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妄想下覺得周圍人會「傷害」自己而做出「自衛」行為。另一部分則是由於長期疾病影響的行為控制力下降。對比那些正常人犯法,精神分裂症患者還真是「安全」好多。


人們從很久以前,就對有精神類障礙的人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覺得他們行為錯亂、難以相處。不論是原始社會,還是神學得到極大發展的中世紀歐洲,有精神類障礙的人最初基本上都被看作是有神秘力量附身。在人類歷史中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如果一個人展現出了異常的行為,比如以非常殘暴或者是不可理解的行為殺了人,那麼首先來到他家裡面的不是醫生,而是驅魔人或者巫師,在現在一些地方的文化當中,這種情況依然存在。


那麼,在犯罪心理學界,關於精神類障礙者與犯罪之間的研究有哪些呢?很多人可能認為,只要是精神類障礙患者,就一定會有犯罪行為產生,因為他們的行為不可控。但研究顯示,並不是所有的精神類障礙都與犯罪有關,雖然其中一些類型的確會有比較高的概率引起犯罪行為的發生。


那什麼類型的精神類障礙會比較容易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呢?


馬皚教授在其著作中總結為以下幾種:

1、 精神分裂:司法鑒定統計顯示,精神分裂在精神類障礙犯罪中佔了約 50%,也是所有類別里最高的;


2、 偏執性精神障礙:主要是因為偏執狂和偏執狀態、以及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妄想,影響了犯罪實施;


3、 情感性精神障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躁狂、抑鬱或躁鬱雙向情感障礙,主要是因為情感高漲引起的自控力減弱,或者是厭世引起的自傷行為的轉化和擴大帶來的犯罪行為;


4、 反應性精神障礙:主要是由急性或者是慢性精神刺激引起的行為偏差造成的犯罪行為。


那麼,這個類型的犯罪者又有什麼樣的心理特點呢?了解精神類障礙與犯罪的關係,可以幫助我們從更加科學的角度去看待精神類障礙患者,理解他們的行為,以及這類犯罪行為的特點。

什麼是精神類障礙?


精神類障礙包括了幾個方面,各國對於它的定義都是差不多的,比如早在 1983 年的時候,英國《精神衛生法案》中就有了對精神類障礙的定義,其中包括了這幾項:精神疾病、心智發育不全或停滯、精神錯亂、以及其他精神障礙或問題,比如精神分裂、情緒失調、多種人格障礙等。


精神類障礙的患者,會有一些具體的表現,這些表現有時候是很外顯的,比如出現幻覺、妄想、異常的精神運動興奮、或者是奇怪的強制性行為。可能看到這裡你會覺得,自己身邊沒有這樣的人,那精神類障礙的發病率是不是很低啊?


其實並非如此。黃悅勤教授在最新的《柳葉刀 · 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顯示在「心境障礙、焦慮障礙、酒精和藥物使用障礙、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進食障礙、衝動控制障礙、老年期痴呆」這七種精神類障礙的類別中,除去老年期痴呆,其他六種精神障礙的加權終生患病率為 16.6%,也就是說,在我國近 14 億人口中,有 2.3 億人,近七分之一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會得這六類精神障礙疾病中的一種或幾種。


這個數據出來以後,給我帶來了很大衝擊。因為我也以為不會有這麼多精神類障礙患者,而在看到這個數據的同時,我也會想到另一個問題:這麼多的精神類障礙,如果都與犯罪相關,這不亂套了嗎?

有其中的一些類別會有較高的概率引起犯罪行為發生。這些精神類障礙是有自己的明顯特點的,比如我接下來要講的這個案子。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31 節內容

鹽選專欄

犯罪心理:洞悉人性黑暗面

十方迦南 犯罪心理學博士在讀

31 小節 | 5 小時

¥99.00 會員免費


會的,避免刺激


當然會。


我的發小,精神分裂,發病莫名其妙把她老公公砍了,你覺得呢?而且精神病是遺傳的,我記得遺傳幾率還挺高,基本到一半了,我發小她媽媽就是精神病,她小時候睡覺都鎖卧室門,因為有半夜睡好好的被媽媽拖著頭髮從床上拽下來一頓暴打的經歷,然後高中這個女孩子精神就不對了,發展到現在中年了,精神分裂


分型,有的不會暴力,有的非常非常暴力殺死一人的例子見過。我也突然遭受過攻擊,躺著從床上被無故踢飛,是飛,人和吊針藥瓶一起突然徹底飛離了床。這類人確實不是惡意的,經歷過會理解法律為何免責,因為犯病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恍惚如夢沒法自控象頻繁換電視頻道人不記得上個頻道踢飛了別人


藥物正常服用,但是受到刺激會出現幻覺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