或復半面。

或出全面。

或作微笑。

示現白齒。

數數顧盻 觀瞻菩薩。

或復以頭 頂禮菩薩。

或仰其頭 觀菩薩面。

或復低頭 覆面觀地。

或動雙眉。

或開閉眼。

或解散髻。以手梳發。

或抱兩臂。

或舉兩手。示現腋下。

或復以手 執弄乳房。

或露胸背。現腹臆間。

或復以手 拍於臍上。

或複數數 解脫衣裳。

或複數數 還系衣服。

或複數數 褰撥內衣。

露現尻[月*坒]。

或解瓔珞。擲著於地。

或解耳璫。或復還著。

或弄嬰兒。

或弄諸鳥。

或復行步。顧盻左右。

或復嚬呻 長噓嘆息。

或以腳指 傍畫於地。

或歌或舞。

或動腰身。

或作意氣。

或復憶念舊時所行恩愛欲事 喜笑眠卧恣態之時。

或復現作童女之身。

或時現作婦女之身。

或復現作新嫁女身。

或現中年婦女之身。

作如是等示現婦人諂媚惑著種種之事。復將香花。散菩薩上。

復以種種五欲之事。勸請菩薩。觀看其面。觀其心情。為有欲心恣態以不。彼今復以欲心。觀察我等以不。或無欲心觀我以不。

彼等魔女。見於菩薩。深心寂定。本來清凈。無濁無垢。面目清凈。

猶如滿月 從於羅睺阿修羅王手中所出。清凈無垢。

如日初升。光焰顯赫。如融金鋋。清凈無染。

猶如蓮花 從水中出 而不染著。

如火光焰。

如須彌山。確然不動。

如鐵圍山。峻嶒高峻。善攝諸根。調伏心意。

彼等既見菩薩如是。皆生慚愧 羞恥之心。

爾時彼等魔諸女輩。善解婦女妖幻之事。更復別為余誑惑法。媚亂菩薩。而說偈言

初春佳麗好時節 果木林樹悉開花

如此美景可歡娛 仁色豐盈甚端正

現今幼年情逸盪 正是丈夫行樂時

欲求菩提道甚難 仁可回心受世樂

宜觀我等天女輩 可喜形貌柔軟身

以諸瓔珞自莊嚴 誰今能得如是體

仁感得已何不受 我身香潔如蓮花

世間如此福德人 何故舍之而不用

頭髮光明紺青色 恆以雜種香澤熏

奇異摩尼為寶鬘 作花持以插其上

我等額廣頭圓滿 眉目平正甚修揚

清凈等彼青蓮花 其鼻皆如鸚鵡鳥

口唇明曜赤硃色 或如頻婆羅果形

亦似珊瑚及胭脂 齒如珂貝甚白凈

舌薄猶如蓮花葉 語言歌詠出妙音

猶如緊陀羅女聲 兩乳百媚皆精妙

又復猶如石榴果 腰軟纖細如弓弝

脊膂寬博潤而平 猶如象王頭頂額

雙髀軟白洪端直 其狀猶若象鼻佣

兩脛正等纖而圓 清凈猶如鹿王[蹲-酋+(十/田/ㄙ)]

足下平滿不斜凹 赤白猶彼蓮花輝

我等身體可喜容 如是眾相莊嚴具

技能一切皆備足 快解作諸種音聲

復巧歌舞悅眾心 諸天見我皆歡喜

悉各羨我生欲意 我等非是不樂仁

仁今見我何不貪 又如人睹金寶藏

舍離棄之遠逃走 不知財物是樂因

仁之心意亦復然 不識五欲之快樂

寂定安禪不取我 或可仁者是大痴

何故不受世樂情 涅槃道路甚懸遠

爾時菩薩。諦心熟視諸魔女目不暫舍。正念微笑[僉*殳]攝諸根定。其身體無愧無慚不急不緩。端直安住 猶如須彌 心意不傾。自余方便智慧之門。往昔已曾攝伏一切諸煩惱患。哀愍言音過於梵響。猶如迦羅頻伽鳥聲。以偈語彼諸魔女言

