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答一下這個題

題目中問的是「哪些人」,意味著這些人具有一定的共性,一般來講,我們會把人按照收入、行業、級別、受教育程度等共性進行分類,再複雜些可能會用到「階層」、「階級」這樣的分類標準,而有關幸福感的分類中,最重要的分類標準是「需求的被滿足程度」

在馬斯洛看來,人的需要有高級和低級之分,其間具有階梯式關係,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實現。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

將每一層需要按照被滿足程度劃分,主要處於某一層的人可以被劃分成三個階段:

1.需要僅被部分滿足

2.需要接近被完全滿足或剛完全滿足

3.需要被完全滿足並持續一段時間

顯而易見,第二個階段的幸福感要高於第一個階段,此處便不再贅述。

第二個階段的幸福感也高於第三個階段。

假如一個人每天吃三個饅頭可以活下去,八個饅頭能吃飽,那麼每天有四個饅頭是處於第一階段,有八個或者九個就是第二階段,有五十個就是第三階段,可這個人八個能吃飽,他要五十個幹嘛呢?

正如先前提到的「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每個層次的第三個階段實際上存在著向下一層次的第一階段轉化的傾向或者直接就和下一層次第一階段有重合。

故而三個階段中第二個階段的人幸福感最強。

再細分的話,剛邁入第二階段的人要比即將進入第三階段的人幸福。

所以哪些人幸福感最高呢?

【正在】升職 ,【正在】加薪,【正在】迎娶白富美,【正在】走向人生巔峰的人最幸福。

歡迎私信,雖然我沒有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秘訣,但我可以按具體情況和你聊聊幸福感的提升方式。


收入高的人,知足的人,以及我們這些從國外回來的人


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比自身常規時間接觸圈子大多人過得好的人!

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街頭的部分環衛工人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了,畢竟既鍛煉身體,又有工資,還奉獻社會,我覺得他們的幸福感比絕大多數人要高,畢竟我家要是有那麼幾棟樓幾套房我也願意。


不缺錢和懂得知足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