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培訓機構那種 孩子在培訓機構深深被坑了幾年 想要找專業的老師好好學習一下 可以教鋼琴和樂理的那種 坐標南京


作為家長,給孩子選老師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認知特別重要。並且制定目標:是讓孩子學個興趣愛好,今後自娛自樂?還是走專業道路,今後考音樂學院附小附中進音樂學院,今後以此謀生?

去年我給音樂專業的一些老師做過培訓,今年也做了幾期線上培訓,互相也分享交流了教學經驗和心得:

1.作為老師,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

2.作為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好老師?

3.作為老闆,培訓行業應招聘怎樣的老師?

這次剛好簡單的談一下第二條。

(想到哪寫哪,不分前後。)

=????(???=????(???д??=????(???д???)=????(???д??

一.

看畢業院校及專業。

如:音樂學院 或 師範大學 相關專業。

事無絕對,雖說學得好、教的好的老師不一定都是名校畢業的,但經過了音樂院校多年的薰陶,至少是可以篩選出來一批人。我也見過金融系的、土木工程、搞IT……專業的朋友,自己彈得好又能把學生教出好成績的。選老師一定要多瞭解。

二.

一個聲樂表演/鋼琴演奏專業的人,不一定教的好。(畢竟一個是臺前演繹,一個是幕後教學。不然音樂學院也不會分音樂教育專業和音樂表演專業了。學的方向和內容區別挺大的。)

學藝術是需要很多因素才能「學有所成」的,最大的三個因素是:天賦、勤奮和名師(「名」不單指專業能力方面「有名」,還有品德、素養等等。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非常非常重要。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不經意間影響著孩子,在學生時期,尤其是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很強的辨別能力的時候,老師、家長等等身份的人就代表著「權威」,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會不自覺地學習和模仿他們,並印在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裏。尤其晚上是壞習慣,學會太容易了,改就很難。大人一定不要忽視自己的「能力」。)

三.

一般都可以免費試課,建議多瞭解一些老師的背景和經驗,多跟不同的老師試試課,再確定跟哪個老師學習。即使有的人把教師(培訓)行業甚至都看是服務業,覺得只要有錢不愁沒老師,從某方面來看或許的確是如此,但如果你真想找好老師,這一定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學琴不是一次性的,是多年學習刻苦磨鍊的,老師一定要多下功夫好好選。也請尊重並且相信你選擇的老師。

(如果發現老師教學/人品/收費等方面有問題並證實,儘快換老師,否則代價和成本更大)。

四.

如果我是給自己孩子挑音樂啟蒙老師,我不太會去音樂學院找大學老師,不太會去機構找老師,我會儘可能找有經驗的專攻教幼兒的老師 或者 做自由職業有自己工作室的老師。

為什麼?

大學老師大多都是博士生研究生,時不時自己有個演奏會,或者學生有演奏會,每天非常忙。要抽出時間練琴,也要給自己學生上課,校外就算要帶學生,他們普遍寧願帶層次更高階的能明顯帶出成績的,帶去國內國外比比賽抱著國際認可的獎盃獎金回來、培養自己的關門弟子,得意門生……閑暇時間出國上上大師課,旅旅遊,哪還有精力給幼兒上啟蒙課?再遇到比較皮的,不喜歡上鋼琴課又不練琴的小孩子,40-45分鐘的課程,老師連勸帶哄,連唱帶彈一頓操作下來,孩子磨磨蹭蹭扭扭捏捏哭哭啼啼,(再肉疼地看著孩子摳摳鼻子扣扣耳朵眼,鼻涕眼淚蹭在自己二三十萬的YAMAHA上,簡直想當場死亡)上完一節課,啥實質性的進步都沒有,大學老師有幾個願意去掙這個錢?躺著休息聽聽自己大學學生彈彈德彪西它不香麼?

為什麼我不會選擇機構?

不是說機構不好,機構當然有它各方面的優勢,雖說我有自己的音樂工作室,但我自己這五年多也一直在機構/公司任職音樂老師,如今也以運營主管/藝術總監/HR的身份在和幾個音樂培訓機構合作,合作也挺愉快。不存在和「機構」有利益衝突。

但我這裡講的是,如果沒有你熟悉的、信得過的機構,並且有渠道找到私人教師的話,建議盡量優先以「人」為主,而非「機構」,比如——有穩定工作的專攻教幼兒音樂的老師 或者 選擇口碑好、信得過的有屬於自己的音樂工作室的老師,他們:

1.穩定性強 2.不會因為工作上的糾紛離職 3.普遍更著重於對自身技能和教學能力的提高 4.時間相對更靈活機動 5.更看重自身的教學質量和口碑 6.同檔次的老師課時費普遍比平臺機構更低

五.

我個人覺得,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培養學生三種境界:

1.會彈(指法對、音對、節奏對)

2.彈得好(有強弱及變化、有呼吸、有情感…)

3.能教別人怎麼彈(我們上學的時候都知道,你會解答一道題不是最牛的,難的是摒棄掉照本宣科,你還能用自己的語言 用不同的方式把題講解給每一個不會的同學,並且他們也都能學會甚至喫透同題型,這就太牛了。這是把知識/技能在同一範圍內掌握到最高程度的體現。)(我近些年就在鍛煉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反過來給我講講「你覺得應該怎麼彈」 「為什麼要這樣處理」 「試試給別的小朋友彈一彈 講一講」……)

六.

