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私以為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中,小到怪癖,觀點,大到主義,黨派,都是執念。那從心所欲又是什麼?


謝邀~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有混沌學道理的,廣袤的宇宙中,物質自組織現象非常普遍。這些自組織事物有它的幾何中心,質量中心,或能量中心,總之某個點或某個區域要集中,要密度大,要與邊緣區分開來,要與邊緣到中心的所有其它區分開來,也就是說,不平衡在所難免。

這是萬物的規律。

於人來說,大腦就是能量中心,它消耗的能量最多,它佔有的資源最多,它發號施令為所欲為,對其它細胞的統治猶如帝王役使卑微的平民。

全身所有細胞的和諧相處,身體這個社會才能幸福長久。但是隻要大腦這個帝王沒有開始關心其它民眾,這個社會就無法健康。

大腦一天都在想什麼?無非就是享樂。適度享樂有益身心,可是大腦貪得無厭,給它多少快樂都不會滿足。哪怕過度享樂,其它平民給出警告信號了,它也往往視而不見,它認為反正大喫一頓,大睡一場,一切都恢復到以前了。這樣一些不可逆的傷害就出現了。

身體能量不平衡的代表作是大腦,大腦對快樂過度追求的表現是放縱與成癮。而假如某個念頭一旦實現能給你大腦帶來巨大的快樂,你大腦也執著於必須實現它,甚至不顧其它平民的身心健康、總體利益。

這個念頭就不是正念,而是執念。

執念本質上是宇宙物質不平衡自組織變化發展到生命層次進而意識層次對快感過度的追求。

如何破解執念?

請先了解一下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什麼?

本我的本質是器官,基本的生命器官,基本的慾望器官。不過不包括大腦,因為大腦死掉的植物人也可以藉助醫療技術繼續活著!我的話可能不太嚴謹,那麼你就把本我理解為除了大腦之外的所有器官吧。

自我是什麼?

大腦發育到能產生自我意識後,你就發現自我了。自我的本質是本我把身體的控制權轉交給大腦,但是自己退居幕後,繼續暗中領導。如果說大腦控制了身體,那麼本我就是控制了大腦。你有沒有發現你自我意識所追求的最後歸根結底都是滿足各種慾望器官的需求!

大腦助紂為虐,與本我狼狽為奸,呈現出理智斯文的自我,最後還不是要滿足本我的各種慾望!自我是大腦給本我做一個掩人耳目假象,你不認識到自我的本質就是本我的智能升級你就永遠不知道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人的精力常常會透支,大腦是不能免責的。首先大腦的耗氧量佔了人體耗氧的四分之一左右,用腦的過程中用掉了大量的物質能量。然後由大腦、中樞神經、以及慾望器官組成了一個快感迴路。你的自我意識會為了滿足慾望器官的需求,不斷的殫精竭慮去追尋快感。追尋的過程中你還常常感覺自我良好,精力充沛,你的大腦誤以為大腦、中樞神經、以及慾望器官組成的幾百億的細胞代表了全身幾十萬億的細胞。這就是為什麼你把神當做了精,你把神的暫時爆發當做了精力的充沛。

超我是什麼?

如果說自我是誤以為「大腦、中樞神經、以及慾望器官組成的快感迴路」是自己的話,那麼超我就是去關心你全身的其它細胞,關心你所有細胞的存在感,關心你全身的健康,找到真正的自己。超我是自我的升華,是大腦意識到自己要好好生活,要追求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快樂。找時間冥想一下,不要去思考,用心去感覺,要感覺不要思考,你會找到超我的。

進入超我,關心你身心的和諧健康,是破除執唸的有力方法。而另一個方法是改變你行為的動機,不去求大腦渴望的快樂,而去求身體渴望的存在感。

快樂與痛苦是一對兒。快樂是感覺,痛苦也是感覺,那麼感覺對心靈的意義是什麼?

