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还能用多久,是个哲学问题。最简单就是储采比。储采比是用探明可采储量除以年产量得到的商。根据2016年6月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的储采比为11.7年,全球为50.7年。

美国学者哈伯特在1949年在《科学》杂志发表钟形曲线,成为早期石油峰值理论的核心。大意是说石油生产的峰值迟早会到来,一旦峰值过后,石油生产会不可避免进入持续而不可逆转的衰退,直至最终可开发的资源面临枯竭。

但是,该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有巨大的漏洞。经典经济学原理认为,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随著需求持续攀升,油价会维持在上升通道,进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地下资源具有开发的经济性,因此人类永远不会耗尽地球的最后一滴石油。但是很多当代研究者认为该理论没有充分估计到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变化。现下最典型的例证当属页岩油气,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美国发生的页岩革命,已经在10年间将该国的进口依赖度降低了一半,并且大幅度地修正了已维持半个世纪的既有油气贸易格局。美国国会在讨论是否解禁石油出口,这在几年前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进一步拓展石油储量,人类手中可以打的王牌除了页岩,还有加拿大的阿尔伯达油砂,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以及北极地区,更不要说巴西海盆、里海、南中国海、几内亚湾这些已经如火如荼,而且潜力仍旧巨大的区域。当然,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石油终会被其他形式的能源所替代。有句话叫做:石器时代的结束,并非由于人类耗尽了石材。石油也是一样。

我目前在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之一,首先煤炭时代 很多人担心煤炭还能用多久之类的,但是现在呢?煤炭价格寒冬,储量过剩。 很简单我们的勘探开发技术在不断革新,随著发展,会发现并且采掘到很多的能源,很多是之前不知道在哪的。 然后咱们都说不准以后的能源结构,但是重污染低效率的能源势必会被淘汰, 伦敦之前也是烧煤的哦···

未来也许回事混合动力、电动能源车的天下。 石油虽然短时间不会像煤炭一样,但是随著技术的进步我们将会勘探到更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且将其开采出来。没事可以看看石油圈(oilsns资讯)举个栗子:现在我们勘探的活动范围的陆地或者浅海地区,而广袤的深海海底却少有踏步,国外石油公司比咱们技术先进,进行了很多尝试。 深海那是一片神秘 位置的广阔范围, 也许未来人类将发现储量更惊人的石油资源。

工业节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等等进步这么快,我们的能源结构正在朝著更清洁环保的方向发展,未来石油的影响力也许不会非常高,近期联系报道的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新闻相信你也看过了。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太杞人忧天了。我的答案在开发出新能源之前,之前还能用100年,至少!随著开采技术,勘探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新油田被发现。
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全球的石油储备是多少?


已探明储量还能用50年左右,未探明的部分主流观点认为地球上尚未勘测到的石油大概根已勘测到的储量相同。当然,鉴于人类对海地和地底的研究几乎为零,现已探明即为所有或者只是冰山一角都有理论可能。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石油的开采难度已经越来越高,页岩油之前也知道,但因技术和经济限制不便开采,近些年随著油价上涨(现在是在跌,但尺度拉长一些总体还是上涨的)以及技术的进步,已经属于可开采资源了。得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的工业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近些年来却已经有疲态显现。未来石油的勘探开采技术发展能不能赶得上消耗速度还是一个未知数,至少作为一个材料学出身的工科狗我不看好。

但如果地球上只有目前所探明的石油,供给世界50年是不可能的。一种资源的社会供给量在储量丰富的情况下和稀缺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哪怕30年内全球年消耗量不变,30年后供给量会大幅下降,40年后人类或许将不得不抛弃石油作为能源的属性。因为随著总量的减少,矿井数量也会减少,随之产量会减少,各势力的危机意识也会增强,限制会增多,能保证现在的一半已经是不错了。毕竟,50年后的事情可以交给更具智慧的后人,十年二十年后的巨大危机必须当代人开始著手解决。

其实就目前来看,随著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核能的发展,三十年后人类或许可以摆脱石油作为能源的依赖,当然并不是说就可以万事大吉,风能太阳能的超低转化率,水力发电对生态的巨大影响,核电站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可控核聚变的遥遥无期(核裂变原料储量其实并不怎么丰富),至于潮汐能和地热能现在基本是个理想。更别说电能的大规模使用带来的蓄电污染的问题了,当然,在迫不得已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强行续命的,更何况这些问题随著时间的流逝,不一定能解决,但肯定能减少影响。

人们最应该担心的其实是无法摆脱石油在材料工业里不可或缺的影响,至少暂时没有有明确可行性的方向,不像铁铜铝这些金属材料开始回收再利用,成本高但至少可行,能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目前对石油的利用,基本都是单向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石油勘探以及开采技术的发展速度,甚至还包括超级计算机处理能力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大家在看新闻中的数据时经常会看到例如「世界探明石油储量可再用54年」这样的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勘探技术水平有限,只能发现这么多石油储量,而具体在地球更深的地方还有多少石油,这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勘探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制造地面震动,然后使用大量感测器接收地下反射回的波来分析地底的底层结构,从而分析石油的储藏情况。在我看来,这项技术可提高的余地还非常之大。从设备角度说,感测器的灵敏度,感测器的数量级等都会影响到勘探所能达到的深度以及清晰度(解析度)。处理解释方面,方法上的技术突破也是日新月异。在数据处理方面,9公里深度、680平方公里的一份三维数据在天河一号上要用约40个小时的处理时间,如果勘探设备水平提高,数据的深度、广度也会更高,当然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现在我们无法知道准确的答案,但肯定不会是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宣传的那样只有几十年了而已,因此不用过于悲观。有些专家猜测已发现的约占总储量的80%,有些则认为发现的连总量的一半都不到。也许当人类的勘探技术可以轻松覆盖整个地壳的深度时,我们才能准确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