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前甲狀腺外科醫生。

甲狀腺的常規檢查方法主要包括:甲狀腺觸診、甲狀腺功能檢查、甲狀腺彩超檢查、甲狀腺結節穿刺活檢。下面來展開講一講。

①甲狀腺觸診。說白了就是用手摸,摸一摸看甲狀腺上是否有結節,結節的硬度、大小、活動度、位置等,都可以通過觸診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不過,甲狀腺觸診能夠獲得的信息少而粗糙,可信度比較小,而且直徑1釐米以下的結節,常常摸不到,所以只能作為一種初步檢查來使用。

②甲狀腺功能檢查。就是抽血,查一查甲狀腺分泌的各種激素濃度如何。通過此項檢查可以篩查甲亢、甲減、橋本甲狀腺炎等疾病。

③甲狀腺彩超檢查。它可以說是諸多甲狀腺檢查中,應用最廣的一項。甲狀腺彩超能夠精確識別結節的大小、位置、性質等信息,可以說是觸診的進化進化再進化版。很小的甲狀腺結節,彩超都能識別,並且初步判斷其良惡性。而且彩超檢查簡單易行,還十分便宜(80-150元不等),現在已經成為用人單位的常規體檢項目之一。

④甲狀腺結節穿刺活檢。如果遇到一些良惡性難以鑒別,彩超也難以分辨良惡性的結節,就需要用到穿刺活檢。穿刺活檢是一種病理學檢查,非常精確,基本可以說能夠定論良惡性。不過這種檢查有創傷(需要用針扎到結節上),並且相對昂貴(2000-3000元),所以不作為常規檢查使用。

我是前甲狀腺外科醫生。若想了解甲狀腺疾病診治信息,可向我付費諮詢,一定比忙碌的臨牀大夫解答更詳細認真諮詢鏈接在本回答最下方

我運營兩大知乎專欄:1.甲狀腺疾病,你並不可怕(點擊專欄名字可直接跳轉發布甲狀腺疾病診治科普知識。2.健康知識工坊(同樣點擊跳轉),發布各類醫療健康知識,比甲狀腺知識層次稍淺,但勝在比較好懂~③公眾號(健康知識工坊),發布各類醫療健康知識科普(包括甲狀腺及其他醫學知識,含知乎上沒發布的內容哦~),歡迎關注。 ④知乎B站(健康知識工坊)發布甲狀腺科普視頻,歡迎關注。


甲狀腺是位於喉結下前方內分泌系統腺體,形狀像一隻蝴蝶,一般觸摸不到。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獨立內分泌腺體,生成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這些激素對維持人的熱量產生(體溫)和代謝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那麼,我們該如何自檢甲狀腺是否有疾病呢?具體分為5個步驟:

1、你需要一面鏡子。

2、站在鏡子前,把脖子稍微抬高,後仰,讓脖子可以充分展現在鏡子前。還可以將一側手放到脖子後面,托住脖子幫助後仰,或者背靠牆壁。對著鏡子,看看甲狀腺的位置是否有腫大,兩側是否對稱、是否有一側偏大的情況。

3、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手指頭併攏,從脖子中間沿著兩側,從上到下輕輕觸摸,檢查有無結節、腫大。

4、做咽口水的動作,感受下脖子哪個部位會隨著吞嚥的動作上下活動。找準位置後,對著鏡子,看這個位置附近是否有腫塊會隨著吞嚥的動作一上一下移動。

5、再摸一摸甲狀腺對應在脖子上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摸到硬硬的小結節,或者軟軟的小鼓包、小腫塊。

如果發現有異常,需引起重視,儘早諮詢專業醫生。


甲狀腺位於頸前部,呈「H」形,主要由左、右兩側葉和峽部構成,如果出現病變,除了內分泌失調以外,也會有癌症的風險。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的結節或腫塊,現如今它的患病率很高,平均每3個人裡面就有1個甲狀腺結節患者,超過一半的人幾乎沒有癥狀,而是在體檢中發現的。

