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怎麼描述 總之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想像自己是旁觀者 作為一個旁觀的人 是怎麼看待我這個人 我所做的事 甚至連對自己的名字都沒那麼有歸屬感 別人叫我的時候總覺得在在叫別人 覺得自己越來越不是自己了 近幾個月突然有這種感覺

5.20更改問題描述 不是討好型人格 確切來說 之前是 現在不是了 我會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會及時發火也會照顧別人的感受 就是對自己沒那麼大的歸屬感了 別人叫我的時候感覺是在叫別人 很奇怪的感覺


這題真是太適合我了!

大概從十四五歲開始至今,我經常處於這種自我抽離的人生狀態之下。

並深受其害!

讀書時,我總覺得坐在教室裏那個不是我,或者說只是一個階段的我,一部分的我。而另一個整體的我、真正的我盤旋在半空中,審視著上課學習寫卷子的那個小孩。

後來上班、喝酒、旅遊莫不如是。

細究這種狀態,就是隱隱感覺自己人生有一個大方向,當下的各種事情,都只是我虛度光陰在謀生,無法讓我感覺到使命的召喚。但那個使命到底是什麼,又十分模糊。

用《人間詞話》的概念講,這叫「隔」,一種目標與行為的隔,註定見不到自我存在的廬山真面。

為什麼說我深受其害呢?

人看自己,多半就是霧裡看花。而這種抽離,就是逃避。如果正在學習、工作的我,不是我自己。那他所做的一切,無論多麼敷衍和糟糕,無論過程如何偷懶懈怠,無論結果如何失敗,都和真正的我沒關係。即便偶有斬獲,也無法獲得深度參與的成就感和欣喜情緒。

說白了,這就是渣男邏輯,不主動不拒絕,不承認不負責。只不過渣的是自己。

說得更白點,就是拿不起,放不下。我們說起別人的事來頭頭是道,輪到自己卻畏手畏腳,那乾脆就把自己也變成別人,自己站到一旁,不用拿起也不用放下,人生頓時輕鬆了太多。

但歸根結底,不敢直麪人生,不敢擔負所作所為的表現,就是對於生活淺嘗輒止,即便來過看過,也談不上經歷過感受過。

如果說人生是一座寶山,冷眼旁觀的結果,也不過是入寶山而空回,白活一場。


你會在心理上(腦海里)預設一個觀察者。從這裡開始當你形成習慣,而常常下意識忽略這個預設時你就可以體驗到這種體驗了。

這時人有時甚至會像一個君子,不欺暗室。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此人不具備相對完美邏輯自洽的思維體系(或說哲學思辨體系),此時會陷入自我約束與懷疑的漩渦。當此人深陷自我懷疑的漩渦而又未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預設時,極易走向崩潰。觀察者效應就會形成自我否定的邏輯鏈條,自己把自己帶入崩潰。可能有不少後天的自閉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誘因就是這個。所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這種情況下就顯得尤為重要。人需要明白自身的本質,纔不容易動搖信念。


會很累,想的多了固然做事會周全許多,但是真的會很累,你照顧到了所有人的情緒和想法,但是自己卻搞得很累。

其實很多事沒必要也不值得費那麼多心思,還是開心一點兒好。

之前的我總是想做的周全一點,但是現在我自己活的開心就好了,管別人那麼多幹什麼。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沒規定誰必須遷就著誰


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可能會使你做事變得非常拘束,左右逢源,舉棋不定。其實,很多事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在不越界的基礎上隨心而行即可。當然,也要虛心接納正當的批評和意見,做出適時適當的改變來升華自己,且醒且行!


做好自己的事,笑臉就多了。做成自已的業,溫柔得自己都能飄了自已…即然自已做導演,那就演出最好的戲…至於觀眾嗎!好戲缺誰?在乎自己就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