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當代的詩人為什麼越來越少,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因為高考不考作詩。

因為考研究生不考作詩。

因為考公務員不考作詩。

所以~

大概就是這樣。


新詩批評界和你的觀點恰好相反,批評家們擔憂的是,現在年輕人的詩寫得過於優秀和成熟了,直接從青澀步入圓滑,缺少了成長的過程。


寫得出來,還越來越多呢


夜晚我把你的影子弄丟了

坐窗前看濃霧慢慢摸上來

聽到有人喊你的名字

我從五樓下來跑到大街上

濃霧吞噬了整條街市

摸不著你的手和那顆梨花樹

看不見行人和冰冷的月光

我閉上眼睛拚命向前奔跑

漸漸的我飄了起來

騎雲直上千里尋你

山的這邊和海的那邊

都尋不見你的蹤影

我寫了一封情書

與蒲公英做個約定

待明天霧散種子成熟時

帶上我的情書飛向遙遠的你

隨感而寫,算不上詩歌,一些感悟罷了。


也能寫出來,只是比例沒年紀大的那麼高。

詩是閱歷,是對人生的沉澱,對生命的理解,是對靈魂的升華。


謝謝 @小青念經發大水 邀請我來答這種神經問題。

因為,問題包含主觀判斷。


有的。

在知乎上面我都看過不少,雖然邀請評價時我比較毒舌,但真的有不少好詩。

寫詩最重要的是情感,情感濃烈,基本功紮實,就能有好詩。

可惜有人為了作詩而作,寫出來的東西就很作,你說的好詩很少,大概就是看到了這種詩。


主觀傾斜太厲害,你指的年輕人是80後?90後?還是00後?


年輕人缺乏人生閱歷,寫出來的東西難免不夠深邃,年長者看不上,其實這裡面也包含了我們年輕一代自己的三觀以及對世界的思考,「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可這本身就是一種愁,不是嗎?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代人普遍比較功利,追求現實主義,對於沒有實質性幫助的東西不聞不問,殊不知詩歌乃至詩詞,是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象徵,我們這一代更是肩負傳承的重任。現在也不乏推崇國學的,可人們看過、嘆過就罷,誰還會去學習與深究?!

總而言之,有些人認為我們言而無物,而有的人則覺得與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我們不愛詩詞和詩歌,只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熱愛國學的我們只能感嘆知音難覓、孤芳自賞,故有此現狀。


不管是詩歌創作還是其他類型創作,他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經歷和豐富的閱歷,還有文字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它所表達的思想。那些偉大作家的作品詩人的詩,都是在基於他們的經歷所創作出來的。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些都是當代大多數年輕人不具備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躁的世界裡,首先年輕人就沒有足夠的人生經歷和閱歷,其次對周圍的一切不一定會抱有很深刻的感情,一個個都忙著賺錢,生存,有錢的忙著玩樂,享受,這樣還怎麼寫詩呢

環境不同,社會情況不同,人生追求不同,所以很難寫出來吧


你可能誤解了什麼。

當代寫詩的人並不少,相反,是越來越多。

如果持有質疑,請多了解一下情況。


有一大批優秀的青年詩人,讀者太少,90後也在崛起中


詩歌創作是需要沉澱的,是需要深入生活與自然的,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不大可能寫出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詩篇。


謝邀。恰恰相反。現在的問題是:好詩太多,而好讀者太少。


為什麼年輕人就得寫出優秀的詩歌呢 。高考作文裡面又不允許寫詩歌。


在黑夜蝺蝺獨行

用冷漠包裹脆弱

你伸出一隻手,向我索要螢火

我卻合掌請你,先嚼碎這生活

看科學躍進的時代人們如何惶然無措

道德分裂的場域又有何可訴說?

聽清晨沸騰的汽笛吵醒異鄉人的舊夢

誰在隱隱擔憂著下個月的住所?

提防著線上線下無所不在的欺騙與險惡

焦慮於當年理想日漸埋藏於成山的表格

抬眼間光影閃爍,多巴胺噴涌成河

誰還記那張落滿灰塵的書桌

那年夏夜你以為生命自得其所

不必思索,播種必然載滿收穫

當星辰隱退,日光炙烤起蟬鳴

你才恍然,這是時代的戰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