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從小缺少家庭關心,父母經常爭吵,冷漠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後會不會感覺心理有一部分缺失永遠無法填補,感覺特別空洞,能不能從心理學的角度回答一下,謝謝


不良家庭環境中成長的人可能出現多種問題,這裡的「可能」有很多種情況,比如缺乏同情心,難以體驗和建立親密關係,對人不信任,在人際關係中難以體驗安全感等等,我沒法全部一一列舉。題主還提到父母經常爭吵,這是語言暴力,孩子會學會這種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說明的是,不是每個人在這樣的環境長大都會擁有全部這些特徵,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表現。而且也可能從父母之外得到關愛和教育,發展出相對健全的人格。或通過自己努力克服了性格的缺陷,不過這非常難~~

害怕呀,害怕被拋棄。

剛開始別人靠近的時候警惕性很強,

裝作很冷漠。

等接受了對方,

想把所有我的醜陋與美好都獻給他。

很粘人,

想永遠依靠他。

又忍不住作,惹他生氣。

等他倦了,

又會變得很卑微,

會求他永遠留在我身邊。

自卑,

敏感,

有受虐傾向。

會無限循環在這個怪圈。


敏感,沒有安全感,自卑,對陌生人冷漠,對愛的人又太過炙熱。


沒有什麼心理特徵。就是都看的很淡。心理素質極強。家庭觀念淡薄倒是真的。


應該會很冷漠,或者很熱情。缺愛那麼對別人也不會表達愛,就會很冷漠。或者因為自己缺愛所以想把愛帶給自己愛的人。


會低估自己的價值,高看別人的價值。

在戀愛中,別人給了一點點就覺的很溫暖,像溺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

很容易不夠愛自己。很怕分手

我有一大學同學即如此。

她老公戀愛時我們見面,從他說話行為我發覺他不是那麼愛我同學,勸同學分手,結果她沒聽,後來奉子成婚,現在生了兩兒子,十年來每次電話,她都是翻來覆去抱怨老公及公婆小姑子。我聽了太久,覺得厭倦,她的生命都耗在這抱怨上了,心智沒有成長這幾年。太可惜。

我從小父母比較心疼,所以戀愛時總覺的自己值得被愛。對方給的愛遠超不過父母,所以從未覺得對方給一點就要無比珍惜。因為你打小見識過那麼深的愛。這點愛不足以讓我以身相許。我老公和我,我們用了八年磨合性情。最初是他先付出,三五年後我才懂得要付出對等的愛給他要更珍惜他。以前覺得自己婚姻合睦是幸運,現在覺得是自己足夠愛自己,是父母的愛告訴我,我值得被愛,這件事給了我面對愛時內心充分地自信。絕不委屈自己,但也懂得付出。


這個我想我有資格來略談一二。

從小被送養到養母家生活,我養母是一個20歲的姑娘,沒嫁人也沒生孩子,只是因為喜歡孩子恰好我原生家庭貧困到所以領養了我,她以為她一輩子都不結婚了。

延伸一下,她愛過我,但人只有對自己生的寶寶是配得上「深愛」二字的,一個未婚年輕姑娘領養孩子更像是對寵物的愛。你可以很愛你的寵物,如果跟親生的兒子比呢?有什麼區別大家可以想想?大家仔細想想。這裡就不多扯了。

在5歲前有無條件包容我的外婆,至此可能就算是傳說中的快樂的童年了。5歲時養母嫁人,這就是我噩夢的開始。

5歲的~12歲,養母嫁人了。養父是個破產的暴發戶,淫亂酗酒家暴。他是我這輩子認識的最渣男人!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戰戰兢兢的日子。他們夫妻間每次吵架或者打架我都很害怕,躲在房間裏不敢出來。這個組合後的家庭在我腦海里唯一印象就是——陰鬱可怕。這樣的家庭氛圍壓抑了兒童該有活潑爛漫的模樣,我在養父母面前顯得獃滯木訥,因為害怕說錯話,怕面對養父,因為他每次都是滿身就是喜怒無常。每次面對他我緊張得愈發笨拙,顯得一點兒都不可愛。因此養父更不喜歡我了,我媽經常受氣所以我有時會成為發泄對象。被打完半夜我媽會進來幫我上藥。那時上學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害怕放學回家。

12~15歲。最後養父母的婚姻還是在多年的痛苦糾葛中曲終人散。而養母這時已經無力撫養我,決定送我會生父母家。那年我哭得撕心裂肺!一起生活了12年,我是真的很愛很愛我媽。她一直承諾我等她有錢了會接我回她身邊。一個12歲的孩子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希望中漸漸絕望。

