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內心強大,明事理而不被利慾薰心呢。工作當中站在自己的立場不動是懦弱的表現嘛?沒有拼搏的精神?哪些爾虞我詐耍聰明的人,真的就不能好好交往嘛?我是個喜歡修心的人,心沉靜下來可以很投入的看書學習。但無意之中就被人耍,心累啊,知道自己考慮太少遇事兒不想,怎樣讓自己的良知更聰慧一些呢?判斷是非能力


既然喜歡修心,就沒有必要去為心外之物受累。

修心之人要求的不是世界更美好,而是自己能夠放下。


假裝自己是個孩子去面對世界,遇到好玩的人和事,就去和他她玩,向他她學習,遇到不好玩的人和事,就假裝不懂或不知道,很快就忘記了。實際上,不用裝,人的天性都是良知聰慧的,養過小寶寶的都知道,孩子是多麼聰明,多麼敏感,多麼善良。

成人的世界,主要是太累了,如果精神放鬆,比如非常好的好朋友聚會,是不是開心到個個都可愛,個個都幽默?個個搶著噴,噴到來不及?

所以,人一生就是要學會向騾子一樣,背上新負擔,卸下不需要的或者是沒有用的負擔,不時清點一番,輕鬆上路,才能走完必須要自己一步一步走的人生吧……誰的內心沒有沉痛,誰的內心沒有悔恨,用哭訴悔恨的時間去學習,或許內心更好受一點,不會有更多的傷害

不爾虞我詐,是情操的明理。而爾虞我詐,是手段的明理。手段說起來比情操低,但是沒有手段的情操不過是空中樓閣

而空中樓閣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自峙甚高,然後被雜碎擠死


以我二十年的碰壁經歷,以為,需丟掉「以善止惡」的幻想,坦然面對「惡」,多留心眼,多琢磨,多用腦,來招接招化招!

謝謝邀請。很好的問題。不過有一個小小的措辭問題。你所用的「聰」,應該是聰明的意思吧。聰明、智力、智商,很大程度上都是天生的。智慧是後天形成的,代表一種認知能力。

良知這個詞往往被理解為是天賦的,生來就具有的一種道德觀念,判斷是非的能力。其實良知很大程度上也是後天形成的。

獸類世界盛行的是「叢林規則」。兩個獅羣或者兩個猴羣之間有領地之爭而發生的戰爭,或者猴羣獅羣內部,因為王位之爭而發生爭鬥。在此過程中,對其他同類進行殺戮、搶劫。他們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不正當,相反,他們可能認為是想當然的事。問題就在於他們不是人類,沒有人類的良知。

那麼下一個問題,只要是人類就有良知嗎?非也。人畢竟也是一種動物,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搶劫、殺人的歷史。在很多事件中,並未讓我感覺到人類與這些獸類有多大區別。如果說有區別,那麼就在於某些人類因為智力比獸類多一些,因而就多了人類特有的無恥、卑鄙和姦詐。

僅就人類而言,有些人身上獸性多一些,有些人身上人性多一些。前者我們可以罵他為畜生,後者因為有更多的人類的良知。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類的良知呢?與獸類相區別的是,人類社會有信仰和法律。但並不是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善的,並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善的。獸性的人可能學著文明的人的樣子組織了宗教,制定了法律,但是可能是邪教、惡法,他們甚至把搶劫和殺人說成是偉大的事業。作為有良知的人類,我們需要保護生命,尊重他人的財產權,追求公平和正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其他價值觀尊重事實、誠信而不撒謊、尊重他人人格、不歧視、言論自由,等等。這纔是法律、信仰的價值之所在,也就代表了人類良知。

通過上面的分析,那麼你的問題就簡單了。你需要的是:跟正確的人在一起,多讀書,但要讀正確的書,接受正確的教育,做正確的事。那麼怎樣判斷正確與錯誤?這就是判斷是非的能力。這原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在某些社會環境下,尤其是在被洗腦的情況下,卻很難。如果一個人不瞭解事實,缺乏知識,頭腦裏又被安裝了錯誤的程序,那麼就不會有正確的是非觀念。人永遠是無知的,愚昧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還自以為是。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的無知。學習的過程就是知道自己無知的過程。智慧的人有人類良知,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價值標準。

迄今為止,我認為可能性最大的一個辦法就是反思,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關照它,把所有的想法,慾望甚至陰暗都給自己明明白白的擺出來,這樣,良知就會蘇醒。