感覺就是告訴你,你存在。

那麼我們可以試一試,不去追求快樂,而是追求存在感。快樂提醒你的存在,痛苦也能。當你為了體驗存在感而行動,那麼活動的本身不再是一個非要達到你贏他輸,非要世界都為你讓路的求樂之旅。所作所為沒有了簡單粗暴的目的,而是一個體驗人生的修行,當結果無法使你感到挫敗,你也就不再患得患失。

接下來,才能靜下心來,認真考慮自己的提升。不求外面給你的榮光,但求內心踏實地汲取,外面不是你能決定;保持你始終熱血的祕訣,是要有一顆對目標冷靜專註的初心,因為躁動的心只能提供三分鐘的激情;無論如何心靈必求有所得,如果求的是快樂,那麼得到的同時就被你花費掉了,去求存在感。

它在呼吸之間,它在每一步的腳底板下,只要你活著,它就無處不在。

當你把工作學習與娛樂都當作體驗存在感的修行,而不是去求必須爽。平靜的你更能找到你的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物質通過不平衡的自組織產生生命,生命層次繼續不平衡來產生大腦,大腦繼續不平衡產生對快樂癡迷的意識。那發現生活在當代社會的壓力了嗎,你認為這是個和諧健康的社會嗎?也許從物質到社會,這就是一層層不平衡嵌套的函數,看透它們,就會找到社會和諧人類幸福的真諦。


在我看來禪學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執念與從心所欲的關係。

本人是中文系學生,因上過一學期的哲學課,所以前來試著解答這個問題,如果有說明不清楚的地方還請見諒。

禪學最基礎的理論就是「緣起性空」論。所謂「緣起」便是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是相對的互存關係,是因緣聚合而產生。而「性空」便是由因緣聚合而產生的事物並不是處於穩定態,構成它的因緣會因為各種條件而散去。萬物因緣無自性,也就是說世間萬物生成或毀滅也都是因為各種因緣的相聚或分離造成的結果,事物並沒有獨立的存在自性。正如《中阿含經》裡面所提到的:「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一樣。任何事物都是因緣而生又是剎那生滅的,所以萬物的實體並不存在,僅僅是一種幻象。因此,我們也可以把這世界看為一個變化無常、虛幻無定的虛假世界。

由此我想到老師上課講過的一首詩所言:「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由於人們不能理解「緣起性空」,不明白世間萬物一切皆空的道理,才會對這世界的事物有執念,才會對不同的境的感受有所不同,從而引起煩惱。所以這些人把幻象當作現實,把假的當作真的,殊不知這些事物乃是「鏡中花,水中月。」而他們便是在「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只有真正認識到世間萬物、人生社會的存在其本質上是「空」的,纔能夠放下一切執著和煩惱,達到自在解脫的境界。

正是由於這個世界是「緣起性空」的,所以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本質。便會被世界萬物所迷惑,對萬物有所執著。我們人生的痛苦與不幸,都是由於我們對萬物的有所執著,才會產生煩惱,進而產生痛苦與不幸。而且,我們的生命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它本身沒有存在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所以我們不知道生命的變化到底是好是壞。這也是我們人生痛苦的一個原因。所以如果我們體會不到世界是「緣起性空」的本質,我們會在任意一境上生起執著,那麼,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大概會產生四萬八千煩惱,而這四萬八千煩惱也對應四萬八千法門。而在這四萬八千法門之上,便是不二法門,它可以了斷四萬八千煩惱。

不二法門從本質上講便是無分別心,諸法平等。所以也可以推斷出,這四萬八千煩惱也皆為平等,煩惱緣起正是由於人們對於萬物有所執著。而在不執著的人眼中,萬物皆平等,所以便不會有煩惱。而法無定法,一切皆由心,正如砒霜,既可以說它有毒,但是如果用的相應也可以說它有益。

綜上所述,禪在我看來,由「緣起性空」作為基礎,讓我們不去執著於眼前的事物,放下執念,從而達到從心所欲的狀態。


「你這的瓜甜不甜?」

涼椅上的背心老頭蓋上蒲扇眯著眼看著提問的年輕人。

是不知道哪裡來的愣頭青麼?

