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愁,一個在抖音大火,又被很多人發現抄襲煙花易冷,山外小樓夜聽雨等等的歌,不知道為什麼看了很多回答說這首歌寫出了雪中的江湖,聽了很多次,之後除了這句『』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好像跟雪中悍刀行的江湖有些小小的掛鉤,其他我看不出有哪些配來描述。但是我看不懂的是那些人能那麼會扯淡, 怎麼聽出溫華的,怎麼聽出李劍仙的,要是覺得離人愁這種古風不是古風,什麼都不是,沒有任何文筆,只靠拼湊、抄襲,能代表雪中江湖,那真是抱歉,您不僅浪費了時間,還侮辱了雪中江湖,您不配看雪中,在此還是得說一句,雪中的江湖離人愁不配,

這得從三個方面來看。烽火、書迷、歌曲本身。

首先作者烽火戲諸侯本身是很喜歡古風歌曲的,在微博上曾多次向書迷徵集冷門好聽的古風歌曲,有時候還會將一些歌詞寫入書里。《雪中》的書里應該有一段「我送你什麼什麼三兩三」之類的一句話,說的是世子和大姐好像。而且烽火寫書的時候也用了大量偏古文的語言,最有代表性的:良人當苦無妨,良人當歸即好。這句話應該出現在過《離人愁》的評論里。

其次說書迷。烽火戲諸侯的書迷有一部分會被養的口味比較刁鑽,如果看烽火的書久了,有的網文是看不上了的,以《雪中》為例,刨去拖更與掉書袋,書中的設定是非常講究的。比如武夫九品,一品三境:金剛、指玄、天象分別對應釋、道、儒三教。再加上書中的煽情手法比一般爽文高明的多(以洪洗象千年修行只求再見為例),所以書本身的質量在網文界也算是比較高,所以不少人稱其為「神作」。

但是!但是!但是!

不是烽火所有的書迷都是合格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其中的故事、人設以及暗線。很多人看烽火的書就當個故事,但是這樣就將書和作者想的簡單了。從《陳二狗》到《癩蛤蟆》,還有斷斷續續的《天神》和《桃花》,明顯看出來作者不是簡單地在寫一個故事,他想的是將五千年的好玩兒的人和事一股腦兒全寫進去,結果步子邁得大了,很多地方扯著O了。所以又有了新書《劍來》。也許有人會說看書不就看個故事嗎?哪那麼多事兒?這種人,絕大部分就是在網易雲評論區給《離人愁》刷《雪中》評論的那種。也是我認為的不合格的書迷。

還有,《離人愁》本身。喜歡《離人愁》的人,要不就是文學素養不夠,要不就是音樂素養不行。說他文學素養不夠的,歌詞邏輯 p不通,亂用字詞。最被人詬病的幾句:①春去白了華髮落寞了思量。華髮還怎麼白?②今兩股痒痒。初中語文老師就講過,股在古文中意為大腿或者用於數學上的「勾股定理」。想人想的大腿癢算是怎麼回事?③今人比枯葉瘦花黃。李清照看了想罵人,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再說音樂素養不夠,它抄襲那幾首歌說了一萬遍,B站上視頻說的明明白白,都不知道自己去比較一下看看?非得等到《明日之子》里揭了他的老底才明白?他這種偽古風、還賣古風情懷的人,就是個蛀蟲。

所以,用《離人愁》標榜《雪中》的,八成是半吊子書迷,也是偽古風音樂愛好者,而且對抄襲也沒什麼反應的人。《雪中》拋去掉書袋,裡面的很多話甩《離人愁》十萬八千里不止,烽火本身還是有才氣的,他可能會抄歷史書,但好像還沒有抄過別人的文章。


離人愁在知乎都爛大街,誰用離人愁標榜雪中?這是碰瓷吧!


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反正是沒用腦子想。
可能續命吧,離人愁需要這些評論轉移注意力;悍刀行粉絲純粹就是在評論里互相聊小說句子,順便續一波

謝邀。別管他們是怎麼想的,因為不管你怎麼想,總會有一群杠精在那裡。任何一本書記得江湖都是獨一無二的。離人愁,跟雪中的江湖有什麼關係?「飲一壺濁酒」?雪中江湖的酒,其實就只有老黃的酒有滋味,它不是一個江湖。所謂的離人愁,一個被古風圈嚴重抨擊的合成歌,能用來評價我們的雪中?這是在抬高離人愁還是在詆毀我雪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