謝邀,問題有點高深,年齡還小的我無法回答。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價值觀導向。秦始皇為了開疆擴土斬殺無數鮮活的生命依然一身榮光萬世歌頌,所以說黑黑白白的本來就是一團漿糊。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堅信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同時不要參與與你價值觀不合的人事物。阿諛奉承或者蠅營狗苟的人也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不符合政治正確,但是人家說不定還樂在其中呢。佛家不是說了嘛,不問對錯,只看因果。

謝邀。

真的善良是大愛,來源於本性,能堅持做自己的人是很難能可貴的。而且,能做到這樣的人多半不會計較後果,不會問為什麼。

至於聰明,要麼天生腦瓜子轉得快,要麼就後天多積累。

心累?活著本來就挺累的啊。

內心強大更多來源於本身強大,靈魂強大。越是大領導其實越好說話。

明事理是大家都需要,但是爭名逐利是人的本性,自己看開吧,莫要強求自己,根不能強求別人。

至於你說站在自己立場不動,我說吧,如果你是一個小豆芽,車來了你不躲就只有被碾碎;如果你是參天大樹?它撞一下試試?自動繞路。

是非黑白自有公道,只是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東西一定要有自己理性的思考。

培養出好的三觀,任何事情自然就有一桿稱,不會違背自己的良心。


首先要有正確的三觀,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能夠分辨是非,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和別人。其次是善良。
知行合一就是良知。現在的社會,有利有功自覺往上靠,無利無功自覺高高掛,有害有損靠邊走。(絕對不是絕對,只是部分人,或者個別人,不能一概而論)那你要是無論何時都是憑事理做事,就是一良知;憑心性做事,即心性就有事理,就是飽良知。

聰慧,那就是你飽含良知做事,還能維護自己利益,同時不侵害他人。

個人想法。謝謝
依八正道而行,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即能得大智慧。具體內容可搜索。
兵法有雲,以靜制動。想讓自己的良知變得聰慧一點,我的理解是遠離是非。看破不說破是權宜之計,善意提醒是有緣之人,親近之人無是非,最好。
謝邀。追求內聖外王。我一向覺得修心也好修道也罷,目的都在於改正自己的為人處事看物的觀點。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各種陰謀陽謀軟暴力,你要是還把這套搬出來就顯得幼稚了。

我記得金庸的《笑傲江湖》裏風清揚給令狐沖傳授獨孤九劍之前就問他:

「倘若要殺你的人都是些名門正派呢?」令狐沖沉思片刻,答曰:「即使是名門正派,倘若要殺我,那卑鄙無恥的手段,我也要使上三招兩式」風清揚大笑,這才傳劍。
還是心太浮躁,不夠沉澱,容易被誘惑,這裡的誘惑不是指能吸引到你的慾望的東西,那些一下很容易讓你陷入情緒,被牽著走的一切也是。人需要不斷認清自己,與自己的痛苦對峙,一天又一天。

謝邀

你的問題如下

1 工作中保留自己的立場是懦弱嗎?

顯然不是的,在他人意見都不一致的情況下,你需要重新審視一下你的觀點,特別仔細的審視一下,如果你始終覺得是對的,沒毛病,那麼就因為為了自己保留自己的立場,這怎麼會是懦弱?這正是確定了你是一個獨立思考,敢作敢當的人。想反如果人云亦云,你自己心裡沒有一個把握,就跟隨別人走,大部分時候你自己會迷路,而別人會越走越遠。

2 爾虞我詐、耍聰明的人不能交往嗎?

這是事情完全是根據情況而定的,我最近在看人際交往的書,作者在講述一些東西和方法的時候,和其他書最大的不同是,作者總會在說完技巧和方法以後加上一句「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和人來決定你所要說的話」,因為你、我、他所要面對的人性格作者無法確定,所以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而且事情的前因後果都不瞭解,在這種情況下能給出確定答案的人我想都是蒙的。

送你八字真言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3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會給自己貼上標籤,自己也許還剛剛入門,但給自己貼上標籤以後,每天暗示自己,自己就信以為真以為自己達到一種境界了。你說你是修心者,那我問問,你是怎麼定位「修心」的,修心者有什麼不一樣,修心者是一種什麼樣的人?你又為此目標走了哪幾步?

你看過王陽明的書,也知道致良知,那你記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句話嗎?心之所向,就是你看到的鏡像。你心裡怎麼想的,你就會看到什麼。我們都是修心者,要提醒自己只是才入門,根據自己情況並不要求自己太高標準。

有字之書固然可讀,但無字之書蘊含更深。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生活中碰壁慢慢悟出來,一種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實踐出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