大爺不是別人,正是執掌周記瓜果店二十餘年的周老爺子,精通的是二十八種西瓜種植的產瓜大戶,與別處的水果攤不同,周家的西瓜都是自家大棚產的。城西蔬果批發市場,還沒有本地人敢隨便問本家這種問題。

也懶得與他解釋本家的家學淵源,老人合上了眼繼續搖起蒲扇。

「我問你這的瓜甜不甜?」

又是一段尷尬瘮人的沉默。

年輕人跳下電動三輪車,左手勾上一個西瓜,耳貼近,「噔!咚!啪」右手躬起食指中指的二關節一敲,又拳起手一敲,最後再張開掌一敲。

這三個手下去,周老爺子這才惺忪地一瞥。

「穀雨前後坐的瓜,聲音偏悶,追肥應該是陰雨天,京秀種長得快是好,但是要拿來做奶昔沙拉,就上不得檯面了。」年輕人搖搖頭。

「你這後輩,有點意思。」周老爺子坐了起來,敲了敲涼椅旁的搓衣板:「周子壯,給客人上點好傢夥。」

瓜果店裡面的周子壯不情願地抱著個黑皮西瓜出來。

「黑金剛,這瓜不錯。」

「子壯,給客人切開嘗嘗。」

「不必了,這瓜蒂太細,一看就知道算不得真正的上品。還請拿出點真正鎮門戶的傢伙吧。」

涼椅上的老頭站了起來,中氣十足的一聲:「哪家的朋友要來我周家的砸場子啊?」

這一聲,肉鋪的楊家父子,李大媽的蔬菜攤,方老闆的魚店,整個城西蔬果市場都的注意力都轉了過來。此時正值五月正午陽光曝曬,市場人擠人的燥熱和空氣中汗的鹹味也沒能阻擋羣眾對這場盛事的關注。

趁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回頭把自己電三輪後蓋的布一把拉開,竟是滿車花紋大小不同的西瓜和一個自帶電瓶的榨汁機。

「怕是我的瓜就要比你的瓜甜。」年輕人一字一字地咬出這句話。

「噫,踢館的看來是有備而來啊。但是西瓜甜不甜的問題,也不好爭論啊。」圍觀人羣裏的張大娘議論著,多年的菜市場鄰居情分,還是讓大家替周家老爺子捏了一把汗。

年輕人手起刀落,純熟的手法,瞬間就出了個大紅方塊,乾脆利落地丟進了榨汁機頭頂的方口,緊接著就端出兩杯鮮紅的成品到涼椅面前,周老爺子端起一杯一飲而盡,另一杯端端地收進桌櫃裏去了。

然後周老爺子才緩緩地轉身,抱過周子壯手裡的那個黑金剛,又從銹跡斑斑的鐵盒裡掏出一把用布包好的水果刀,竟然靈巧地剝開了西瓜皮,最後成了一個橢圓形的紅仁。

「借用一下你的洋玩意。」周老爺子雙手祭起西瓜仁,輕輕放入榨汁機口,末了,又把手心手背在褲衩上擦了擦,纔算完成了這神聖的儀式。

打出的果汁,周老爺子端起一杯,也放進了桌櫃。

「請你拿出一杯,品一品。」

年輕人不知周老爺子葫蘆裏賣的什麼葯,喝了 其中一杯。

「這是你家的瓜還是我家的瓜啊?」

「這......」年輕人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那再喝另外一杯試試。」

年輕人飲罷,也沒能說個所以然出來。

「相比是不太好分高下吧。」

「那你這城西第一西瓜店的名頭,是不是應該分我一半?」年輕人咄咄逼人。

「老朽這就不同意了,你看你的西瓜,切下來是方的,還有好多邊角料在皮上沾著沒用進去,而我的瓜是囫圇整個地榨了,味道既然相同,怕是比你的要略高那麼幾分。」

這席話說罷,人羣騷動出了一片喝彩聲,眾人無不為周老爺子的機智折服,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絕。

年輕人面帶愧色,騎上了自己的電三輪,從人羣中讓出的道里逃了。

周老爺子在人羣的掌聲中搬出了小凳子拿來了抹布,爬上去拭了拭自家門上的標牌。

在人羣都散去之後,周老爺子又重新躺在了涼椅上,對著夕陽合上了眼。

他在想,不知道多少年後,又會有年輕人,來周記瓜果店來問:

「老頭,你這的瓜甜不甜?


謝邀。

所有沒有想通的「不服氣」,都叫執念


人該捨棄的一項缺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