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題主要知道,比較文學和你的題目沒什麼關係,這是德國美國發起的一個文學研究流派,不是拿文學來比較

如果你是理科生,我從兩個方面和你說一下文學,盡量通俗易懂一點,我覺得搬資料你看著也麻煩,我搬著也費事

文學分學術層面的和一般百姓層面的

學術層面,文學學/文藝學,是研究文學的學科,下屬三大分支,文學史、文學理論、文學批評(不是本專業的人,理解為評論就好,這裡的批評是中性的,沒有褒貶傾向)

文學的學術研究,就是研究文學作品、理論、批評的一般現象,評論並總結客觀規律,為文學、作品理論、批評進行理論指導

文學家不是專職寫小說寫散文寫詩寫雜文的!

人家專職是寫論文寫書!

然後是民間普遍意義的文學,主要立足點的文學作品。

劉熙載在《遊藝約言》中提出文學是心學,是研究人心的學科。

文學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最鮮明的作用的審美,在審美之上,有教化作用。還有一些其他社會性作用之類的。

說白了,你讀了/寫了能開心,沒有負面影響,文學作品就有價值了,更高層面,你能領悟到東西,那就是賺了。

文學和音樂、美術、雕塑等一樣,能給人以審美體驗,但文學又是語言的藝術:載體簡單,決定了其有較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方向(區別於繪畫、雕塑工藝複雜,需要較多人力物力);文字是時間的藝術(需要按一定順序逐步接受,區別與西方繪畫、雕塑的一目瞭然),決定了其有更多的手法給人不一樣的審美體驗。

說白了,你寫一首小詩,能寄託感情,寫完很開心,那審美就有了,你讀一篇小說,情節曲折離奇,你讀的很開心,就有價值了,往更高深的層面,詩給人不一樣的意境,小說使人思考,領悟人生,感覺在愉快中學到了什麼,這就是文學的價值。

文學不像科學那樣改變世界,而是反過來改變你自己。


我學的是文,不對科學多做討論。

但是科學毫無疑問是嚴謹的,理性的,邏輯的,辯證的。

文學也可以這樣,但文學可以不講理性,不講邏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我們通常認為是唯物的,文學就是基於這麼一個唯物世界之上通過人的思維、想像所構建的一個唯心世界。它是一個人自由思想最終的也是最後的棲息地,也是我們存在的這一世界的延伸與變幻。


如果說科學是在探索世界的本質

那麼文學,就是世界


讓人們在沒有望遠鏡的時候,也能看到滿天星辰的美好。


科學教人們認識世界

文學使人們認識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