如果甲狀腺結節較大,可以明顯的看到頸部增粗,但大多數結節很小,需要通過醫生查體、超聲、CT才能發現,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三個步驟自我檢查是否有甲狀腺結節:

1. 坐直或站直,放鬆頸部肌肉

2. 向後仰頭並做吞嚥動作

3. 同時觸摸頸部下方,檢查是否有小結或不對稱

甲狀腺結節中良性居多,比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炎性結節等,其中大概有5%~10%的結節是惡性腫瘤,而除了疼痛或吞嚥困難以外,甲狀腺癌的癥狀往往難以發現。

因此,如果明顯看出頸部腫脹粗大,或者在自檢中發現結節,都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其中B(彩)超是目前臨牀中最常用的甲狀腺結節篩查手段。

發現甲狀腺結節後明確結節的良惡性最重要,接著往下看,教你如何快速看懂甲狀腺超聲報告:

甲狀腺超聲報告會對結節進行描述以及性質的初步判定,這些內容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1)正常或良性:評級為TR1或者1級。

(2)可能是良性:評級為TR2~TR3或者2級~3級,定期檢查就好。

(3)懷疑惡性:評級為TR4~TR5或者4a、4b、4級,可能需要穿刺活檢。

(4)惡性的可能性很高:評級為4c、5級,建議儘快穿刺活檢或手術治療。

(1)良性描述:囊性、囊實性、無回聲、邊界清晰、縱橫比小於1、粗鈣化。

(2)可疑惡性描述:實性、低迴聲、邊緣模糊、形態不規則。

(3)高度懷疑惡性描述:極低迴聲、縱橫比>1、微鈣化、侵犯周圍組織。

大多數的良性結節不需要特殊處理,做好以下三點。

(1)定期複查甲狀腺,每6~12月複查一次甲狀腺功能、超聲等。

(2)動態關注結節的變化,如大小、形態、個數等。

(3)出現異常增大、聲嘶、吞嚥異常、消瘦等,及時就醫。

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明確結節的性質。

(1)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US-FNAB):是術前診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準確率最高的檢查方式。

(2)穿刺結果是良性:仍需要每6~12月複查一次甲狀腺功能、超聲等。

(3)穿刺結果是可能惡性:建議馬上手術治療。

甲狀腺的治療方式眾多,常見手術治療。醫生會結合具體情況、分型、分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1、通過超聲只能大致判斷結節的良惡性,報告解讀應以專業醫生為準。

2、US-FNAB並不是100%能確診,可能需要複查或手術後病檢。

【小醫提醒】

最後提醒一下,由於手法原因或甲狀腺的形態大小影響,有些甲狀腺結節無法通過自己觸摸檢查出,所以定期體檢時別忘了檢查一下「小蝴蝶」哦。

-----

原創聲明:本篇文章是小醫手記團隊原創作品(除標註引用外部媒體文章以外),如果需要轉載或引用,包括整篇文章轉載、部分轉載、引用數據圖片等需要與小醫手記聯繫,取得授權許可後方可使用,否則小醫手記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授權諮詢郵件:[email protected]


  甲狀腺疾病是指所有甲狀腺部位在結構上或者功能上的異常,分為內科甲狀腺疾病和外科甲狀腺疾病。內科甲狀腺疾病包含甲狀腺功能亢進即甲亢、甲狀腺炎等。外科甲狀腺疾病包含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腫瘤。患者往往通過體檢發現患有甲狀腺疾病,一般在臨牀上可通過甲狀腺超聲進行檢查確診。

  簡單六步做甲狀腺自檢

第一步:準備個鏡子。

  站在鏡子前,把你的纖纖玉頸照進去。既然咱做的是健康檢查,那圍巾、項鏈、領帶等裝飾脖子的東西就不要了,以便讓你的脖子被「一覽無餘」,方便檢查嘛!

