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我不太清楚你所說的獨立思考,具體是指哪方面?但是我覺得國人現在獨立思考的意識絕不是在減弱的(況且現在不是所有獨立思考的結果都能被呈現在你眼前)。個人認為我國仍然處於舊的制度被摧毀,而新的制度正在完善的時期,有幾代人處於一種迷茫和跟風的狀態,不可否認,國人的文化和精神出現一定程度的斷層。但如果你真正的關注新的一代,你會發現國人正越來越冷靜,這一代的人不僅僅只滿足於被灌輸知識。

說句題外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人並不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可能是你在一些根本就不需要獨立思考的問題上鑽牛角尖了。

這個問題應該是錯的,國人從來不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你指的大概是一些學生或者剛畢業的學生。

你去到職場,哪一個不是為了生活絞盡腦汁的在努力呢


謝邀。以下僅代表個人淺見。

1.我好迷啊,我醉了等表達充分反應了我們現在辭彙的缺乏,我們更習慣於用這等詞語來表達我們豐富的情感,而不再去思考我該用怎樣的詞語更能表達自己,既失去了思考,又發現不了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2.碎片化閱讀的流行。現在我們打開手機,各種各樣的信息向我們洶湧而來,可以說我們想了解什麼就能瞭解什麼,而且面對某一事件,各人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當然其中就有「我認為你說的對,好,那麼我的觀點就是這個」的這種想法,從而不斷的吸取他人認知想法,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與想法。當然,碎片化閱讀有利有弊,這就看每個人如何取捨了。

打個比方

遇到事情先問問標準答案是什麼。

而不是自己內心的想法,或者這種想法有可能在出生的那天起就一直不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