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沒有自我,因為我認為自己的生活不重要,怎樣都無所謂,沒有所謂的人生追求,他人的生活可能是崇高的,但我不是。

感覺很自我,因為我只能以我的經驗去看待世界,在我的觀念里,人們認為自己很重要,但事實上這是幻覺。人們高估自己,他們也無非從虛無中來,到虛無中去。這個活的過程被他們精緻的語言給神聖化了。


舉個例子:

我們眾人的相貌差距不大。

有些人有很好的審美能力,

其中一部分人卻會因為自己高超的審美能力反而對自己的相貌過於要求而產生了自卑感。

但」這樣是美的,那樣是不美的」,仍然是同一個審美價值觀。

這正是因為你在用同一種標準看待他人和自己,同一個價值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其中並沒有矛盾。

這個標準就是自我的價值觀,而你的這個價值觀的當前觀念是「人是虛無的」。

價值觀是觀念的集合,是可以交流充實的。

當一個觀念更新後,也許按新的觀念發現的生活和指導自己的生活都會積極地發生變化。就像電影《流浪貓鮑勃》里,生活中闖入了一隻可愛的貓,「這全因為它,讓我看到生活原來可以有另外一種樣子。」為人們尋找到了這些美好的觀念和情緒,也許就是哲人和詩人被冠為理想主義者美譽的原因吧。

我推薦參考MBTI十六種性格類型之INFP哲學家、詩人,都是Fi判斷功能主導的性格。

還有馬北編著的《九型人格心理學》,涉及不同人格的價值觀和發展。


那是你多想了,有時間去胡思亂想還不如去學習


那就是對自己不自信,談一次戀愛,失望了,就什麼都好了


自我是不會太多的顧及別人的觀點,無我確實是沒有很明確的生活目標,想要好的生活,卻沒有仔細去想怎麼獲得。


額,我也有這種感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