觀察老師誇獎/批評孩子的方式和措辭。

非常優秀的老師,是一定會把(幼兒)教育心理學作用在教學中的每一個不同的孩子身上的。

老師一定不能因為孩子生理上的原因去批評或者責罰孩子。有的孩子年齡小或者天生骨頭比較軟,小拇指無法撐起來,就不要盯著強求孩子去做到,更不能以此諷刺或者責罵,畢竟不是孩子偷懶不去做。如果在教學中遇到這樣的老師,pass。

誇孩子也是有藝術性的。

我之前在朋友圈分享關於教學的(部分)心得體會:

七.

瞭解老師的教學理念。

八.

看老師的綜合素質。

有的老師是單科非常出眾。

有的老師除了單科以外,視唱練耳、樂理、聲樂、舞蹈形體……等也是長項。

可以根據自己對孩子的培養方向,對應老師的優勢,把課程效率發揮到最大。

如果老師能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老師自身素質也非常到位,有耐心有愛心,那你一定是撿到寶了。 ?( ̄??)?

(其他的想到了再補充)


分享一段經歷吧,希望能幫到你。

我家鄉在西安,之前有親戚讓我推薦鋼琴老師,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對西安的音樂圈子真的不瞭解。如果要是在深圳或者北京,我這幫忙都是分分鐘的事情。其實我大概知道怎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如果我能親自接觸的話,應該是可以判斷出來,可是如果讓我描述一個判斷老師好壞的標準,我還是覺得無能為力。

這大概就要說到國內外音樂環境的差異了。有幸在美國呆過一段時間,我發現在美國大多數中小學學都有比較完整的音樂教育培養系統(包含器樂),而且它們是作為整個教育系統中的一部分的。這個時候,想找一個好的老師,基本上是可以依賴一些教育系統的標準的。

國內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有一些系統化的音樂教育,但是中國的音樂教育圈子魚龍混雜,渾水摸魚的人太多,這時候就真的不好判斷了。名校的老師可能會更好,但也有可能沒那麼好卻還貴,或者老師挺好,但是對非專業的學生沒那麼認真。話又說回來,民間也會有些老師教的好又沒那麼貴,那這樣的往往都很低調,不好找得到。

雖然我覺得沒有標準,但我還是硬生生憋出了些標準,供你參考:

  1. 自身演奏水平要高。可以問問最近開過什麼演奏會,在哪裡開過?如果是海歸或者在海外開過演奏會就最好了。另外看看都彈什麼曲子,一個好的老師怎麼說都要經常彈巴赫、斯卡拉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格里格、斯克裏雅賓、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巴托克、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越往後的名字越現代,證明作品積累的越廣)。如果還拿車爾尼的練習曲來炫耀,就算了吧。
  2. 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當代是個多元化的世界,鋼琴教學也如此。如果天天拿著一個標準來要求學生,那就算了吧。好的老師一定要能分析出學生出問題的本質,然後根據這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幫助他/她找到最合適的方法。舉個例子,如果學生某些音彈得不均勻,老師應該仔細觀察學生的手,然後詳細地分析出手指、手腕、手臂的各個問題,然後給出一個解決辦法,如果沒有效果要能給出另一個。這時候如果老師只會不停地說,手指抬高,那還是就算了吧(高抬指是一個應該慎用的練習方法,然而在國內被濫用了)。
  3. 喜歡學生,善待學生。這個吧,我說不出標準,但真的很重要。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去南藝的琴房,問裡面的鋼琴學生,讓學生介紹。或者一間琴房的找,一般琴房門口都會有老師的簡介,或者老師名字,然後敲門說明來意。


你邀請的就是一個培訓機構的老師( ′? ??`)

想要找專業的老師。一是去專業院校。

二看口碑,三看課時費。


謝邀~從上大學起我已經連續帶了四年考音樂學院的藝考生啦,是教授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的,之前很少知乎回答問題,這次恰好有些小經驗可以分享!很負責任的說,你可以通過網路找到全國的老師教你的樂理,因為這是不是一門必須線下授課的課程,相對更重要的是老師的教學經驗及專業水平。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講,1?? 並不是音樂理論水平最高的老師教的一定好,但是老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音樂一堂課、一個知識單元的理解層次、吸收和掌握程度,樂理學習的透徹與否會影響學生後期對於專業器樂、專業作曲理論等更深層次知識的理解和學習。2??建議找相對年輕的老師學習。據我瞭解,專業音樂學院的老師,對於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已經形成一定體系,並且不斷更新著專業及非專業音樂理論教學方法的研究成果,所以針對於基本樂理、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其實是在不斷更新的,相對年輕的老師的就像相對年輕的醫生一樣,教學方法相對新穎,同時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應該是相對來說好的選擇。

綜上,建議你找一個專業水平過硬,並且有一定教學經驗的、相對年輕的老師來跟隨學習。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