彼諸世間五欲等 多苦多過眾惱纏

由煩惱故失神通 無明陷墜墮黑闇

眾生受之不知足 我久舍離諸煩牢

如猛火坑毒藥函 往昔已來早辭避

既飲甘露智慧水 自心覺了欲覺他

當說微密教法門 若今受此穢欲事

終不可能得此道 若人增長貪愛心

是則名為大愚痴 既自不能得自利

況復能利於一切 是故我今心不耽

世間五欲燒眾生 猶如劫火災萬物

五欲猶如水泡沫 亦如幻焰無一真

虛假誑惑於凡夫 智者誰應樂此事

猶如童蒙小兒輩 戲於自許糞穢中

迷惑愚痴無智人 見著種種諸瓔珞

觀已便生欲心想 頭髮根本從腦生

臭穢醜陋劇癰瘡 牙齒增長猶飲出

唇口耳鼻及眼等 一切皆如水上泡

腰髂脊背及尻臀 臭處不凈從血有

腹肚屎尿之囊袋 不凈諸物滿其間

是業皆從愛所生 譬如造輪為碾磑

愚痴受樂亦如是 若有一切諸智人

分別是等眾患殃 此處不受如斯樂

身體日夜常流血 臭處不喜以眼看

兩[月*坒]兩脛雙腳趺 筋骨相縛而立住

我觀汝等今如此 如幻如化如夢為

一切悉從因緣生 五欲無有真實德

五欲能失諸聖道 牽人將入惡道中

五欲猶如大火坑 亦如雜毒滿諸器

如嗔蛇頭不可觸 此處愚痴多被迷

強作凈想橫生貪 五欲如受雇客作

與諸婦人作奴僕 舍彼凈戒行道心

及離智慧寂定禪 住於憒亂喧鬧里

舍諸妙法取欲戲 彼人墮地獄不疑

是等諸幻我見來 以是意中不貪樂

欲求畢竟自在樂 亦教他人令共同

我以解脫彼世間 如虛空風不可縛

汝等魔女若滿此 世間一切諸眾生

我心終不分別之 暫共汝等行五欲

我久已除嗔恚恨 愚痴貪慾一切無

諸佛大智聖世尊 心無有礙如空體

爾時魔王波旬女等。善解女人幻惑之法。更加情態。益顯嬌姿。莊嚴其身。亦現美妙音辭巧便。來媚菩薩。而有偈說

魔王波旬有三女 可愛可喜喜見儔

在諸女中最尊豪 魔王教令善嚴飾

速疾往詣菩薩所 現諸幻惑作嬌姿

使身猶如弱樹枝 婀娜隨風而搖動

在於菩薩前向立 歌舞口唱如是言

仁善釋子當作王 云何坐彼大樹下

此盛上春妙時節 男女合會生喜歡

猶如諸鳥自相娛 欲心一發難止息

時至且可共受樂 何故守心不觀我

我等今者復以來 宜應同行稱心適

彼聖猶如日初出 億劫行諸行積功

其心不動如須彌 妙音清激猶雷響

行步安庠若師子 語言利益多所成

世間眾生不思量 恆為諸欲起斗諍

既起斗諍便言訟 如是無智等諸人

常為如此苦惱煎 智人知之不隨順

捐棄出家而遠離 處于山林以自娛

我今時節已現前 欲證常住甘露法

先須降伏彼魔眾 然後當成十力尊

其魔波旬諸女等 更白菩薩如是言

仁者面目如凈花 願聽我等諸語說

但且受於世王位 自在最勝上尊豪

