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天然身體條件。


自從雅典信使菲迪皮茨得斯從馬拉松鎮跑了40公里到達雅典宣告希臘和波斯之間的馬拉松鎮戰役取得勝利繼而由於力竭忽然倒地死亡之後,人們便對人類極限的挑戰開始著迷,漸漸對耐力項目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關於耐力在各個領域的突破,也是讓人驚嘆的。

迪恩·卡納澤斯50天內跑50次馬拉松、連續不停地跑480公里;

蘭斯阿姆斯特朗以平均每小時42公里的時速完成為期三周的環法自行車賽;

英國女運動員保拉拉德克里夫以平均每公里3分12秒完成馬拉松;

根據各運動領域的影響耐力因素,可以歸類如下:

1、心血管系統

影響耐力最主要的心血管因素是心輸出量和肌肉的血流量。心輸出量是每分鐘由心臟射出的血量,它等於心率與每搏輸出量的乘積。每搏輸出量是每次心跳左心室收縮輸出的血液量,它取決於靜脈回心血量、心臟收縮能力、左心室和主動脈血壓以及左心室體積。

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出色的心輸出量和每搏輸出量,因而可以向肌肉運輸較多的血液和氧氣,同時血液中有更多運輸氧的血紅蛋白。這兩大因素使得他們比女性有更好的心血管耐力。

2、肌肉

一旦氧氣輸送到血液中,肌肉將會使用這些氧氣從而再生ATP來進行收縮。肌肉提取並利用的氧氣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肌肉線粒體和毛細血管數量。肌纖維中的毛細血管越多,氧氣從毛細血管進入線粒體的擴散距離就越短,線粒體中含有可進行有氧代謝的酶。

線粒體酶的數量也是耐力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這種酶通過催化效應來控制ATP的生成速率。

同時,心輸出量和肌肉所使用的氧量決定了有氧能力(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即每分鐘肌肉可消耗的最大氧量。最大攝氧量被普遍認為是最好的可評價一個人有氧狀況的指標。自從它在上世界二十年代首次被用於人體測量,就成為了運動生理學領域裡經常測量的生理可變因素之一。

3、新陳代謝

耐力同樣受到許多新陳代謝因素的影響,包括乳酸的排除以及對於酸性的緩衝、中和能力。

例如,在一個相對較慢的跑速,乳酸從肌肉清除速度和它產生的速度相同。而在用一個較快速度跑時,機體更依賴於無氧糖酵解供能,因為此時有氧代謝系統供能速度已經跟不上無氧糖酵解產生丙酮酸的速度了。

因此,丙酮酸轉化為乳酸,而乳酸開始清除的時間晚於乳酸生成時間,這就造成了體內乳酸的堆積。

4、神經肌肉系統

肌肉收縮和產生力的過程中有許多步驟。首先,中樞神經系統向一個運動神經元發送了一個信號,一個運動神經元支配著許多條肌纖維,構成了一個運動單位。為了肌肉持續收縮,也為了運動員能夠保持他們跑的節奏,中樞神經系統不得不增加需要動員的運動單位,同時也增大對於這些運動單位刺激的頻率。


和心肺功能相關


刨去基因,只有關鍵因素就是心肺功能,最大攝氧量和血液含氧水平決定持久性,因為氧氣是供能方式的關鍵,無氧供能過多增加乳酸堆積影響運動表現,基本應該就是這樣了。


猛練自然強,不練是弱雞


和心肺功能關係很大,和肌肉鍛煉也有關係,但是排到心肺功能的後面。舉個例子,本四旬老漢,體重190,可以負重10公斤,徒步15公里,心率保持在100以下,肌肉也不是很疲勞。但是我跑1000米,心率保持在140以上,拼了老命,速度在4分半,下來嘔吐的感覺都有。


不知道你說的是身體的耐力,還是做事的耐力。

但無論哪一種,都需要有個好的身體。養成好的習慣,早睡早起、積極鍛煉肯定會有幫助的


耐力和正確的思維以及量力而行相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