在養父母家精神的確受到很大創傷,物質生活卻是富足的。回到原生家庭,家裡一個只有燈泡和木板牀的農村,條件髒亂差。我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城裡孩子來到這裡需要做一個合格的好孩子。很難!比起我的親姐姐,我在生父母眼裡就是不知父母辛苦,不愛家和家人,自私懶惰喫不了苦的孩子。他們很頭疼,姐姐們也無法理解為何我不懂疼惜父母的辛勞。當時的我也覺得我可能真的有錯,我不如我姐姐們善良可愛!但讓我改變我辦不到。長大的我終於完全理解當時的自己,不是我壞,而是成長的磨難把我鍛造成一個沒有安全感,害怕親情,情感淡漠的人。不被理解,孤獨無助,那時的我只是一個被大人傷害過無數次的孩子而已。

傷害到高一結束了。

我的成長可以說,沒有認可和鼓勵,充滿了壓迫和陰影。

影響就是:沒有安全感,自卑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也很笨,對親人只有責任沒有情感。自我保護欲很強,不懂照顧別人情緒。情緒無法自我控制,容易歇斯底里,只愛自己愛無能。

以上這些遺留問題是25歲前非常明顯的問題。還好我遇到了一個愛我的丈夫,他是溫馨有愛的家庭裏長大的,包容了我很多事情,而我因為有了宗教信仰,改善了我以往的偏執和自私。生了兩個寶寶,讓我學會了愛,我的幸運全部源於遇見一個好丈夫,他和兩個兒子用他們的愛治癒了我!我已經基本可以放下過去的傷痛,用一顆平和的心去跟養父母和生父母談笑風生。但是僅此而已,沒有愛只有平靜。

這證明瞭雨過天晴,時間可以淡化一切,命運不會一成不變。


自卑,容易濫情,假裝高冷,害怕失去現在或者未來可能擁有的一切。

討厭回答中,以專業角度去分析的賣弄貨。


會變成一隻不健康的貓,開心時會很開心,有蹦又跳,難過時就蜷在角落,無力而又疲倦,希望有一個溫暖的胸膛,然後鑽進去的那種感覺,真的很想鑽進一個胸膛。生氣時會很激動,暴躁,任性。會很敏感,生怕傷害別人,卻總是忘了自己纔是弱小的一個。有自虐的習慣,手腕上是坑坑點點的,被戳的痕跡(目前還沒有自殺的理由)。嗯...如果父母突然關心,可能會很排斥,很不適吧。

記得小時候最深的印象就是午飯後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坐在地板上看電視,不知不覺夕陽西下,後面的鐘已經顯示五點多了,遠處的晚霞美的我現在都還記得,還有那些自己坐在地上和自己玩棋的時光(那時候我很喜歡下棋,各種棋),還有一次自己玩過家家不小心咬碎了溫度計,爸爸媽媽現在還不知道,那個味道在我嘴裡留了很久,很不適,現在想來就是最難聞的重金屬的那種味兒,自己漱口很多次,很久不敢咽口水。

有的第一段記憶根據奶奶的遺像推測應該是我兩歲時。我那時已經上幼兒園了(可能是沒人照顧我了吧),那天一放學我就奔向醫院病房,牀上是空的,出來碰上一個護士,我問她我奶奶呢?(那時爸爸剛好追上來)她笑著說,你奶奶早就去世了...

第二段記憶是我爸爸伯伯們把一個蒙了白布的牀推出院子,小巷盡頭是喪葬隊,鄰居奶奶站在門口問「怎麼?過了?」,大人在商討什麼時候去埋,我問媽媽我可以去嗎?她說「不行,你要去上幼兒園了」...

這是關於我奶奶唯一的記憶,我甚至不記得她長什麼樣了。說實話,其實我現在也記不清哪段記憶在前。

還有的一些幼年的記憶,無非是被幼兒園小朋友欺負了,被老師關在睡覺的房間裏三天關到吐,就不詳細寫了,寫作業去了,祝我高考順利吧!打算高考後偷偷看一下心理醫生。希望我可以變成一個正常快樂的仙女吧,這些雞毛蒜皮的過去就讓它塵封在時光裏吧(說實話,捨不得丟),希望每個孩子都是家中寶哈。


缺少安全感,患得患失,特別是在愛情上面表現的極為明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