若卧若坐及起行 作妙音聲無斷絕

菩提極果甚難得 況復諸佛智慧身

解脫正路行涉難 仁見有誰往能到

是時菩薩復報彼 我當決定作法王

於天人中自在尊 轉妙法輪無有上

具足十力無所畏 在於三界獨巍巍

諸學無學弟子群 千億萬數圍繞我

口常作如是讚歎 大聖出興除世疑

我當為彼說法時 遊行處處隨心意

是故我於世間內 不樂一切五欲歡

魔女復白菩薩言 仁今少壯甚可惜

衰朽年老時未至 色力強盛且恣情

必其羸瘦不能堪 乃可舍此身端正

我等華容悉三五 正是仁者好良朋

五欲嬉戲最[女*便]妍 何故乃然厭離我

仁今若不見容受 我等隨逐終不辭

菩薩復便為說言 今日既得人身體

努力遠離於諸難 勤求入彼甘露門

能舍世間苦難時 則離人天一切難

及今老病死未至 諸惡鬥諍復不興

我等速疾應當行 早離於斯諸難處

常住寂然無畏所 是彼真實涅槃城

爾時魔女復說偈言

仁在天中如釋天 左右端正諸天女

焰摩兜率及化樂 他化自在並魔宮

具足玩好無所虧 但受五欲莫寂滅

爾時菩薩以偈報言

五欲如霜不久住 亦如秋雲雨暫時

汝女可畏如蛇嗔 帝釋夜摩兜率等

悉屬魔王不自在 欲事百怨何可貪

爾時魔女復說偈言

仁可不見樹木花 諸蜂諸鳥雜音響

地生青色柔軟草 復出種種諸妙林

緊陀諸天作伎聲 如是妙時可受樂

爾時菩薩以偈報言

樹木依時著花果 蜂鳥饑渴取氣香

日炙至時地自干 昔佛甘露不可盡

爾時魔女復說偈言

仁者面色猶初月 觀我顏貌似蓮花

口齒潔白清凈牙 如此妙女天中少

況復世間仁已得 身心柔順不相違

爾時菩薩以偈報言

我觀汝體不凈流 諸蟲周匝千萬孔

不牢諸惡遍身滿 生老病死恆相隨

我求世間最上難 真正不退智人道

彼見六十四種巧 手動瓔珞鎖耳璫

被欲箭射微笑言 聖子云何不顛倒

諸有見患大仁者 見美五欲猶毒[卸-ㄗ+並]

利刃塗蜜截舌傷 欲如蛇頭火坑阱

如人師子行風動 樹木山壁悉崩傾

我今威德離欲中 棄捨汝等猶如彼

其諸魔女出百伎 炫惑菩薩不動移

菩薩如象師子王 猶如須彌住無動

彼等誘誑既不得 心生慚愧各低頭

恭敬歡喜讚歎言 尊面凈如蓮花潔

亦如醍醐及秋月 巍巍光照若金山

心所求者願當成 自度度他千萬眾

爾時波旬諸魔女等。力既不能幻惑菩薩。心生愧恥。各自羞慚。相與曲躬。禮菩薩足。圍繞三匝。辭退而行。安庠還向魔波旬邊。

到已即白父如是言。

父王。不應舉意向於彼眾生所造作怨仇。何以故。我等昔來不曾見有如是眾生。在欲界中。作是姿態媚惑之事。顯示於彼。不暫移動。又復我等作欲事時。必得枯乾一切人意。猶如旱時諸草木等。必令焦滅。猶如春時 酥置日下 自然融消。今此丈夫。何緣獨爾。

