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幾點關於為什麼物理學家瞧不上哲學的簡單猜想,不限於費曼。

一是物理學是從哲學分化出來的最成功的學科,學科概念及本體論相當完善。沒有哲學,現代物理學也可以自給自足。而且物理學產出知識的質量的確比哲學高不少。這份獨立性和優越性使得物理學家有資本瞧不起哲學。相較之下,像心理學、認知科學等學科基礎不是很牢固的領域,對哲學的需求就會大一些,態度也會好一些。

二是科學家和哲學家研究的問題和研究方式很不一樣。例如,對於科學家,一個概念只是研究的起點,重要是這個概念有什麼用,所以科學會下一個定義,並強調定義的可量化、可操作性。而對於哲學家,一個概念可以是研究的終點, 有些哲學分支的全部理論就是解釋『概念x是什麼』。

三是我認為量子力學構建中的根本性困難(測量問題)把物理學家更多地推向了工具主義,如『閉嘴計算』,『反正這個理論預測結果的實驗精度很高』等態度。我相信絕大多數學校的物理學教育肯定不會跟學生講,量子的測量問題是什麼,以及哥本哈根詮釋有什麼問題等等。相反,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會被認為是浪費精力和時間。經歷這種教育的人會對一些相關的問題感到反感,然後說『這些問題就交給哲學家了』。。。

四是部分哲學家,尤其是過去的一些哲學家,科學基礎的確太差,一說到和科學相關的內容就漏洞百出,怪不得科學家看了反感。不過話說回來,當科學家談論哲學的時候,也是基本滿嘴跑火車。。


現代物理完全與哲學毫無關係,有很多人把哲學對現代物理學的意義所誇大,但自然科學有天然排斥哲學的屬性

我個人認為哲學很容易影響普通人的認知能力,以建立起不利於生活學習中判斷能力的世界觀。人們往往因為科學源於哲學這個事實,而誤認為哲學是科學的基礎和未來,然而科學的衍生卻是哲學不斷的凈化,進化,變化而來的,將哲學中的「哲學」這一污垢不斷清洗,剝離後,剩餘的精華和改進之處,而給哲學以新的命名:科學

引用一段我後來看到的總結非常好的話:

科學研究起源於哲學,而哲學研究所建立的邏輯化正是科學方法的一個關鍵內容。在使用哲學的邏輯化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定量化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定量化,就無法通過歸納建立模型,也無法通過對模型的演繹做出預言,並被進一步的觀測或者實驗檢驗。數學研究所建立的各種計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學研究和現在一般意義上的哲學研究分道揚鑣,而科學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學研究的成果能夠得到實際應用,這是科學和哲學徹底分離的最顯著標志。


@賈明子

關於玻爾茲曼談哲學……

科學家認為哲學家總是流於思辨,一點不假


物理學早期其實跟哲學差不多,但是物理學有實驗技術跟數學技術兩大法寶輔助,後期是飛升上天了。

但哲學,幾千年來,似乎感受不到明顯的發展。哲學層面,現代人並不比春秋時代的人更聰明。


許多搞哲學的人在談到物理學的時候,表現出了民科一樣的數學修養。

這也就罷了,關鍵還喜歡裝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