第二步:仰仰脖子。

  脖子稍微抬高,後仰,讓脖子可以充分展現在鏡子前。還可以將一側手放到脖子後面,托住脖子幫助後仰,或者背靠牆壁。對著鏡子,看看甲狀腺的位置是否有腫大,兩側是否對稱、是否有一側偏大的情況。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手指頭併攏,從脖子中間沿著兩側,從上到下輕輕觸摸,看有無結節、腫大。

第三步:想想楊梅。

  脖子後仰,回想下楊梅酸酸的味道。嗯,咽口水了吧。楊梅沒反應,那想想其他好喫的吧。實在不行就喝口水。

第四步:繼續觀察。

  咽口水的時候,感受下脖子哪個部位會隨著吞嚥的動作上下活動。找準位置後,對著鏡子,看這個位置附近是否有腫塊會隨著吞嚥的動作一上一下移動。

第五步:再摸摸脖子。

  做吞嚥動作的同時,再摸一摸甲狀腺對應在脖子上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摸到硬硬的小結節,或者軟軟的小鼓包、小腫塊。

第六步:問問醫生。

  發現異常,怎麼辦?儘早去醫院,諮詢專業醫生。一方面早發現早治療,另一方面,自己心裡沒底的瞎擔心總不是個事,您說是吧?


甲狀腺疾病除了定期到醫院體檢之外,自檢也是一種簡單的方法。下面甲狀腺醫生就給您介紹一下甲狀腺自檢的方法:

一、看

甲狀腺自檢第一招

正常的甲狀腺很小很薄,看不到也摸不到,當甲狀腺腺體中出現了腫塊或結節,超過1CM就容易被摸到。

可以對照鏡子,仰起脖子,找到喉結的位置,而甲狀腺位於喉結的下方約2-3cm處,仔細的觀察脖子兩側是否對稱,有沒有出現鼓包或腫塊。

然後吞嚥口水,看有沒有鼓包或腫塊隨著吞嚥的動作而上下移動。

二、摸

甲狀腺自檢第二招

依舊對著鏡子,揚起脖子,將右手拇指置於喉結下氣管右側,其餘手指觸摸左側甲狀腺。

然後做吞嚥動作,如果摸到橢圓、稍硬的腫塊,隨著吞嚥動作上下移動,可能就是甲狀腺結節。

之後,換左手對右側甲狀腺進行檢查。

三、腫塊描述

甲狀腺自檢第三招

如果發現甲狀腺出現異常,不能準確的自行檢查,不要驚慌,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以下是對腫塊的簡單描述:

腫塊的形狀:

外形似蝴蝶,兩側呈現出均勻對稱的腫大,多見於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等;如果在甲狀腺的某個部位出現圓形的腫塊,多見於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等。

腫塊大小:

腫塊是瀰漫性腫大或多發性結節腫大,多見為甲狀腺腫。若腫塊直徑超過2釐米,會有惡性發展的可能。

腫塊光滑度和軟硬度:

若腫塊光滑均勻,可能是甲狀腺腺瘤或者結節性甲狀腺腫。若腫塊不光滑、邊界不清楚,質地硬而且為單個,應懷疑甲狀腺癌。

腫塊生長速度:

良性腫瘤和囊腫的生長速度緩慢,病程可能是數月至數年;而甲狀腺癌生長迅速,十幾天內就會腫脹明顯。

腫塊周圍有無淋巴結:

若在甲狀腺腫塊同側頸部能觸摸到質地較硬的淋巴結,可能是發生了淋巴結轉移,此時應該高度警惕,迅速就醫。

注意:

①甲狀腺自檢是不能摸到所有甲狀腺結節的!

②一些細小的僅有幾毫米的結節只能通過專業的儀器才能檢測出來。

③一般人能夠摸到的甲狀腺結節需要1cm以上,而位於甲狀腺背側的結節、體型肥胖或者強壯者會很難摸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