是故父王。唯願莫共彼作怨仇。

即向其父。而說偈言

彼形過於瞻卜色 無邊威德勝名聞

不動猶如大山王 頂禮已訖今來至

我當委具說其事 彼眼色如優缽羅

微笑觀我心不移 面貌清凈視無瞬

不嗔不恨無欲想 觀我等如幻化為

假使須彌倒地崩 星宿日月悉墮落

大海枯涸水滅盡 彼見欲患心不回

語言微妙令人歡 觀我慈悲無欲想

見我無有嗔恚意 思惟我體不似痴

察我意行及身體 審諦思惟婦女患

是故心不行五欲 離欲無欲誰能知

非是人天所度量 我等現示婦女諂

彼心若有欲心者 心意消滅如乾柴

而觀我等心不欲 猶如山王安止住

百福莊嚴功德智 具滿檀度戒行圓

千億劫行梵行來 清凈眾生大威德

我等頂禮彼金色 決定無疑降我魔

必當證正覺菩提 我等不願為怨結

此陣難擊我難勝 欲降伏彼亦大難

父王但觀虛空中 菩薩多眾他方至

種種瓔珞莊嚴體 恭敬重心禮彼尊

曼陀羅花等雨雲 作妙偈頌嘆於彼

十方諸佛皆遣使 持雜種妙甘露餐

有識眾類悉皆來 無情諸山及雜樹

須彌山神並帝釋 頂禮向於功德林

是故父王非是時 我等宜應還本處


釋迦佛不是包辦婚姻。釋迦佛未出家前不僅有愛情,而且白玫瑰和紅玫瑰都有。

悉達多 太子有兩位夫人。一位叫瞿毘舍佉(佛說彌勒下身成佛經里的名字;大智度論叫瞿毗耶,應該是同一人)是個寶女,估計仙氣飄飄嫻靜溫婉,很類似白月光,不過不能生孩子。(類似轉輪聖王的女寶,不大不小不長不短,摸起來皮膚不涼不熱,心性雅潔智慧,反正是神仙姐姐就對了。我估計這位姐姐沒有月經,有一類女性沒有月經不能生孩子,但身體很健康,沒有穢漏,是過去修了清凈業的善果,不過現代醫學肯定會說是子宮發育不良或被俗人叫做石女,不過佛陀當時的年代這種女人是很受讚賞的。當然這是我猜測的,大智度論說這位姐姐是寶女,所以不能生孩子,所以我大膽猜測這位姐姐沒有月經)。另一位夫人就是耶輸陀羅,根據佛經里耶輸陀羅的出場描寫,我們大概可以拼出耶輸陀羅的畫像,美艷高貴,開朗奔放,能歌善舞,紅玫瑰就是她了。且兩個太太宮斗的不是很厲害,相處的應該挺和諧。因為耶輸陀羅懷羅睺羅六年未產大家都懷疑耶輸陀羅不忠與他人私通才有的羅睺羅,這時候為耶輸陀羅證明清白的就是前面的白玫瑰姐姐,佛出家後兩位姐姐就住在一起了,所以就算以前有宮斗有爭風吃醋的小事,也不是很嚴重,要不然也不可能佛出家後兩人同住。)

紅白玫瑰同時在側,佛依然選擇出家了。可見釋迦佛智慧超絕,弘毅果敢。

其實世間的女子的可愛就兩種,一種溫婉如兔,一種活潑如鹿,一個紅玫瑰,一個白玫瑰,如果只有一個,別人可能會說你出家是因為你不懂紅玫瑰的明艷或白玫瑰的清冽。兩個人間極品都經歷過了,大家才會真正信服享世間極福的尊貴者說出的離欲解脫的快樂是真實可信的,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的欺誑自慰語。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童話故事都只敢寫到:從此王子和公主開始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當然還會出家了,佛陀「八相成道」示現的就是:雖然我有世間人喜愛的財富、妻子、兒子、權勢等等,但最終我還是會為了徹底的解脫而放棄這些。

雖然世間人經常去美化「愛情」,但佛陀還是能看懂這些只是輪迴凡夫們的「貪愛」罷了。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看破我們迷戀的色相--學佛網?

www.xuefo.net

作為我們普通人,可以有在家人的生活,但就不必用這套去約束佛陀了,他老人家是真正解脫之主,不受此限制。


怎樣算是真愛?釋迦牟尼佛之前很多生都和耶輸陀羅是夫妻,你想說的真愛頂多只是個小三

爾時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耶輸陀羅。汝頗憶念往古世時誓願事不。釋迦如來。當爾之時。為菩薩道。以五百銀錢。從汝買得五莖蓮華。上定光佛。時汝求我。世世所生。共為夫妻。我不欲受。即語汝言。我為菩薩。累劫行願。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爾者。聽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國城妻子及與我身。隨君施與。誓無悔心。而今何故。愛惜羅睺。不令出家學聖道耶。耶輸陀羅。聞是語已。霍然還識宿業因緣。往事明了如昨所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