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參考歷史上的韓信、英布。

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劉邦陣營的地位,等同於項羽在滅秦戰爭中英布的地位。

韓信謀反的上限,就是歷史上英布謀反的下場,最後起兵被劉邦打敗。

韓信謀反的下限,就是歷史上韓信謀反的下場,最後被劉邦奪兵權。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現實歷史上的韓信,不具備反劉邦的實力。

韓信打齊地的兵怎麼來的,有人說韓信會虛空爆兵,把曹參、灌嬰這些劉邦的手下都給爆過去,韓信虛空爆劉邦的兵。

韓信在齊地,曹參、灌嬰為啥要跟韓信反。

曹參是劉邦陣營元老級人物,在沛縣擁立劉邦為老大的元老之一,為什麼要跟韓信反。

要反也是韓信跟著曹參反,曹參在劉邦陣營的實權地位,要比半路加入的韓信高。

劉邦給韓信指揮曹參、灌嬰這些漢將的權利,但是並沒有給韓信指揮曹參、灌嬰他們手下的漢軍士兵的權利。

要知道的是,即使是韓信在垓下之戰的時候,他的左右手孔將軍、費將軍也是最早跟隨劉邦在芒碭起兵的人。

劉邦為什麼能夠三次奪韓信的兵權。

韓信的士兵,他們認得不是韓信這個人。

認的只是劉邦的兵權,劉邦給韓信的兵權。

韓信下面的士兵,一直牢牢被劉邦掌控著。

韓信是劉邦的將,韓信的士兵是劉邦的士兵,所以劉邦只需要奪走韓信的兵權。

而不是和其他諸侯王一樣,需要劉邦在戰場上打敗他們的士兵。

韓信如果有迅速拉起一支隊伍的能力,就不會在亂世中投奔項梁、劉邦,而是選擇和英布、彭越一樣,自己拉起一支隊伍。

歷史上韓信反劉邦的下場,最後就是失敗。


有個方法可以。

後世有個人叫劉秀,他同韓信一樣,被君主派往河北征討。

這個劉秀是怎麼做的喃,上手被王郎打掉滿嘴牙,慘的一筆。

於是光武趣駕南轅,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饒陽,官屬皆乏食。光武乃自稱邯鄲使者,入傳舍。傳吏方進食,從者飢,爭奪之。傳吏疑其偽,乃椎鼓數十通,紿言邯鄲將軍至,官屬皆失色。光武升車欲馳;既而懼不免

然後就去找河北地區的擁劉勢力(而這些河北盟友的歸附,是不是因為餓肚子的劉秀面子特別大喃?你猜),組織同鄉會,其手下名將多為此時收集,接著君主派來大軍支援劉秀,其中有尚書令謝躬和冀州牧龐萌。

會上谷太守耿況、漁陽太守彭寵各遣其將吳漢、寇恂等將突騎來助擊王郎,更始亦遣尚書僕射謝躬討郎,光武因大饗士卒,遂東圍鉅鹿。

而這位君主正在面領另一支義軍赤眉的挑戰。此後,劉謝聯軍很順利的消滅了王郎。劉秀和謝躬關係處的不錯,喝茶聊天的時候,就把謝躬收拾了,手下將領則把君主在河北的官員一網打盡。

龐萌,山陽人。初亡在下江兵中。更始立,以為冀州牧,將兵屬尚書令謝躬,共破王郎。及躬敗,萌乃歸降。

光武將擊之,先遣吳漢北發十郡兵。幽州牧苗曾不從,漢遂斬曾而發其眾。

痛失主力後的那位君主,自然是抵不住赤眉軍的攻擊。此時劉秀帥軍南下截斷了赤眉的後路,有家歸不得。一舉消滅了君主和赤眉兩大敵人。

韓信並不知道這個方法。而劉邦手段毒辣,也非劉玄可比。但這也算一個成功案例。


大概跟鍾會差不多的下場


有可能,很困難。

先說歷史上的謀反。如果真奪得京師,是有希望的。但栽了。

再說齊王時。韓信獨立是有可能的。不用高估劉邦對韓信部隊,不然後來謀反的諸侯也用不著平叛了不是?但打仗厲害不見得就贏。

司馬遷批評項羽欲以力征天下。眾所周知韓信是劉邦越級提拔起來的,還給他封了王。如果他反叛劉邦,失了大義;為利反叛恩人,逐利之人也犯嘀咕。這開局比項羽難多了,還不得是以力征天下。項羽沒成功,韓信於理更虧,困難更大。


有可能成功,但是成功幾率不是很大。陳勝派武臣攻略趙國,武臣派韓廣攻略燕國,拿下土地之後武臣、韓廣分別自立為趙王、燕王,雖然派遣他們的君主一時只能承認他們的自己稱王的行為,但是之後他們都被自己的手下取代死於非命,這點韓信作為同時代者同處境者不可能不作為前鑒進行參考。你可能說韓信非武臣韓廣可比,但劉邦也非陳勝可比,天下反秦是因為六國苦秦久矣,天下反項羽是因為項羽分配出了問題和一些其他原因,那韓信反劉邦又有什麼原因?為了自己的野心?你有野心別人也有野心,別人憑什麼服你?另外韓信手下有很多劉邦沛縣的故人,跟隨劉邦幾乎已經把天下打下來了,功名富貴轉眼到手,憑什麼跟你再去賭一次命?這點跟鍾會滅蜀後想造反一樣,手下的軍官立刻就把鍾會滅了,如果鍾會聽姜維殺光帶過來的高級將領還有點可能。當然韓信也可以殺光劉邦在自己軍中的親信,但這樣軍隊戰鬥力肯定大損,而偷襲齊國又與田氏結仇,內自損軍力不能立穩腳,外無法和齊國當地田氏合作,這樣做我不知道韓信該去哪找安身之地,更別提與劉項爭雄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